邹佩珠先生纪念展,展出——
她的雕塑,他们的人生
栏目:艺术眼
作者:本报记者 张婷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上世纪50年代齐白石赠李可染印章

  “这个展览让我思考最多的是:一位艺术家应该留给时代、留给后世的是什么? ”让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如此思考的,是4月22日至5月8日由北京画院、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雕塑人生——邹佩珠先生纪念展” 。“邹佩珠先生是一位可敬的女性,李可染先生的艺术走向巅峰与她在生活与创作上的照顾与帮助息息相关;而她将李可染先生的重要作品捐献给国家,也在中国美术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在王明明看来,他题写的展名“雕塑人生” ,也正是此展的意义——不仅展示雕塑,还是回顾人生。“对于艺术家而言,名与利这两大枷锁,她都冲破了,所以她获得了自由。展览中,她留下的作品,以及大量重要的实物展品和史料文献,像一份寄语与希望,让我们更加明白艺术家的责任到底是什么。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作品来缅怀像李可染、邹佩珠这样的老先生们。 ”王明明说。

  对于很多人来说,熟悉邹佩珠,更多是因为“李可染夫人”这一重身份;而早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艺专的她,也是我国第一代女雕塑家——上世纪50年代由她创作的《掷铁饼运动员》与《彭雪枫像》至今仍矗立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和安徽宿县烈士陵园里。“ 《彭雪枫像》这件雕塑作品中,对彭雪枫烈士的手臂、枪盒与皮带这些细节的表现充满灵性,显示了作为艺术家的邹佩珠先生对于形式美感的独特认识。对英雄人物成功塑造的背后,可以看出她扎实的功底以及女性雕塑家独有的才华与天赋。 ”展览现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告诉记者。

  1920年农历七月初七,邹佩珠出生在浙江兰溪。少年时期的她除了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还迷恋传统文学中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常常被里面充满侠义的故事吸引,自己也开始锻炼身体,拳术、举重、踢足球样样精通。展览中,一张拍摄于1936年,她代表杭州女中在杭州体育运动会上参加400米接力跑并勇夺冠军的照片吸引了不少观者的注意,十几岁的她身着运动衣裤,少了几分苏杭女子的婉约婀娜,却多了几分男孩子般的英姿飒爽。

1948年齐白石与李可染夫妇等合影

  1944年,邹佩珠与国画大师李可染喜结良缘。“七夕”出生的她曾说:“我没遇见我的‘放牛郎’ ,但是遇见了可染这个‘画牛郎’ 。 ”展览现场,特意还原了“有君堂”与“师牛堂”两个邹佩珠与李可染先生共同生活、创作的空间。“可染住的地方旁边是竹林,有一天,他屋里地上竟然冒出了竹笋,我就帮他天天浇水,竹子一直长到天花板上去了。他唤作陪竹,正是我名字的谐音。又想到晋人‘不可一日无此君’的话,他给这茅屋就起了斋名‘有君堂’ 。 ”一段邹佩珠对于“有君堂”的记述,让人对二位先生的相濡以沫动容。

  新中国成立后,邹佩珠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在授课之余,她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设计工作。展览中,大量呈现了她为浮雕《武昌起义》绘制的草图。此外,展览展出了李可染先生创作的《工农劳模北海游园大会》 ,这幅作品的草图是1951年由邹佩珠、李可染两位先生共同完成的,画面中的人物造型和整体场景的趣味性,都透出他们对生活的真挚热情,与对艺术的一丝不苟。

  “母亲与父亲相识之后既承担了艺术创作的工作,又扛起了支撑与维持家庭生活的重任,保证了父亲在艺术上的探索。为了支持父亲的艺术理想,母亲放弃了自己的创作,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安排父亲的工作、生活与医疗上。由于父亲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在他过世之前的十年,母亲每天都睡在师牛堂的沙发上。 ”邹佩珠与李可染先生之子、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李小可回忆起母亲的点点滴滴时说,“在父亲过世之后,母亲对他艺术精神与文化遗产的推动和推广上更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次的展览,也向我们展示了母亲强烈的理想主义精神、她对民族的热爱,对良知与光明的向往。 ”

  展厅中,有一方齐白石老人送给李可染先生的印章,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为记者讲起有关它的故事:印章上只有一个“李”字,下角挂有一个圆圈。当时,与妻子一起去探望老人的李可染不解其故,白石老人则淡淡地回答——不就是你身旁的那一颗明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