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琴曲分版本,为“知音”觅知音
栏目:艺林
作者:本报记者 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武汉歌舞剧院大型原创歌剧《高山流水》国家大剧院上演——

融琴曲分版本,为“知音”觅知音

歌剧《高山流水》剧照

  回到2600年前春秋时期的楚国,虽然难逃战马嘶鸣,却充盈人文精神,最令人动容而唏嘘的故事当属“高山流水”了。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善于奏琴,钟子期明辨意趣,两人遂成知音。即便到了现代,人们依然可以从古人纯真的心灵告白和启示中,得到难言的感动。

  4月12日至13日,继西方经典《唐豪瑟》拉开2016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大幕后,以“探索·经典”为主题的歌剧节迎来了第一部中国原创歌剧——由武汉市文化局、蔡甸区人民政府联合出品,武汉歌舞剧院、武汉爱乐乐团联合演出的大型歌剧《高山流水》 。这部取材于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的大型原创歌剧《高山流水》以其“中国式正歌剧”的“范儿”曾在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上一举荣获歌剧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以及多项单项奖。

  为了确保歌剧《高山流水》的艺术水准和品质,武汉歌舞剧院一开始就把目光聚焦在了“学院派”主创群体,作曲莫凡多年来致力于严肃音乐创作;编剧黄维若是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导演曹其敬是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从事戏剧导演及导演教学工作已40年;指挥兼执行导演王燕是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副主任,曾任中央歌剧院常任指挥,近年来更是指挥了多部中国原创歌剧的首演。

  在导演曹其敬看来,知音的动人之处就在于这是一种非物质的、纯精神上的追求。“ 《高山流水》的传说带有典型的知识分子化,它离社会很远,却让人对世事产生许多思绪。 ”编剧黄维若说。作为一出戏的材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远远不够,作为编剧他面临两难境地,黄维若谈到,“要加人物加情节,就会改变原作原史料提供的那样一种极有气质极有思辨色彩又极有文化品质的东西。但如果不加人物和情节,一方面无法满足歌剧这个剧种的要求,同时也无法构成一出大歌剧的演出。 ”面对这样的“两难” ,编剧选择了不破坏作品的原有品质,并在文学形态上确定了用楚辞的语境与语法进行创作。尤其在情节处理上,不生搬硬套,但为了使歌剧具有歌唱性和浪漫性,把楚辞中那种天地神灵山川万物作为人的情感与内心交流对象的特点继承,并用楚辞中神秘而又美丽奇特的情境来写人物的内心,来建立起一种特殊的人物关系。于是歌剧《高山流水》中增添了天河中专司音乐的玉衡仙子,同时将古琴曲高山、流水拟人化,以音乐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抒情场面、推进戏剧纠葛,使得整部歌剧的总体气质是典雅与高贵的。

  作曲家莫凡给这部歌剧设定了一个“古典美”的标准,在创作中注入了自己丰沛的情感。他说: “ ‘知音’讲的是音乐家的故事,表现音乐家的心路历程,伯牙的困惑、狂喜,失去知音的无奈和悲愤,前后情绪富于变化,非常适合用音乐来表现。 ”在莫凡看来,伯牙的遭遇,让他们这些做严肃音乐的人在今天这个社会里特别有共鸣,“可以说,这部歌剧里,我是带入了自己的情感的。因此,写这部歌剧是挑战,更是一种享受。 ”歌剧作为一种西方艺术,有自己固有的形式与传统。 “我认为中国原创歌剧不仅要有自己的故事,也要遵循西洋歌剧的创作规律,大段直接运用民族音乐素材,并不是高明的做法。 ”莫凡强调。因此,歌剧《高山流水》里的音乐虽然大量采用了古琴曲为创作素材,但都是经过了巧妙的再创作,让古琴的韵味自然地流淌,而不是硬性植入。比如莫凡在音乐创作中吸收了《高山流水》 《渔舟唱晚》 《梅花三弄》 《广陵散》《普庵咒》等很多琴曲的素材,以及湖北、湖南一带的民歌,将这些声音有机融合在一起,流畅抒情的音乐既充分彰显了民族文化特色,观众接受起来也完全没有障碍。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为适应演出市场对演出版本进行的创新尝试——划分为原版(如武汉琴台大剧院,适应大剧场演出) 、中型剧场版(如武汉剧院、中南剧场等全国中型剧场) 、音乐会版(如琴台音乐厅等) 、小剧场钢琴版(如武汉歌舞剧院小剧场等) ,这种多版本演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最大程度的使得这部作品经过多场次演出进行充分打磨,并不受任何场地的限制。据演出方介绍,就目前演出现状来看,歌剧在中型剧场演出的比例占绝大多数,而这些剧场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剧场条件有限。为了让歌剧能够在这些剧场演出,一方面将舞美按照中型剧场的尺寸进行重新制作,另一方面,对交响乐进行录音,避免了剧场没有乐池不能演出的尴尬。此外, 《高山流水》还走进各大专院校、社区、地铁文化角等基层演出,目的就是要扩大歌剧在二三线城市的影响,让更多当地的市民了解歌剧、喜欢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