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峡委员:供粮草、养人才,
促进艺术院团可持续发展
栏目:两会声音
作者:本报记者 张成  来源:中国艺术报

  自2014年以来,中宣部、文化部等部门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化进万家”等活动,在舞台艺术领域,各大艺术院团积极行动,引领全国,行动显著,进行了一系列中国舞台艺术最高水平的演出。然而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和暴露出投入保障与事业发展步调不协调的问题,这成为文艺院团改革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看来,当下文艺院团改革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四点。

  其一,财政补贴政策与涵养人才的要求不协调。“国家文艺院团聚集了最顶级、最全面的人才,艺术家不同于技术工人,艺术创作不同于工业生产,不能搞计件工资,尤其是精品力作的诞生常常是厚积薄发的。 ”关峡认为,国家财政差额拨款,各院团的人员经费始终维持在很低的水平:“2014年,以我所在的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为例,在职人员工资支出中,27%来自财政拨款,余下的73%全靠自筹资金。养事不养人的政策,使艺术家为了生计,不得不疲于奔命。 ”

  其二,增加投入与加重负担不协调。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增加了项目经费,初步改善了生存方面的一些状况,但随着社会医疗、事业单位改革,以及调资等一些新政策的出台,国家院团陡增大量预算外支出,大约把国家投入的部分消耗了三分之一。“以我团为例,失业保险费完全没有国家拨付,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支出巨大。2015年398.51万元社保支出,均为自筹资金,而且社保资金的支出每年都在以15%至25%的速度增长。”关峡表示,“还有2015年7月兑现的编制内在职人员调资,财政部门按照标准的80%拨付,而要求兑付的工资是100%,剩下的20%要自行解决,我团因此增加自筹资金支出214.2万元。经测算,2015年全年我团增加支出超过1340万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其三,重大任务与专项经费不协调。国家艺术院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由此也必然产生巨大的运行成本。“国家层面应设立专项经费,解决差旅等基本经费。‘深扎’要实现长效机制,应当从经费上建立保障机制,深扎才能真正长效。 ”关峡说。

  其四,鼓励文化走出去与补贴少的不协调。“文化走出去是国家战略,我们通过走出去,寻找到了中国交响乐的话语体系。 ”关峡表示, “但走出去需要成本,不应该总是受制于车马费问题。 ”

  关峡认为,上述四点引发了文艺院团艺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的流失。 “文艺院团的任务很明确,但长期以来,卖票等市场行为导致国家对我们采取差额拨款的政策,但差额补贴、演出补贴所占百分比很低。差额拨款看似顺理成章,算清了经济账,却与引领国家舞台艺术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不协调,影响到深扎和攀高峰等一系列问题。 ”

  因此,关峡建议要重新界定文艺院团的属性,可参考非盈利组织,给予相关的政策环境体制机制保障: “涵养优秀人才,给任务与供粮草相协调,工资与项目经费分开,制定有效的文艺相关政策,平衡加大投入,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攀登艺术高峰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