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德是谁,谁是马海德?前不久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剧《历史永远铭记》就是根据《我的丈夫马海德》改编的。毛主席所写的《纪念白求恩》让全中国人民都认识了白求恩大夫,白求恩大夫在中国工作了一年半,就去世了;而马海德,作为一位医学博士在从抗日战争年代开始便作为战地医生在延安工作,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在中国消灭麻风病,并且成为了一个地道的中国人,他在中国生活了55年,占他整个人生的三分之二。近日,在中国电视艺委会举办的电视剧《历史永远铭记》研讨会上,不少专家表示这部电视剧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寻找马海德,告诉了年轻一代马海德是谁,他为什么放弃在美国继承家族生意却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
马海德是第一位加入红军的外国人,他既是红军战士也是一位以救人为天职的医生。在他面前,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疾病的轻重缓急之分。他曾经连续三次为战士输血,直至自己晕倒;他为被毒蛇咬伤的战士吸蛇毒,这些情节都感人至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说:“一切患者、一切伤员都是马海德救助的对象。他尽自己的职责去救助他的患者是没有任何前提的。他不论患者身份高低、贵贱、种族、职业,只要是患者有伤痛和危机,他就必须尽自己的能力去救助,这就是白求恩、马海德作为一个真正的职业医生,其职业道德最核心的东西。 ”
决定把自己一生都与中国紧紧相连的马海德,不仅向中国学生学中医、学针灸,他还随时随地学习陕西话。“这个不是问题”成为马海德的口头禅。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专家章壮沂说: “有意思的是,正是因为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待人热情、服务周到,以至于有的伤员做手术的时候非要马大夫做,别人都不信任;有的妇女生孩子,也非要找马大夫接生。甚至和治病无关的夫妻吵架,也要马大夫去调解。 ”他说,马海德做这些事并不是刻意地表现自己,在他看来,这完全是一个医生的本分。
文艺评论家曾庆瑞也认为这部电视剧抓住马海德最本质的特征——对于生命的尊重。“人道主义最核心的是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剧中有一个日本俘虏自杀未遂,这时很多人都不同意对这个战俘进行抢救,马海德坚持给他做手术,挽救他的生命。所以尊重人生命的尊严是马海德在支援中国民族解放战争事业当中,所信奉的绝不会动摇的信念。 ”曾庆瑞认为,这一点发掘了马海德灵魂深处的东西。
这部电视剧由苏菲女士写的《我的丈夫马海德》改编而来,因而自然带上了女性视角。西北大学教授张阿利说,从某种意义上说,马海德是中国好男人。 《文艺报》文艺评论部主任高小立细腻地感受着剧中人物的悲欢。她说,苏菲一开始是不能接受自己的另一半是外国人的,但是马海德的人格魅力感动了苏菲,最后同意跟他结婚。其实他们俩生活到一起以后,她与马海德已经不仅仅是夫妻的关系了,还有对马海德的崇敬、敬仰之情,所以马海德1988年去世时,她心里真是永远的痛。她说过,马海德是她的战友,是她的爱人,是她的师长。而对马海德在人情世故上的单纯和简单性格的塑造,高小立认为也是这部剧的一大亮点,很符合一个外国人的性格特征。“马海德总是彬彬有礼,说话不会拐弯抹角,心地非常善良,有时候真的像一个孩子,说话无意中得罪了人。 ”高小立说,由此在某些情节上,给电视剧带来了喜感。
也有的专家对目前电视剧采用的虚实结合的方式表示了异议。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胜利说,这部电视剧在历史叙述当中徘徊摇摆,而最高境界作品是比较纪实的,可以围绕马海德为什么到中国留下来,包括他和苏菲认识,通过这些细节展示出他们当时在延安过的什么生活,物质方面简朴,精神方面丰富。中国电视艺委会评论员李跃森也认为,如果不是这样去虚构,而是把它做成一个非虚构的作品,就是《我的丈夫马海德》 ,但是更有冲击力,特别是对海外观众的冲击力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