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缨》:纪念无数像二小一样的少年英雄
作者:本报记者 乔燕冰  来源:中国艺术报

  “催命鼓来救命锣,三国不和动干戈。想俺赵云,在长坂坡前,竟杀得个七进七出,无人敢挡。 ”在日前中国儿艺新创排的儿童剧《红缨》媒体见面会片段展示中,一开演,京剧融合梆子的传统唱腔便悠扬传出,纱幕后面出现骁勇善战的赵云形象……原来,该剧的主人公放牛娃王二小从小喜欢英雄赵云。

  在即将作为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闭幕大戏在京首演,并在9月作为中国儿艺“2015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展演剧目,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这部剧中,赵云手中的红缨枪,口中唱的“七进七出” ,以及历史人物和戏曲艺术所散发出的与一个放牛娃似不相干的浓浓文化味道,不经意间成为某种精神的隐喻,并为后面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

  “虽然诗人方冰、作曲家劫夫是根据真实英雄故事创作那首经典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但其实并没有王二小这个人,他是艺术加工出的少年英雄! ”该剧编剧杜薇告诉记者,为创作《红缨》 ,主创深入调研了这首歌和歌中主人公的相关史实。歌中唱到的王二小虽有人物原形,却是两位创作者从抗战时期涌现出的诸多少年英雄中提炼出的综合艺术形象。曾有多地的小英雄身上都有王二小的影子,同是放牛娃,都在抗战时期假意为鬼子带路奋勇抗敌。牺牲在敌人刺刀下的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王朴和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滚龙沟村闫福华最接近人物原形,尤其是牺牲于1941年,时任儿童团团长的闫福华乳名就叫“二小” 。所幸的是,曾与闫福华一起放牛的87岁高龄的史林山老人依然健在。

  从这位唯一见证闫福华牺牲的老者口中杜薇了解到, 1941年9月16日,日军围剿南滚龙沟,傍午时分有20多名日军向铧子尖方向走来。当时,二小和小伙伴史林山在一边放牛、一边放哨,当二小看到东山信号树倒下时,便叫史林山回村通知村里人转移,自己留在沟口与日军周旋。当史林山通知完返回时,远远看到日军的刺刀顶在佯装带路的二小背上。二小领日军转了几个山头后将之带到一个悬崖边,突然抱住一个日军欲与其同归于尽时,被另一日军用刺刀刺进胸膛挑下山崖。“今天,一个12岁孩子可能正在上初中,享受着花样年华,而二小却用他幼小的生命承担他原本承担不起的责任与担当,因此, 《红缨》不是一个人的传记,是纪念抗战时期无数像二小一样的少年英雄! ”被二小的事迹深深感动并从血的事实中找到创作灵感的杜薇说。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 ”创作之初, 《歌唱二小放牛郎》中唱到的“机关”二字,成了戏剧创作者珍贵的线索。通过调研,主创人员了解到,当年放牛娃二小掩护的机关正是《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 。“ 《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也曾被改编成连环画、戏剧等艺术形式,但还没有哪个创作将之与报社相联系,我们由此生发的创作并不是为还原史实,而是通过文字的重要性去深层探讨文化对于人的成长,对于一个民族的希望的深远意义。 ”杜薇说。

  杜薇从史林山那里了解到,当时不仅闫福华家的房子给报社作为办公地点,闫福华所在儿童团保卫的主要对象就是这一报社。而在敌人的频频入侵中,报社真的经历了“七进七出” :只要鬼子一来,报社就要紧急转移,有的设备要埋到地下,有的资料要用驴驮走,而每到这时儿童团员们常常不仅是报信者,更是报社转移的重要帮手。

  于是,二小常常吟唱赵云唱词中的“七进七出”也从晋察冀日报社亲历的现实历史,走进了舞台艺术中。报社与驻地少年儿童团千丝万缕的关系成了剧情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和戏剧冲突焦点。背报纸、运油墨、护报社,放牛娃变成送报郎,二小从最初用报纸擦屁股,到读报学知识,再到明白报纸是抗日的武器,文化的洗礼让他从一个只想为死在鬼子枪下的父母报仇恨,升华为用生命守护同胞的大义。剧中,一份报纸和一个报社,成了以二小为代表的儿童团少年成长与担当的重要依托,也成为文化促进人们思想成长的极具象征意义精神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