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大圣”破纪录的启示:
何为国产大片赢得观众之正途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捉妖记》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成功经验证明,粗制滥造并不是商业大片的“原罪”

  2015年暑期档,中国电影市场的两项票房纪录相继作古——先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超越《功夫熊猫2》登顶动画电影票房排行榜,后是《捉妖记》超车《人再囧途之泰囧》成为华语电影票房冠军。在中低成本喜剧片、青春片、惊悚片占据绝对主流的暑期档里,投资3 . 5亿元的《捉妖记》(考虑到重拍因素)和投资1亿元的《大圣归来》两部高成本影片的异军突起,颇值得玩味。

  在中国内地电影工业的发展史上,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部曾经极大地提升了华语电影票房上限的作品,在为国产商业大片确立了制作规范的同时,也在随后的几年里将华语电影的投资与创作带入了死胡同。 《无极》 《夜宴》 《满城尽带黄金甲》 《赤壁》等同类型影片在创意层面的不思进取和在故事层面的苍白无力,一度令国产商业大片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2011年,以《失恋33天》的意外成功为标志,国产电影迅速进入了“轻”时代。自此之后,占据电影票房榜前列的大多是《泰囧》 《致青春》 《小时代》 《心花路放》这类由年轻主创团队统领、投资较低、主题轻松、极具娱乐性的“轻电影” 。与之相对应的是, 《武侠》 《血滴子》 《一九四二》《太平轮》等高投资大片频频遭遇票房滑铁卢,除了偶有《西游降魔篇》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画皮2》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等几部魔幻大片票房热卖外,国产大片整体表现疲软。

  对于片商而言,既然中低成本电影也能“以小博大”赚大钱,为什么还要冒着高风险投资大片?在市场杠杆的调节下,近年来中国电影的资本与人才正在整体向中低成本电影转移——华谊、光线、博纳、万达、乐视等国内大片商集体缺席《捉妖记》 《大圣归来》两部“现象级”影片的投资,万达和光线甚至分别从这两部影片的项目中半途撤资离场,便是片商对大片信心不足的明证。

  作为“轻骑兵” ,以喜剧片、青春片为代表的中低成本影片的确能够极大地丰富中国电影的创作类型、拓展观众外延,然而只依靠中低成本影片,中国是难以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真正代表一个国家电影硬实力且具有最广泛受众基础和海外传播力的,还是高质量的商业大片。美国文化横行全球,好莱坞大片绝对功不可没。不可想象,没有《星球大战》和《阿凡达》的美国电影,没有《战争与和平》的俄罗斯电影,没有《汉江怪物》的韩国电影将是什么样子。

  正基于此, 《捉妖记》和《大圣归来》的破纪录才显得难能可贵。尽管一部是集卖萌与搞笑于一体的魔幻电影,一部是主打成长和热血的动画电影,但两部影片却有着不少相似之处:投资规模较大,制作精良,走“合家欢”路线,情节、人物、视效没有明显短板,口碑较佳。与一些粗制滥造的商业大片相比,这两部影片最大的优势就是尊重观众。就内容层面而言,两部影片都难称完美,更远远无法达到经典的高度,它们成功的原因就在于,精准地掌握了电影工业的生产规律,严格按照商业逻辑制作。

  “电影工业的生产规律”说起来容易,要真正掌握其实很难。导演陈凯歌曾表示,中国电影要发展,必须得过工业这一关,此言甚是。曾经鼎盛一时的国产古装大片之所以没落,除过度模式化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外,更因其大多空有一副商业片的架子,骨子里仍旧以主创的个人喜好为转移,拒绝与观众平等沟通,这种制作方式恰恰是反商业的。因此,要突破国产商业大片的发展瓶颈,无他,只有严格遵循电影工业规律这一条路可走。

  而《捉妖记》和《大圣归来》的商业成功,也预示着暑期档已然超越传统的黄金档期贺岁档,成为全年最大的票仓。回顾华语电影票房排行榜,位居前列的《泰囧》 《西游降魔篇》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澳门风云2》 《智取威虎山》等影片,曾经几乎全部出自贺岁档和春节档。然而在近几年里,随着14岁至24岁的年轻观众成为电影消费主体,暑期档优质影片的票房开始水涨船高。学生群体在6月至8月集体进入假期,他们旺盛的观影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暑期档影片的题材与类型。除去《捉妖记》和《大圣归来》 , 《煎饼侠》 《画皮2》 《分手大师》等高度符合年轻观众需求的暑期档影片也纷纷获得票房佳绩。反观曾经无比辉煌的贺岁档, 2012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票房总额原地踏步, 《一步之遥》 《太平轮》等商业大片更是因为脱离观众而票房惨淡。这再一次证明,档期并不是万能的“保护伞” ,无论在哪个档期中,只有尊重观众的影片才有可能票房大卖。

  好莱坞的成功经验证明,粗制滥造绝对不是商业大片的“原罪” ,而商业大片与中低成本影片也完全能够共生共荣,二者绝非此消彼长的关系。以优质的故事和人物打底,再加上精彩的技术与特效做点缀,在商业叙事空间中融入主流观众喜闻乐见的话题及元素,通过有效的沟通让观众获得情感共鸣,应当是国产商业大片重新树立品牌、赢得观众之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