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独一无二的少年期
——观电影《少年班》
栏目:新作快议
作者:许莹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金牌监制陈国富与导演肖洋共同打造的《少年班》日前热映。本片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当下内地青春类型片的叙事模式,感伤与回忆不再成为青春片仅有的代名词, 《少年班》对少年个体的塑造进行了深度探讨,从而达到了感悟、鞭策、反思等多种情感的多元化表达。

  《少年班》标新立异地选取少年班上智商过人的小神童们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包括平凡少年吴未、神棍王大法、可爱神童方厚正、孤僻少女周兰和暴力少年麦克。对这些天才神童的塑造使得影片在以下三个维度都得以升华:

  教育理念层面。我国少年班最早由中国科技大学于1978年创办,对智力超常的少年进行成批选拔与培养,并将它们集中起来进行严格的大学教育。 《少年班》中,普通大学生对这些少年班的学生充满敌意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占据了更多的教育资源,例如参加世界数学大赛的名额分配问题等。因而,由这群特殊个体所牵生出的教育公平等社会问题浮出水面。这些被选入少年班的神童头顶来自父母、社会外界、老师的赞誉的光环,而关于孩子的教育是否只应将目标锁定为世人理解的成功上产生了极大的争议。影片指出对个体幸福感的长久忽视必然会引发许多不和谐的问题。

  个人发展层面。虽然少年班讲述的是一群拥有过人智商的神童们的故事,但是他们的青春记忆却与观众并不脱节。影片中的四位男性神童所呈现出的本能压抑与常人不无二致。 《少年班》中,神童们的青春同样也受到力比多的影响,他们也喜欢漂亮女孩儿,面对做枯燥无聊的数学题和参加舞会看电影等快乐活动时也会选择后者,除了追求快乐原则外,影片还展示了理想自我的实现。所谓理想自我并不是周老师赋予他们的,成为攻克世界数学大赛难关的成功人士,而是倾听内心的声音,做一个懂得爱、懂得帮助、懂得珍惜友情的性情中人。

  反讽升华。反讽升华往往在动因与结果之间大做文章,少年班老师周知庸伪造领导下发的红头文件力保少年班,并为了少年班这群孩子们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当周老师被校长质问时,观众会发现周老师本身作为少年班毕业的学生在心理上是有一定缺陷的,他将自己少年时裸奔被心爱的姑娘戏耍的仇恨发泄于学生身上。而种种努力的结果却以失败告终,世界数学大赛的难题被其他学校的学生率先攻破。当若干年后周知庸被孩子家长问及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时,周知庸改变了当初独断专行的做法,而开始意识到,个体的成功从不在于与他者无尽的对比中,而在于自身幸福感的创造。

  整体而言, 《少年班》仍属导演肖洋的诚意之作,在观众中产生了不错的口碑。影片中涉及的“鲶鱼理论”很能引起广大观众共鸣。少年班的吴未一直像一只“鲶鱼”一样在为这些高智商的“金枪鱼”保驾护航,然而观影的绝大部分群体都不是生来天资聪颖过人被挑进少年班的“金枪鱼”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在扮演“鲶鱼”的角色,吴未虽然每次考试倒数第一名却也拿到了一块周老师的勋章,那几乎等同于我们每个人年少时都拿过的“希望之星”“最佳潜力奖”之类的安慰奖,这是一种带有价值预设的认同,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在竞争机制中被认同为“鲶鱼” ,但影片巧妙而含蓄地于无声处抚慰了我们每一个人年少时的心灵创伤,像吴未一样的“鲶鱼”知道珍惜爱情,守护友情,这个每天为成绩好的尖子生端水买饭的“鲶鱼”却拥有比高智商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性本身散发出的光辉,它是我们每个人在长大后历经现实打磨却仍旧坚守的东西。成功的意义,不正在于向内行走,追求幸福本身么? 《少年班》给每位观众过去纯真的自己写了一封长情的告白:许多年前,你有一双清澈的眼。致我们独一无二的少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