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真禅之智慧
——听王温豪古筝演奏会
栏目:现场
作者:张玉雯  来源:中国艺术报

  《禅宗三境》是古筝演奏家王温豪近日于广州星海音乐厅举办的古筝演奏会之主题,也是著名作曲家方岽清谱写的古筝与大型交响乐队编制的最新力作。当我们看到这个充满玄妙且显得颇为高深的名称,不禁对作曲家本人的创作思路和灵感产生诸多好奇。正如方岽清所言,禅,不可言说,但我总认为,总归有些缘由才会令创作者本人产生一些灵感。而在观赏完音乐会之后,我的疑问多少有些释然:作品表达的是作曲家对三段境界的认识——包容、知足、大爱;而古筝演奏家王温豪在演奏中所展现的内敛与质朴,这种回归本真、除去修饰的自然风格,恰恰体现了禅之精髓。

  一曲古朴温婉的《寒鸦戏水》是王温豪对潮州筝曲作为其立身之本的充分尊重。乐曲由慢至快,并以急煞告终,展现了演奏者对各种技法与处理的丰富经验:慢时吟揉按滑,音乐温婉而甘甜,也不失节制与厚重;快时弹拨自如,音乐流畅而利落,从容且稳重。 《孟姜女随想曲》与《关山月》体现的是古筝作品民乐改编与创作的两面,前者延续传统民乐样式,注重旋律的保留还原,保留古筝的传统演奏技法;后者是对传统古琴曲的改编与再创,但此时的乐队部分早已超出了古筝演奏的传统语汇,而是大量使用西方现代音乐语言,与原本的音乐主题形成对比与并置。这首《关山月》由中国老一辈作曲家王西麟写于上世纪90年代,王老先生近80岁高龄,是一位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作曲家,乐队此起彼伏而又层次叠加的乐声折射着他的大力发声,直至今天仍如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德尔的名句:“不要温柔地走入那个良夜,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不难发现,王温豪对民乐新作的重视程度。创作作品占据音乐会极大比例,新疆题材的《那拉提狂想曲》建立在浓厚的西方技法铺垫之上,加并之以浓郁的民间风格曲调。而作为音乐会重头的作曲家方岽清的《禅宗三境》更是为王温豪量身定做的一部重量级作品。旋律具有可听性和传播可行性的《禅宗三境》反映了作曲家方岽清出色的音乐写作天赋与才能。长期以来,出身于学院派的方岽清在不断完善专业技术的基础上,一直坚持以音乐感动大众的艺术选择。其直抒胸臆的创作特色,总是以努力触动人们最深层的温情为重要使命。

  当乐声渐入佳境,听众也都随音乐一同进入静心模式。那一刻,现场听众放下了所有躁动,进入了一个安宁的世界,聆听《禅宗三境》分明是对心灵的一次修行。当然,作品优秀也同样需要杰出的音乐家来进行诠释与演绎,好音乐应不吝惜打磨,在指挥家李心草的带领之下,通过他细微而有效的调整、明智且果断的决策以及干净到位的指挥,广州交响乐团也基本实现了作曲的原本面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如果民族打击乐的声部能够多加锤炼,在专业技术与表演上更为准确而坚定,必定会使得这几部音乐作品的效果更加大放光彩。

  如今,古筝作为当今中国经典的民族器乐,所承担的演奏角色早已从过去的单线条旋律表现,转变具有表现旋律、和声、节奏打击等多重音乐功用的乐器,丝毫不逊色于键盘乐器。旋律创作写法的演变也带来了技法的突破,各种变化的调式、急速的弹拨段落及各种实验性演奏效果的实现,也要求演奏者有更为全面的音乐才能。古筝演奏家王温豪无疑做得很好,准确干净的发音、百转千回的揉弦、古朴而从容的风范,不喧宾夺主,而是以突出音乐为目的。这场音乐会必然会引发业内外人士对民乐发展的一些思考,也会为专业创作者的创作方向提供积极的参考意义,民族统器乐的现代作品究竟应该如何接受并借用西方元素,引发民族音乐应当如何表现当今社会生活与精神面貌,民乐艺术家在人们的音乐生活中应当充当怎样的重要角色等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