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的核心在于“造梦”
——从电视剧《于无声处》热播说开去
栏目:新作快议
作者:戚成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为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排头兵,主旋律电视剧一直是文艺创作的重要领域。在市场大环境繁荣的客观条件下,近年来涌现了许多佳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收视成绩,可以说赢得了艺术和商业的双丰收。但是,越是在大好形势下我们越应当保持清醒,越应该看到,在表面浮华下隐藏的深刻危机。近期央视一套热播的国安题材电视剧《于无声处》就值得我们探讨。

  该剧甫一播出就赢得了赞赏,与其几大创新是密不可分的。一是题材新。在抗战剧、谍战剧饱和的情况下,国安剧尚属于一片蓝海。虽然也类似谍战,但这种发生在新时期的、与敌特之间的斗争在很多地方还是有别于谍战剧的,至少非常接地气。发生在80年代的故事很能引起观众的兴趣。二是理念新。在人物塑造上破除了传统高大全式的写法,主人公马东是个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一反传统正面人物的严肃、不苟言笑。相反,马东是个愣头青,说话幽默风趣,爱开玩笑。这样的个性角色很容易得到观众的喜爱。三是节奏快。情节设置上明显增加了悬疑点,加快了叙事的节奏,在多线索叙事的处理上也比较用心,篇幅大都集中在主要事件的叙述上,感情戏占的比重较少。能够做到环环相扣,激发出观众追剧的欲望。四是相对真实。实与虚的界限一直是国产影视剧难以把握的。本剧相对而言,能够基本忠于“故事的真实” ,让人感觉故事像是真实发生过。所以这部剧能够取得成功的确是做了很多创新的功夫的。

  然而,是否,我们就该满足这个现状,止步不前了呢?主旋律电视剧的步子能否迈得再大一些?

  在现有的市场模式下,一部剧的创新往往带有极大的商业风险,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但是谁也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所以,有一个人趟过河了,就有一群跟风的人出现。一部剧火了之后,就有大量山寨品横空出世。这样的模式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创新,去尝试新的手法,整个电视剧行业常常固步自封,满足于一点商业上的成功,很难去突破。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现在的商业成功不过是一朵温室里开出的鲜艳花朵罢了。我们是在自己的主流播出平台上,排他性地播出,才获得了高收视率。是一种不完全的市场竞争。我们现在是电视剧的生产大国,但远远不是强国,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假如现在完全放开市场,让引进剧同台竞争,国产剧还能取得这样的商业成功吗?

  既然主旋律电视剧要承担重要的宣传功能,那我们的宣传效果达到了吗?根据各种收视率调查,我们的主流电视观众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也即中老年观众为主。那么年轻观众去哪了呢?答案是,电影院。整个四月份中国电影票房呈现井喷式发展,达到40亿,超过同期120%。中国电影的平均观影年龄在19岁,也即青少年为主。那电影院里看的都是什么电影呢?——国外进口大片。好莱坞电影《速度与激情7》票房突破20亿,刷新国内票房纪录。两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电视剧市场越来越疏离年轻观众,最需要接受主流价值观的人群反而被国外的电影电视剧吸引去了。这是不得不正视的宣传危机。

  随着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必须正面迎接来自进口影视产品的挑战。“师夷长技以制夷” 。发达国家的电视剧强在哪里?我以为最主要就在美学风格上。我们以为国剧不写抗战、不写谍战就是一种创新,美剧都发展出虚构的“神盾局”这样的特工机构了。青少年观众是最有好奇心的,他们拒绝传统的、陈旧的说教,而新颖的东西却能吸引他们。《于无声处》里马东这样的人物很新鲜,很鲜活,有个性,语言也有特色,但这都是文学界早就过时的形象,改革开放以后,文学作品里就不再有高大全这样的人物了,文学作品中创造了大量比马东鲜活得多的人物。韩剧、美剧里的主角则有各种各样的性格缺陷,也有各种各样的人格魅力,每一种都对应着年轻观众的心理。所有年轻女性都有“灰姑娘”情结,都渴望遇见王子,这是永不过时的。能否创造出王子形象才真正考验电视剧的创作者。最后就是“虚与实”的拿捏上,我们过于“写实” 。影视剧的核心在于“造梦” 。在观众的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价值传播。而我们的电视剧习惯于直接“告诉”观众。造成一种普遍的抵触心理。 《于无声处》里的人物都是属于“过去式”的。这些“过去的”人物非常真实,的确取材于当年的人和物,制作者也很用心,道具都做得很逼真,很多场景也都做过考据。然而,这样的真实只能是吸引中老年观众。去年火遍亚洲的“都教授”很真实吗?显然不是。现实生活中没有那样的教授,但观众就是喜欢,市场就是认可。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温室里的花朵,生命周期是短暂的。主旋律电视剧应该在美学上进一步突破,具备国际化的格局,尤其能以央视为播出平台的“大剧”更应以全球化的视野来制作,不仅仅是考虑国内的高龄受众。世界那么大,应该把步子迈得再大一点,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