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更关注历史中的故事
——专访纪录片《河西走廊》执行总导演赵启辰
栏目:创作谈
作者:本报实习记者 赵志伟  来源:中国艺术报

纪录片《河西走廊》中大量运用情景再现的拍摄手法

  近日,由甘肃省委宣传部、央视科教频道联合制作,在央视和凤凰视频同步播出的10集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河西走廊》收官。截至3月16日,仅凤凰视频全网独播创下的流量即突破4000万,日均流量超过此前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的同期流量。有网友留言称“是和《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比肩的央视纪录片巅峰之作” 。日前,就该片的创作心路历程和经验得失,记者专访了执行总导演、年轻的“80后”纪录片人赵启辰。

  记者:从地理上看,河西走廊地处陆上丝绸之路的黄金地带。一直以来,国内外聚焦陆上丝绸之路的大型纪录片较多,如《丝绸之路》 《新丝绸之路》等, 《河西走廊》与之相比,有何创作特色?

  赵启辰: 《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采用了历史和现实相互照应、彼此交替的表现方式。 《河西走廊》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参考大量学术资料,用《河西走廊》厚重的历史来照应整个中国历史,确定了“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的宏大主题,这是主要展现的部分;同时,我们也关注现实,关注河西走廊壮美的现实风光和当代面貌。不同的是,我们更关注历史的叙事性,每集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主题和所讲述的故事,采用电影化的表达手法,也就是说纪录片《河西走廊》的叙事性要比《新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更强,通过故事引人入胜地去讲述整个河西走廊的历史,其中既有合理想象,也有史实基础。

  记者:全片情景再现占60 %以上篇幅,故事性的确增强了,但相应的投资成本是否也在增大?如何回收成本?

  赵启辰:拍纪录片,只要涉及情景再现,就跟电影的制作规模在靠近。目前,由于中国纪录片还未形成成熟的市场,我们想用一部精良的作品,证明纪录片可以更加市场化,而不是因为市场还没有形成,我们就有理由粗制滥造。

  记者:摄影方面,为何聘用国外摄影师担任摄影指导?

  赵启辰:邀请国外摄影师,主要是进行风光和纪实的外景拍摄。这是因为考虑到中国的摄影师可能对中国的地形地貌有一种惯性思维,没有国外摄影师的新鲜感,同时也想通过外国人的眼睛看到不一样的中国。外国摄影师的工作态度非常严谨,比如英国摄影师布莱恩·麦克达马特,是BBC的老牌摄影师。《河西走廊》外拍分三个组同时进行,每天在出发之前,布莱恩都会跟其他两个组的摄影师交代他想要的画面创作风格,比如今天拍古城,想要非常壮阔的空镜,广角镜头比较多一点,然后他在要求大格局镜头的同时,也要求他们用中长焦来展现细致景物,要求得非常细化。

  记者:作为“80后”导演,您是否遇到过阻力,又是如何调度和掌控的?

  赵启辰:制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其实是统筹上的问题。情景再现从汉代到新中国,总共230多场戏,每一场戏都需要根据所在朝代设计不同的气质,与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角色和演员相搭配,这种演员的、朝代的多样性,美术、道具的多样性,以及各个朝代的准确性,非常难以统筹。我们分了三个部分,汉代的、魏晋时期和隋朝的、唐朝以后到新中国的,在这种整合中,去找与之年代近似的影视城进行拍摄。在拍摄中,我们对复杂统筹的经验也在逐步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