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西方哲人说过:“学问是问出来的。 ”想来,这话很有道理。问,说明有求知欲望,是无知变有知的开始。2000多年以前的老子,似乎从小就明白这个理儿。他勤学、好问、爱琢磨,小小年纪,在三里五乡就出了名。不少识文断字的先生看出“孺子可教” ,便一心一意想收他为弟子。不料,一个个乘兴而来,又都灰头土脸地败兴而归。为什么?原来他们都被李耳提出的问题问倒了。知识渊博的朝中大臣商容,为寻找、培养人才,来到了李耳的家乡。他办起了讲学馆,为李耳和他的三个小伙伴,搭建起了活动舞台和新的生活空间。自然,那一幕幕精彩的演出,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还有那少不了的充满童趣和哲理的提问,也就由此开始了。这便是《老子道德三百问》的开篇和其叙事的基本框架。你可千万不要以为,这部片子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问答。它的定位应该是原创教育类电视动画片,甚至还可以看作是含有哲理意味的动画故事片。内容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对《道德经》艺术化的通俗解读。
毫不夸张地说,选择这样的呈现和表达方式, 《老子道德三百问》的创作团队,简直是在自讨苦吃。谁都知道,老子的《道德经》在中国哲学史上被称为“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他的《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此书几乎可称得上中国语言中最深奥、最优美的著作。 ”而老子则是“中国历史上最隐晦的人物之一” 。再看看原文,开篇便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简单十二个字,就能让你闷头琢磨大半天。把这些深刻的思想、深奥的哲理吃透,用动画片的形式呈现、表达出来,实在太不可思议了。正像动议之初,不少人听了都摇头。可是,这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创作团队,“敢为天下先” ,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颇有点儿别开生面的意味,让人看了眼前一亮,很是难能可贵。
除了知难而进,以生动、鲜活的动画形式,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以外, 《老子道德三百问》还有不少令人称道之处。一是画面很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赏心悦目,仿佛也被融进了格调清新的水墨画中。山川秀丽,瀑布高悬,芳草萋萋,翠竹摇曳,很有些诗情画意。恬静的农家院落,古朴的茅屋田舍,先民们荷锄而归,燕子在窝中喂食,雏燕张着尖嘴啾啾呢喃不止,仿佛是在自在而欢快地撒娇。这些动人的场景和画面,不仅仅是一个“美”字了得,而是隐含着一定的文化底蕴,充分显示着道家对传统农耕文明的崇尚和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与追求,绝不是为美而美的闲来之笔。
其次,在“讲故事”方面,他们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考虑到受众的需求,一部成功的动画片一定要选中一个好故事,并千方百计把故事讲好。这对主创人员来讲,也是一道难题。把事情讲清楚,再以事论理,似乎比较好说。如果把事讲得像故事,曲折、有悬念、有起伏,甚至还要有“逆转” ,那确实比较难。可是,如果不突破这一关,再精良的制作,可视性也会打折扣。比如《以柔制刚》就很吸引人。一天,伙伴小智在讲学馆外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他家里发生的怪事:没看见什么人,也没有任何人为的痕迹,窗户竟然被悄悄地打开了……大家正听得入神,这时讲学馆的门窗也鬼使神差地被打开了,女孩小月被吓坏了。大家觉得有了“妖怪” ,决定夜里去“捉妖” 。接着,梦境的描述进一步增强了紧张气氛。几经折腾,到了大家才明白,原来是无形的风在作怪。十几分钟的时间,把故事讲得这么曲折、完整,实在不可多得。
第三,人物形象生动可爱。一部动画片的成功与否,关键还是要看人物形象塑造得如何。动画和绘画有着天然的联系,绘画艺术强调的“以形写神”原则,在动画中自然不可或缺。就片中人物的“形”而言,有着明显的个性化追求和合理的“混搭” ;同时在“神”的刻画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小白眉白发,是少年李耳与众不同的外在特征。勤学、好问、爱思考,是他的行为特色。尊敬师长、孝敬老人、极富同情心,显示着他心灵的纯洁与善良。正是由于这内外兼修,才使得李耳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有血有肉、有思想和个性特色。当然,他的成长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摔跤、受挫是常有的事,不过,他聪明的小脑瓜一点就透,并且能知错就改。因此,犯错误、挨批评,似乎也成了他进步、成长的“阶梯” 。至于他的小伙伴,胖乎乎的小石,美丽可爱的小月,有些小聪明的小智,也都能给人留下印象。
至于说到《老子道德三百问》的不足,除了前边提到故事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以外,儿童情趣似乎也应该更浓一点儿,剧中人物对《道德经》要义的诠释,也应该更生活化、口语化一些。这也算是美中不足吧。我想, 《老子道德三百问》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但它原创而独特的个性,仍然不失其靓丽与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