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上旬,沈阳音乐学院北方女子合唱团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举办,由曹丁指挥。这是国家大剧院地方艺术院校“春华秋实”舞台艺术展演精品周最后一场音乐会,以民歌合唱为主。
这台“迎接太阳——女子合唱民歌音乐会”以薛锡祥作词、朱良镇作曲《春之永恒》开台,是一首三拍子的抒情歌曲,并非民歌。第二首歌曲《茉莉花》由杨鸿年编曲,才进入民歌合唱的正题。歌曲编配以主调写作为主,间以卡农与对比复调,歌声轻巧、声部流畅。第三曲《看秧歌》是山西祁太民歌,芝达林编曲。合唱写作也是支声复调为主,突出旋律,咬字轻松、吐词清楚,演唱情绪活泼。接下来的两首无伴奏民歌是《小白菜》与《太阳出来了》 。前者大家都很熟悉,后者是刘麟作词、田丰作曲的一首创作歌曲,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织体有主调、有复调,有支声、对比,声部写作不拘一格,衬词欢快的节奏好像固定的乐器伴奏,衬托着上方声部优美的旋律。
下面的一组歌曲是《迎接太阳》《回娘家》 ,双排键模拟管弦乐队,前奏鼓响号鸣、气势非凡,合唱进入、气势磅礴。人声与乐队交织交融,推进展开,色彩斑斓、气象万千,音乐引人入胜。这是一首情感现代的合唱精品,与民歌合唱的风格截然不同。回娘家则是一首地道的民歌合唱,由马娉婷、杨媚领唱。歌声有形象、合唱有形体,表演生动活泼。京剧《杜鹃山》中《家住安源》唱段改编为合唱,多声部表演加上双排键模拟乐队,音响更为丰富、音乐更为复杂,但京剧表演的韵味却丢失很多。由此带出一个戏曲合唱写作突出主旋律的问题,其次牵涉到旋律演唱声部韵味的处理问题。京剧合唱的编配,声部的写作并非越复杂越好。西方合唱多声部技巧如何恰当运用到戏曲合唱之中,保持戏曲唱腔独特的韵味,是作曲家和声乐艺术家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
接下来是民歌《请到沂蒙看金秋》《情姐下河洗衣裳》 《回娘家》 《桃花红、杏花白》 《葬花吟》 《孟姜女》 ,都是民族风格独特的一流旋律,编配织体清晰、声部简单,突出旋律,合唱表情细致、风格准确,五首合唱首首动听。音乐会以新疆民歌《青春舞曲》与《同一首歌》返场结束。
合唱音乐会通常色彩单一,容易引人疲劳。尤其女声合唱音乐会,缺乏低音与男声,尤其容易听觉疲劳。笔者曾有放弃出席这场音乐会的打算,因为北京合唱团体很多,北方女子合唱团在北京并不出名。然而,这台音乐会虽并非完美无缺,却由始至终吸引着笔者。这台音乐会的成功除开指挥作品诠释到位、表演质量不错以外,耳熟能详的民歌曲目选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好听的民歌加成熟的编配,再加上不同的风格,自然能抓住听众。音乐会以民歌为主,加入《迎接太阳》 《葬花吟》 《南泥湾》这些优秀的、耳熟能详的创作歌曲,也丰富与变化了音乐会演唱风格,使听众不至于陷入单纯民歌演唱风格单一的疲惫。尤其加上双排键模拟乐队音响的伴奏,以及男声、女声独唱与对唱的多种声乐形式表演,更避免了单一女声合唱的音响疲劳。所以,合唱音乐会曲目的多样化、演唱形式乃至伴奏形式的多样化同样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