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小儿难养》剧照
2月3日,电视剧《小儿难养》在京召开学术研讨会,该剧于1月22日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开播以来,收获了收视和口碑的双赢。李准、仲呈祥、尹鸿、丁亚平等数十位电视界评论家就《小儿难养》从开播以来引起的热烈反响和高收视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专家们高度评价了该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称其为当下的都市题材电视剧提供了很好的创新思路,对剧中传达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进行了充分肯定。更重要的是,该剧首次将“家长里短”的题材拍出了一种时尚感、都市感,剧中人物的塑造都充满个性魅力,是一部极具艺术和观赏价值的佳作。
近年来,家庭类生活剧在荧屏“井喷” ,在引起一波又一波热议后,这类剧却因为大量关注“婆媳” 、 “家斗” ,一些极致、狗血过头的“家斗”情节也有越发泛滥的趋势。而每当电视荧屏上有一类题材获得成功后,大家都竞相模仿。一时间,为了吸引观众眼球,不少狗血、小三、复仇等偏离常态的极致桥段开始泛滥,家庭剧的题材似乎陷入一个尴尬的怪圈。题材同质、剧情撞车,也带来了市场的“饱和”危险。
针对《小儿难养》热播所带来的影响,与会的专家、导演、编剧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导演曹盾表示当时就是想拍摄一部欢乐中带着浓浓人情味的剧,而编剧韩天更是用“新颖时尚话题剧”概括自己改编的初衷。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处长张育华形容《小儿难养》是一部具有美学价值的作品,它锐气十足的剧本,光彩照人的细节符合各个年龄层次观众的诉求,这也是该剧能获得如此骄人成绩的根本原因。李准表示, 《小儿难养》用了非常时尚、非常青春、非常昂扬的手法拍了一个人类最古老的课题,就是人类自身的生长。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状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特别是职场竞争加剧之后,生孩子、养孩子跟年轻人追求自己的高品质生活形成了很鲜明的矛盾。片子通过生动、真实、有味道的视角揭示了“80后”白领的生存状态和酸甜苦辣。实际它也不经意地触及了全人类对待自身生产面临的课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 《小儿难养》有其深刻的社会内涵,它努力构建的其实是当代青年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人格,这比养一个小儿困难得多。会上,专家们还针对例如徐昭仪、简艾等具有代表性、符号性的人物进行激烈的辩论。中国视协副主席欧阳常林强调,反映小人物,具有现实情感,紧贴时代话题性才是最好的、最值得发掘的题材,而导演的重要性更应该是中国电视人时刻不能忘记与忽略的。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副司长、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丹彦表示,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来《小儿难养》更是传统传媒和新传媒互动的良好结果,值得大家思考与学习。
专家们表示, 《小儿难养》的成功也给了编剧们一种新的思考:编剧并不是只做热门题材,也要找到话题中敏感的东西,引起大家争论和思考。我们并不缺乏题材,关键是眼光和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