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文化丰碑
——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大型文献纪录片《大鲁艺》播出侧记
栏目: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
作者:本报实习记者 路 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由中央电视台、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陕西省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5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大鲁艺》已登录央视和陕西卫视。该片以口述史的方式,由100多位平均年龄90岁的历史亲历者讲述了70年前鲁艺创办、发展的历程以及《讲话》精神对文艺工作的影响,被影视界、史学界专家评价为近10年来反映延安文艺最全面、最深刻、最丰富的一部精品力作,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视协纪录片学会会长刘效礼说:“ 《大鲁艺》的创作与播出,让我们不仅从中看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一种文明的精神史和思想史,也看到了我们自己的精神底色。 ”

  《大鲁艺》对鲁艺的创办发展,对《讲话》的来龙去脉,对延安时代诸多代表性文艺作品的产生,做了生动准确的记述。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金德龙说:“看完该片,让人感觉到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一个群星璀璨的年代,虽然环境艰难,但是内心怀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一代文学、艺术家们,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立志为工农兵服务,深入火热生活,创作出一批批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在中华民族的文学史上、在中华民族抗争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看后让人很振奋。 ”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胡振民表示,这部片子不仅对了解那段历史有意义,更对当下文艺界特别是对文艺界年轻一代进行革命文艺史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是把文艺界、把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思想统一到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为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服务的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纪录片《大鲁艺》摄制现场:编导刘冰在采访 

  个体故事汇成集体记忆

  《大鲁艺》堪称目前反映延安文艺界最全面、题材最重大的影视作品。第一集《宝塔山下》讲述了鲁艺创办情况;第二集《延河春晓》讲述了鲁艺搬到桥儿沟大教堂之后,文艺界精英人物汇萃,迎来了办学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第三集《五月盛会》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毛泽东为何要关注文艺工作,如何与一百多位文艺界人士座谈,并发表《讲话》 ;第四集《根植沃土》讲述了《讲话》扭转了当时鲁艺“关门提高”的倾向,鲁艺师生由此走出“小鲁艺” ,走向“大鲁艺” ,诞生了《兄妹开荒》 《逼上梁山》 《南泥湾》《东方红》 《白毛女》等一系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最后一集《风云征程》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鲁艺师生尽管分散到全国各地,但始终是党的文艺事业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 

  文献纪录片的主要特征就是真实,为了最真实地还原历史, 《大鲁艺》采用口述历史的记录方式。该片对近百位老人进行抢救式地采访和影像呈现可以说在纪录片里史无前例。摄制组在10个月的创作期间,分赴延安、北京、上海、南京、重庆、武汉、长春、沈阳、张家口等地,艰难地寻找到近80位耄耋老人。于敏、于蓝、任均、刘明学、刘进、周巍峙、王昆、孟于、张颖、曾艺、王琦、罗浪、苏菲、许翰如、贺敬之、戴碧湘、冼妮娜、史行、严金萱、朱泽……这些让人肃然起敬的人物,有的曾是鲁艺的教师和学员,有的是有着卓越艺术建树的鲁艺同龄人,还有的是和鲁艺一起成长起来的延安普通农民。老人们饱含深情地讲述这些来自久远岁月中的记忆,斑驳却不失鲜活,让70年前的历史骤然生动起来,一字一句都是他们的青春过往。

  不仅如此,艾青、光未然、欧阳山尊、吴印咸、时乐濛、华君武等20多位已故的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珍贵影像也被集中再现。最终,个体的故事汇集成了一部集体的记忆, 《大鲁艺》得以丰满厚重,成为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而那些被采访的老人,也是努力配合,表示该片意义重大。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蓝说:“这样隆重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把那个火红的年代记录下来,是非常珍贵的” 。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刘斌表示,该片不仅是为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奉上的一份大礼,更是为老艺术家们书写的一部难得的传记。总导演闫东表示,这个片子要靠这些老人,通过个人视角共同完成集体的记忆、国家的影像记忆、历史延安的岁月影像记忆。所以他们互相编织起来渗透在一起。就是这样用一个平均年龄将近90岁的群体,讲述70年前的历史,是对历史的一次抢救性记录。而这些老人的口述,带有权威性、可信性,他们在荧屏里的面孔每次都能撞击观众心灵。

纪录片《大鲁艺》摄制现场:摄像孙培强在陕北拍摄秧歌

  艺术精品引人入胜

  本片凝聚了国内一流的创作队伍:他们用严谨勤勉的态度打造精品,在拍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影片质量。

  为了展现上世纪30年代的延安,充满着激情和梦想的革命根据地的生活现状, 《大鲁艺》摄制组多方查找资料,并在每一次的采访中收集一手素材,抢救性地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相片和视频。为了突破传统的拍摄角度,从2011年9月21日起, 《大鲁艺》摄制组就在全国多地进行了外拍工作,尤其对革命圣地延安的宝塔山、枣园、杨家岭、桥儿沟、鲁艺文学院、文化沟、清凉山等地,进行了10余次多角度的深入拍摄。在朝霞中、夕阳下,宝塔山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大鲁艺》的片头很有特色。随着一道木刻线的有力延伸,众多当年的人物和景物以版画的形式一一呈现,那些都是鲁艺美术家们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经典木刻形象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延安风情画卷,随着片头的行进而徐徐展开。这是团队的又一次创新,在红黑的色调之下,当年的鲁艺美术家们和当今的电视工作者,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片头的设计奠定了该片独特的风格,为了让口述历史更加鲜活、生动,该片在照片等文献资料的运用处理上,使用了大量的动画制作,总计216条,使用178条,占全片总时长的1 / 5,具有和资料相得益彰的效果。尤其是为了展示贺敬之、于蓝等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长达60秒的动画独立成篇,权威且不失朴实。

  一个多小时的原创音乐也成为该片的亮点, 《延河边的情》 《陕北情》 《陕北高原》等9首原创乐曲和《延安颂》等作为配乐的经典老歌的再次演绎,突出了该片主题,彰显了创作者们的感情。作为片头音乐的《鲁迅艺术文学院主题曲》 ,由男生小合唱的形式重新编排,极具感染力,表现了年轻艺术工作者们的战斗激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纪录片《大鲁艺》摄制现场:摄像黄晋川在陕北拍摄

  在《大鲁艺》摄制完成的同时,一批鲁艺人的肖像也随之包装完成。在拍摄采访中,人物肖像摄影师全程跟踪拍摄,近80位人物的肖像将作为该片配套发行的音像制品及书籍封面,和观众见面。让动态影像和平面影像同时保存,是《大鲁艺》的另一创新。

  可以说, 《大鲁艺》成功把握了文献性、故事性的特征,体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章百家称赞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是相当精致的,捕捉到的那些被采访者的眼神,那里迸发着的是一种永远不应遗忘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