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兴国有个三僚村,号称客家堪舆文化的圣地。唐末,被皇帝封为“国师”的风水大师杨筠松携门徒选中这片风水宝地,在此寓居二十多年。其门徒即为三僚曾氏、廖氏的开基祖,故而两姓代代师承杨公之术,相传不绝。在这里,历朝“国师”辈出,如今仍有不少人以此为业。因海内外堪舆界尊杨筠松为祖师,近年一经宣传推介,三僚村顿时声名大振。文化人来了,游客来了,开发商自然接踵而至。
两三年间,我屡次陪客人前往三僚,得以见证此地旅游开发的过程。先是修建道路、门楼、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并沿游览路线设置了些风水小品,今年五月间再去,竟见三僚村前的独石岩也建起了盘山而上、甚是扎眼的游步道。这倒是极大地方便了游客登山,可是,殊不知,那座奇崛突起于平地上的小山,却是三僚重要的风水景观。
当年,杨公曾如此描述三僚八景:“僚溪虽僻,而山水尤佳,乘兴可登眠弓峻岭,健步盘遨独石巉岩,赏南林之晚翠,观东谷之朝云,览西山之晚照,听北浦之渔歌,临汾水龙潭而寄遐思,卧盘龙珠石以悟玄奥,耕南亩以滋食,吸龙泉而烹茶。 ”在他眼里,三僚的地形构造很像堪舆用的罗盘,上述八景则按东南西北有规律地排列,颇为符合八卦方位;而那独石巉岩,状若罗盘中的指针。
这段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文字,记载在族谱里。其实,如今游三僚,若没有村人作向导,是很难看出山水草木及村落建筑中的玄机的。不少风水作品,尤其是散落村子周围构成风水环境要素的那些自然景观,看似寻常,道破来却是十分的神秘。比如,杨公门徒曾文辿给三僚断了一句谒语,称“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阴,代代能文武,世世为好官” 。所谓凉伞遮阴,指的是村后山脊上兀立着一棵马尾松,树下则有两块岩石。村中老人告诉我,他做孩子时树也是这么大,几十年过去,既不见长,也不会老去。
可是,就在发现独石岩建成游步道的那天,我大吃一惊,凉伞再也不能遮阴了,马尾松枯死了。去年年底,我还领略过它蓬勃健旺的风采,半年之间,怎么忽然老去了呢?如果是寿终正寝,应该有个渐变的过程吧?如果是因干旱所致,别忘了在南方马尾松可是最滥贱的树。
它别是为八卦图形中、罗盘指针上的赘物抑郁而终吧?别是用枯萎在警醒人们吧?
通过村人讳莫如深的言辞、一反常态的表情,不难窥见他们内心的惶惑。请原谅我的大惊小怪或故弄玄虚。我压根儿不想把一棵树的死去跟古村落的开发刻意联系起来,不过,联想到眼下一些地方高举着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大旗,大肆改造古村落,任意改变村落环境的现实,我倒是宁愿把那棵死去的马尾松看做是通灵的古树,看做是一种善意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