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与回忆录文学
作者:刘一丁  来源:中国艺术报

  回忆录,是纪实文学中的一种文体。当事人通过对往事的回忆,用生动、具体、细腻的笔触,将真实的历史形象化地展现给读者,因此,回忆录具有史学和文学的双重功能和艺术魅力。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史诗,永远值得大书特书。然而,红军长征时,由于自然环境险恶、军情紧急、条件艰苦,留下的文献档案很少。因此,关于红军长征史,今天人们所了解的,多数来源于红军指战员和其他亲历者的回顾和记述。自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关于长征的回忆录就层出不穷,直到21世纪的今天,还有新的长征回忆录面世,其间穿越整整70年!

  “廉臣”之谜

  1936年3月,法国巴黎的街头上,一份名为《全民月刊》的中文报纸,引起了华侨以及法国政界、新闻界的强烈关注,原来这家报纸连载了一篇用生动笔调描写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事迹的回忆录,篇名是《随军西行见闻录》。作者署名“廉臣”。文中作者自称原是国民党军队中的军医,在战争中被红军部队俘虏,因有医术一技之长,被红军留下来做军医,因此有了一段跟随红军长征的传奇经历。

  这篇回忆录即是第一篇长征亲历者公开发表的回忆录。

  作者“廉臣”是谁?多年来一直是个谜。直到1985年红旗出版社出版《随军西行见闻录》的单行本时,“廉臣”的真实姓名才正式公布于众,他就是被人们熟知、让人们肃然起敬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

  陈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长征前期,随红五军团踏上了漫漫长征路。而几个月以后,陈云却是一身商人的打扮,独自一人悄悄离开红军队伍,向成都走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红军长征过了遵义,到了云南以后,接到了任弼时的电报,说上海地下党组织在红军长征以后遭到了巨大破坏,希望中央派人回去恢复中国共产党在白区的工作。中央在过了泸定桥以后,1935年5月30日在泸定县城召开了一个政治局会议,决定让过去在白区工作过的陈云去上海恢复党的工作。红军占了天全县城以后,陈云就一个人悄悄地离开部队了。

  在上海,陈云与潘汉年取得了联系。莫斯科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了解到上海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后,电令陈云和潘汉年都去苏联。陈云与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陈潭秋、江西省代书记曾山、瞿秋白夫人杨之华等人一起,于8月初秘密登上一艘苏联货轮抵达海参崴,又从海参崴换乘火车于8月下旬到达莫斯科。陈云向共产国际详细汇报了长征的情况和遵义会议的情况。

  为了向全世界公开宣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事迹,也为了这种宣传能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畅通无阻,陈云使用了文学的手法,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回忆录形式,写下了3万字的追述红军长征的文字,这就是《随军西行见闻录》。

  《随军西行见闻录》中,陈云以旁观者的口气,盛赞毛泽东、朱德等红军领袖。他写道:“这些名闻全国的赤色要人,我初以为凶暴异常,岂知一见之后,大出意外。毛泽东似乎一介书生,常衣灰布学生装,暇时手执唐诗,极善词令。我为之诊病时,招待极谦。朱德则一望而知为武人,年将五十,身衣灰布军装,虽患疟疾,但仍力疾办公,状甚忙碌,我入室为之诊病时,仍在执笔批阅军报。见到我,方搁笔。人亦和气,且言谈间毫无傲慢。这两个赤军领袖人物,实与我未见时之想像,完全不同。”

  党内最高层中描写长征的文学作品,陈云的《随军西行见闻录》大概是惟一的一部。读者看了以后,对于整个长征的过程能够全面、深入的了解,这是这本书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随军西行见闻录》一经发表即盛传于世。在巴黎《全民月刊》和《救国时报》相继发表后,从国外传到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1936年7月,《随军西行见闻录》在苏联首先出版单行本。《救国时报》编辑部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又决定将《随军西行见闻录》和同在《救国时报》连载的杨定华撰写的《雪山草地行军记》及《由甘肃到山西》共3篇文章合集为《长征记》一册印行。

  国内红色革命根据地和国民党统治区,相继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版本。其中,最早的版本是在1937年3月由北平东方快报印刷厂秘密印行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中,以附录的方式登载。其次,有1938年1月明月出版社出版的《从东南到西北》;1939年1月由大文出版社出版的《长征两面写》。《长征两面写》除收入“廉臣”的文章之外,还收入美国著名记者斯诺《两万五千里长征》一文。

  新中国成立后, 《随军西行见闻录》被多种书籍收录。1985年红旗出版社出版《随军西行见闻录》的单行本,这时才将署名改为“陈云”。

  《随军西行见闻录》作为第一部向全世界披露红军长征壮举的回忆录将永载史册。

  《红军长征记》的由来

  在红一方面军到达延安以后,毛泽东就觉得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部伟大的史诗,要求全体党员把这一段回忆经过写下来,但是大家非常忙,一直没有完成。1936年8月,斯诺到了延安,被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深深感动,他对毛泽东讲,他一定要把这些东西写下来,向世界上传播,同时他也想通过这个方式给红区来募捐。毛泽东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事,他和杨尚昆发了一个指示,要求所有指战员根据自己的经历把长征的故事写下来,同时他还发电报要求各个师团师以上的干部都来写长征故事。

  征稿活动得到广大红军将士的积极响应,不到3个月,就有200多篇,计50余万字的稿件,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了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

  1936年10月,作家丁玲到达陕北。毛泽东希望丁玲参加文稿的整理、编辑工作,丁玲愉快地答应了。她和成仿吾以及编辑人员参加了文稿的筛选和文字加工工作。丁玲定了几个标准:一是说同一的内容,如果写的角度不一样,不删;二是如果稿子内容好的话,反映侧面事情的,也不删;三是不同的独立内容,文笔虽不好,也不删;四是尽量不修改,不做大量的修改。所以稿子中文字看起来大多很粗糙,但是很能反映当时的状况。

  丁玲回忆说:“稿子集到了一尺高两尺高。这全是几百只手在一些没有桌子的地方,在小的油灯下写满了来的。于是编辑的人,失去了睡眠,日夜整理着,誊清着这些出乎意外,写的美好的文章。”“从写作的观点来说,我越看它越觉得自己生活经验不够,伟大的著作,决不是文人在纸上掉弄笔墨所可以成功的。 ”

  编辑人员从大量的来稿中,选择了100篇文稿,约30万字,经过与作者反复商榷修改,最终汇辑成册,定名为《二万五千里》。

  《二万五千里》,是红军长征最原始的记录。亲历者在比较近的时间写的回忆录,其真实性是无可置疑的。例如,红军撤离江西苏区时,博古等领导人是没有明确方向的。董必武在《出发前》中说:“我们向陕、甘前进,还是到川西后才决定的。假使在出发前,就知道要走二万五千里的程途,要经过十三个月的时间,要通过无人迹无粮食的地区,如此等类,当时不知将作何感想。”红军在通过敌人4道封锁线时,遭到前后的围追堵截,张爱萍的《从两河口到马蹄街》描述红三军团行军边走边精简行李,夜晚休息又遭到敌人袭击,费了很大力气才夺回阵地,掩护大队突围的情景,读来如同身临其境。莫文骅的《在重围中》记述渡湘江惊心动魄的战斗,头上有飞机轰炸,后面有追兵,红军队伍被打乱,自己的马也险些丢失,然而红军强渡湘江,终于摆脱了敌人。童小鹏的《残酷的轰炸》记述四渡赤水行军中遭受敌机轰炸的悲惨场面:“炸伤的同志是在辗转反侧的叫痛,是在可怜的哭啼,是在要求同志们对他的帮助。他们手足断裂了,头脸破烂了,身体炸伤了,他们的鲜血仍在不断的流,然而在同志们安慰时,仍表现他们为革命的决心,不因其负伤而稍减其坚决的志气,相反的更加痛恨我们的阶级敌人。”

  而舒同的《芦花运粮》、莫休的《松潘的西北》表现的是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与艰苦环境作斗争的豪迈精神。童小鹏《禁忌的一天》、冯文彬的《从西昌坝子到安顺场》、谢觉哉的《卓克基土司宫》等文章生动地记录了红军长征沿途的地理、气候、民俗、生活、交通、村镇等真实情况。

  最著名的是《飞夺泸定桥》,这个作品后来收进许多革命故事里面,飞夺泸定桥有许多人写这段故事,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写这个故事,飞夺泸定桥这22个勇士怎样过江,怎么样打仗,怎样英勇的,同时当时的敌军怎样落魄,这种战斗场景非常有趣味,而且非常能够体现红军不怕死的精神。

  定稿本《二万五千里》于1937年2月22日编成,受到毛泽东和党中央、军委的高度赞扬,并成为当时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师生们的好教材,红军将士和奔赴延安的知识分子,都排队传阅,一睹为快。

  但是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合作形成等多种原因,此汇辑在编成后没能很快印刷出版,仅组织人力誊写了20份。

  直到1942年,这本书稿的出版才又纳入议事日程,由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负责编印,在年底终于付梓,并改书名为《红军长征记》,共412页,收有回忆文章100篇,计上册42篇,下册58篇。歌曲10首。附录《乌江战斗中的英雄》、《安顺场战斗的英雄》2篇。另有4张附表。

  这本书很快在全国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流传,有些解放区为了宣传的需要,还将书中的一些重要文章在本地或部队中的报刊上转载,或加以浓缩,重新编写,单独印行。

  《红军长征记》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和相继进行的全国解放战争,起到了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鼓舞军队士气的重要作用。

  建国初期,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努力宣传当时正在进行的抗美援朝斗争的同时,又把对原《红军长征记》的编辑出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1955年5月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鉴于《红军长征记》实际上仅主要记述红一方面军的长征,因此在重新编辑时,将书名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文章也作了较大规模的调整和精简。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立即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学习老红军、发扬长征精神的高潮,印数高达73万余册。

  《星火燎原》与《红旗飘飘》的出版

  195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解放军总政治部开展了规模浩大的征文活动。启事登出去以后,很快地形成一个征文的高潮。

  各大军区、各军兵种部队,团以上的单位都成立了专门的征稿小组。司令员和政委亲自担任小组长。有的部队正在进行紧张的军事演习,军长在布置工作的时候,专门布置了干部给《星火燎原》写稿子的时间。

  从1958年开始,编辑部工作进入了编书的阶段。到1966年“文革”之前,共编辑了10集。丛书总名称为《星火燎原》。

  《星火燎原》丛书发行以后,社会反响极为强烈。报刊上连篇累牍发表读者对《星火燎原》的读后感想,并大量转载《星火燎原》中的文章。其中大家谈论最多的、引起最强烈震动的是《星火燎原》第三集。这一集,是红军长征回忆录的专集。一共是72个作者写的78篇文章,这里面有反映全局的,也有反应某一个方面军或者重要战役的,也有好多文章是普通一兵写他生活当中比较小的事情,但是这些很生动,很感人。这里面前后大概有37篇文章曾经选入中小学课本,有的还翻译成外文,像长征里面的《一袋干粮》、《六月雪》、 《飘动的篝火》等。

  长征的队伍中,炊事员的负重是最大的。因为他要背炊具,也要负很重的粮食,而且走路多,要提前去准备烧水、做饭,等部队走了以后,他要收拾餐具、炊具,然后再追赶部队,睡眠少,体力负担是比较大的。《星火燎原》第三集有一篇是专写炊事班的,题目是《九个炊事员》说的是一个连队里面经过长征以后,九个炊事员一个一个倒下了,等到达陕北的时候,炊事班已经没有了,写炊事班的班长姓钱,还写了一个副班长,还写了一个叫老王的炊事员,每一个人物都写得很生动,很形象。而且他还写到一个标志,就是炊事班要背着一个铜锅,这个人倒下以后,就换另外一个,到达陕北以后,就是作者本人背上了,最后他说:“部队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担在我的肩上,连长看见低下了头,战士看见了流出了眼泪,我的眼泪早就干了,大家嘴里不说,但是心里却知道,炊事员全牺牲了,可是在最艰苦的长征中,我们连的战士除了战斗因减员以外,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那口标志着烈士供给的铜锅仍被珍贵的保留在我们的连里。 ”

  有一篇文章叫《生命》,写的是一个小文书,负了伤,又得了伤寒,领导就叫4个担架员抬着他走。在长征路上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担架员一个又一个地牺牲了。有一个担架员在临牺牲的时候说,我不行了,我不能再送你了,我对不起你。小文书万分难过,明明是自己连累了担架员,担架员却觉得没有完成任务。最后4个担架员3个都牺牲了,这时小文书还不知道牺牲的这3个担架员姓什么叫什么。他说,我几次想到死,可是我没有这个权利,我的生命是几个同志用宝贵生命换来的,我要坚持、坚持,为报答死去的同志,最后这个小文书得救了。

  “文革”结束后,《星火燎原》丛书继续出版。红军长征的事迹和精神深入人心。突破乌江天险、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煮皮带……激动人心的故事妇孺皆知,人人耳熟能详。红军的榜样化作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成为人们鼓舞斗志、坚定信心的口号。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一套与《星火燎原》并驾齐驱的革命回忆录丛书,就是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红旗飘飘》。

  1957年初,在全国上下大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热潮中,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部为适应形势的需要,特地成立了“传记文学组”,组织出版革命回忆录方面的书籍。

  “传记文学组”的编辑们研究选题,物色作者,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从老同志手里征集上来一批稿件,决定采取出丛书的方法,并根据中共中央的刊物《红旗》的名字,共青团是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性质,将丛书的名字定为《红旗飘飘》。

  《红旗飘飘》第三集中近30篇是回忆长征的文章。其它各集也都陆续登载了长征回忆录,如第六集上的《红色少年连队过草地》;第十集上的《气壮山河》;第十一集上的《跟随周恩来副主席长征》、《长征路上的朱德同志》;第十三集上的《跟随毛主席从江西到陕北》等6篇长征回忆录;第二十三集上的《长征路上》等。

  1963年初,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二团演出了一台话剧《杜鹃山》。这出戏说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位名叫乌豆的农民英雄,带领穷苦百姓揭竿而起,自称“红军铁血队”,占据了杜鹃山。由于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和正确的革命理论,“红军铁血队”一连3次都遭到了失败。为了寻找党的领导,乌豆率领起义群众在刑场上劫回了共产党人贺湘。贺湘正是从井冈山毛泽东那里来的。在贺湘的耐心教育和英勇行为的感召下,以乌豆为首的农民起义队伍成长为红军队伍。

  这出话剧是根据一篇回忆录文章《潘虎》改编的。《潘虎》的口述作者名叫邓洪,是1926年在湖南跟随毛泽东闹革命的老一辈革命家,曾任江西省副省长。他的这篇回忆录文章后来收入了中学语文课本,他本人也因为写《潘虎》而成为中国作协会员。话剧《杜鹃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移植成多种剧种,盛行一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红军长征回忆录再度大量出版发行,而且其数量远远超过以往40多年的总和。

  新时期以来公开出版的红军长征回忆录,较有分量、影响面较宽的有: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回忆史料》、《遵义会议的光芒》、《苦斗十年》等;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伟大的转折:遵义会议50周年回忆专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回顾长征》、《艰苦的历程》;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黔滇驰骋风云录》;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回忆与研究》、《红军长征过云南》;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实》;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军大会师》。

  此外,散见于老一辈革命家撰写的生平回忆录中,有关红军长征的章节也是一大亮点。如《杨尚昆回忆录》、《聂荣臻回忆录》、《彭德怀自述》、《历史的回顾(徐向前)》、《刘华清回忆录》、《黄克诚自述》、《李聚奎回忆录》、《肖劲光回忆录》、《李坚真回忆录》、《耿飙回忆录》、《张震回忆录》、《李德生将军自述》、《难忘的岁月(何长工)》、《横戈马上(杨得志)》、《许世友上将回忆录》、《刘英自述》等。

  红军长征回忆录,无论作为文学作品,还是作为历史著述,都将是中华民族和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