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定庵:每天都要向苏东坡像拜三拜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沈定庵为本报题字
书法如做人,要端端正正

  书法家沈定庵作品融朴茂、谨严、古拙、雅致于一体,体势雄强又低回婉转,笔力遒劲又意态丰盈。本报采访组在绍兴拜访他时,今年92岁的沈定庵说,他至今仍铭记着当年父亲沈华山对自己的谆谆教诲——年少时,一次沈定庵在写一个“君子”的“君”字时,下面那个“口”字写得不方不正,父亲看到后严厉批评他:“书法跟做人一样,一定要端端正正。 ”自此以后,凡下笔前,沈定庵必先想到父亲的教诲,别说是一个“口”字,有时候一撇一捺,他也要看个十遍八遍,斜了没有?歪了没有?都要弄清楚才罢休。

  沈定庵出生于浙江绍兴, 6岁起习字,得父亲沈华山启蒙。沈华山为大画家王一亭弟子,曾任镜湖书画社社长。回忆起年少时学习书法及绘画的经历,沈定庵历历在目。6岁那年,父亲描摹了一幅画像,由年幼的沈定庵题字,悬挂在镜湖书画社里。一天,书画大家徐生翁造访镜湖书画社,寒暄几句之后,他的目光便落在了这幅画的题字上,当他得知是小童沈定庵所写后,便叮嘱沈华山:“这个题字别看东倒西歪,却有一种天真稚朴之气,这孩子应该好好培养。 ”自此,沈定庵便与徐生翁结下了师徒情谊。

  12岁起,沈定庵在父母的训导下,开始系统地学习篆刻、书法、绘画。抗日战争初期,沈定庵离开绍兴,随父亲一起奔赴广州湾(今湛江市) ,徐生翁则留在绍兴,两人天各一方。“父亲不时向我讲述徐先生的人品艺品,令我敬仰不已。由于小时候徐先生对我的嘉勉和启导,故我在父母罹难、家破人亡的遭遇下,仍未荒废书画练习。 ”沈定庵说。

  艺品即人品,要认真自重

  抗日战争胜利后第二年,沈定庵从湛江返回绍兴,携带劫后余物——两幅徐生翁早年的书画作品去拜访他,不想徐生翁看过后,觉得作品有瑕疵,希望能用两幅新作换旧作,沈定庵只得应允。不久,徐生翁带给沈定庵一幅字和一幅画,画的是红梅,字写的是陶渊明诗《归园田居》 ,落款都写着“定庵世兄” ,这令沈定庵十分感动。“听说徐先生收回那两幅旧作后,便立即销毁了,他对艺术的认真与自重,让我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

  经此一事,沈定庵坚定了拜徐生翁为师的决心。“当时徐先生已年逾古稀,却从未收授过一个学生。徐先生家里并不富裕,但当时河南的一位督军和一个日本书法爱好者先后想拜他为师,都被婉拒。甚至有个汉奸出可以买几十石米的钱要他写字,他也有风骨地拒绝了。 ”为此,沈定庵不敢启齿拜师,只是不时登门求教,在徐生翁的指点下,他的书法技艺突飞猛进。1956年,在王贶甫等人的引见下,沈定庵终于拜入八十高龄的徐生翁门下。之后,他便更加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遍临汉魏六朝碑志。

  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曾言:“会稽沈定庵师从徐生翁,作品亦难见到生翁的痕迹。 ”的确,沈定庵的书法作品与老师风格差别显著,很多内行人甚至难以相信他师承徐生翁。“我主要学老师的人品,当然艺品也学,但不是照着临,更不是按照他的风格写。因为艺品即人品,如果没有老师的胸襟和修养,是学不到他书法精髓的。 ”沈定庵说。

  敬古更化古,要传承创新

  除了父亲和老师,另一个对沈定庵影响至深的人是大文豪苏东坡。沈定庵欣赏苏东坡的书画诗文,更敬重他的为人,因此时至今日,仍会每天对着书房里苏东坡的画像拜上三拜。除了欣赏与敬重,沈定庵与苏东坡还有更多的缘分——1946年秋,沈定庵在游海康(今雷州市)天宁寺时,偶然见到苏东坡“万山第一”的题字,其字端厚雄伟,他顿觉爱慕不已,于是架梯拓印,留下一份孤本。1947年冬,沈定庵从湛江回乡,“万山第一”的拓片也带回绍兴。

  “文革”时,“万山第一”的勒石惨遭毁坏;与此同时,沈家也被抄家,不知何故,只有“万山第一”的拓片幸免于难。1985年夏天,沈定庵随绍兴市政协代表团访问深圳,回程重返湛江。一别40年,前尘如梦,当他再次来到天宁寺时,发现“万山第一”的刻石已非原貌,原石毁坏后,复制版本严重失真。几年后天宁寺重修,沈定庵当即决定将珍藏的拓片捐赠出来,这才使得苏东坡“万山第一”的墨迹风采再现。

  对于学习书法,沈定庵有着独到的见解:“学书法要有恒心。学一个帖、写一个碑,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像。老老实实临帖,不会很快讨好,但路子正、稳健,看似慢,其实进步反而快。时间长领会了,等神似后,就要主动创新。 ”对于隶书创作,沈定庵在《隶书简论》一文中提出了“理通”“力遒”“形美”的理念—— “理通” ,即合乎规矩法度;“力遒” ,是指写得力饱气足;“形美” ,即书法优美的造型。“用笔尽可能笔笔中锋,追求线条厚重、饱满、通畅之境。 ”沈定庵说。

  当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亭会友,写就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之后王献之、杨维桢、徐文长等书法大家令绍兴成为书法名城。2000年以来,沈定庵又将目光投向绍兴卓有成就的老一辈书画篆刻家,以散文、随笔的形式写出一部《近百年绍兴书画家传》 。在他的笔下,徐生翁、袁梦白、赵雪侯、范守白、李鸿梁、周茂斋等书画篆刻家真实而鲜活的一面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这位在书坛耕耘一生的书法大家,在书法创作的同时,也致力于为中国书画精髓的保存与传播树碑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