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土 创新思维
作者:毕述林  来源:中国艺术报

扎根乡土 创新思维

——吉林电视剧创作经验谈

  近年来,吉林省创作生产的电视剧,特别是农村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同时也得到了业内专家和有关领导的肯定和好评。我们创作生产的《希望的田野》、《美丽的田野》、《圣水湖畔》、《都市外乡人》、《插树岭》和《静静的白桦林》等一大批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精品剧目相继热播央视荧屏,引起业内外的高度关注,被称誉为“吉林电视剧现象”。吉林农村电视剧创作生产走到今天,如果说还算取得了一点成绩的话,我想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领导重视媒体支持

  农村题材电视剧在电视剧创作生产领域中并不抢手。为什么农村题材电视剧精品不断涌现?除了它拥有广大的农民观众的关注外,那就是领导重视、媒体支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工作,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大力提倡创作生产农村题材电视剧,对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有要求、有部署。吉林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高度重视电视剧生产。一是给政策,省委宣传部研究制定了《吉林省重点文化产业实施意见》,组织起草包括电视剧生产在内的文艺创作奖励、扶持办法,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二是重奖励,省里连续举办了8届全省最高文艺奖——长白山文艺奖评奖活动,都对优秀电视剧给予表彰奖励。三是关心重视人才,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都把电视剧人才视为“香饽饽”,给奖励、给荣誉。如我省的著名编剧冯延飞获得了从国家到省级所能给予文化工作者的诸多荣誉,省有关部门还颁发给他“技术革新能手”的光荣称号。在媒体支持方面,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国家媒体在黄金时段上都给农村剧很大的空间,每年都在一套、八套播出一定数量的农村剧。可以说,没有媒体为农村题材电视剧提供播出、展示的平台,农村题材电视剧就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媒体支持是政策支持,政策支持也是市场支持。当然前提是我们必须创作出精品,而且要接受观众的检验。

  超越自我求变求新

  吉林的农村电视剧创作深深地扎根在东北文化的深厚沃土中,洋溢着浓浓的家乡情、故土情和火爆、诙谐的东北风情。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的风格。但是生活在继续、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吉林农村题材电视剧如何能做到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实、生动地记录东北大地上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农村生活的变迁和农民兄弟的喜怒哀乐,出路只有一个,就是超越、求新求变。我们坚持做到了两条,认真学习别人创作农村电视剧的经验,吸取营养,当好学生。发挥我们的优势,不断超越自我,向农村火热的生活要素材、要故事。只要有不断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就有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我们要求作者,即使你已经有了很丰厚的农村生活,在创作新剧的时候还必须在新的视点、新的故事上体验生活。编剧冯延飞说:“你不能写想象中的农民,你必须写农民的想象”;他每写一部新剧都要体验生活半年以上。何庆魁说:“我是农民出身,我的根在农村,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回农村住一住,给我的根浇点水。”今年在央视1套播出的农村题材电视剧《静静的白桦林》和明年将在央视播出的《永远的田野》两部剧就在超越自我、求新求变上下了很多力气。应该说这两部剧,无论在主题开掘、人物塑造、艺术追求等很多方面都超越了以往、超越了自己。《静静的白桦林》以过去农村戏少有的唯美、清新的画面和视觉效果展现人的心灵之美,同时在剧情展开的过程中以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去关注农村的大病统筹和医疗改革等重大问题;《永远的田野》脱离了原有农村戏纠缠于家长里短、说说闹闹,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主题紧密地融于作品,以恢宏的气势展现了农民与土地、生态、环境的冲突与和谐。实践证明,只要农村题材电视剧贴近生活、引领生活,不断创新、不懈追求,就会拥有大批观众、吸引观众,就会取得较高的收视率,也就会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农村题材电视剧制作生产大有可为。

  资源整合体制创新

  “吉林电视剧现象”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吉林农村题材电视剧在业界有了相当的知名度。怎样在原有的基础和优势上继续发展,变“现象”为品牌,把电视剧制作化为产业是我们一直思考的课题。基于这样的考虑,2006年初,省广电局集中整合全省影视剧优势资源,适时组建了吉林省影视剧制作集团。集团成立以来全面实施“开拓式整合、开放式经营和全方位推进”的工作战略,建设起了基础核心层,吸纳了全省业内知名的电视剧制片人才;聘任了若干国内广有影响的、居于影视剧产业一线的专家、导演、演员等为艺术顾问。我们还与深广传媒、北京华晟泰通、北京时代先锋影艺等建立“四方影视制作联合体”,多次开展合作投资拍摄项目;我们与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学术团体、咨询机构建立稳定联系,建设集团发展、运营的“外脑”和智囊团。

  农村电视剧创作是我们的强项、是“规定动作”,怎样让强项更强,让“规定动作”有所创新,同时编创出更多的“创新动作”,是市场给吉林影视剧集团带来的新课题。

  坚持电视剧题材多样化,是实施品牌升级战略,引导、带动吉林电视剧品牌建设的必由之路。2007年我们制作生产的《交通警察》在央视一套播出,引起很好的反响。我们参与拍摄的《大过年》等为我们进行题材多样化的探索趟出了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