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在改革开放后建省,可以说,海南文联本身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而作为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韩少功在当代文学史上的身份又是多重的:作为一名作家,在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寻根小说、先锋小说里都可以找到他的名字;作为翻译者,他最早翻译了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为编辑者和媒体人,他前后主持了《海南纪实》和《天涯》,甚至天涯网络社区一开始也与他有合作关系。他从楚文化源远流长的湖南来到经济特区海南,近距离地感受了改革开放30年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的“大变局”。日前,本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海南采访小分队远赴海南时,见到了这位具有“多重”感悟的改革亲历者,听他将30年往事与感受娓娓道来,谈吐间充满一个过来人经风历雨的淡定与从容。
文学创作 知历史之痛 守文化之根文学创作
记者:1977年,您参加了“文革”后恢复的首届高考走进大学校园,结束了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展开了自己真正的文学生涯,可以说,您是在经历社会转折的同时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转折,还记得当时的具体情形吗?
韩少功:我属于知青一代,在农村务农6年,赶上1977年高考,当时也不知道它是不是正规,心里多少有些疑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结果幸运考中,作为“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重新进入了大学校园。
相对一般大学生来说,我们那一届大多数同学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当过工农兵,在生活中摸爬滚打过。丰富的生活体验容易激发人的创作热情,像我们班的同学当中,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的大概就有十多个,后来一直坚持走在文学道路上的也不少,而我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当时文艺创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突破禁区,文学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像蒋子龙、刘心武等,一篇小说可以有上亿读者,这在现在是很难想象的。当时我也写过一个短篇小说《月兰》。编辑写信给我说,他们在传阅稿件时都哭了。我收到大概一千封读者来信,其中一个农村读者说,他在村里开社员大会时朗读这篇小说,读得大家都哭了。但这篇小说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全国短篇小说首届评奖,这一篇的读者投票数据说排名第七,但最终还是因为比较敏感,在终评时给拿掉了。
记者:历史的转折期总是充满阵痛,要突破旧有思想框架,必须有承担压力的勇气。而“先行者”之所以为“先”,往往是他们能够在阵痛中勇敢抗压,在变局中清醒而快速地成长,今天再回首,您如何看待这种成长?
韩少功:当时你要是敢说真话,敢于露出思想锋芒,就必然要承担风险。1980年我发表了《西望茅草地》,这篇小说对主人公既有遗憾,又非常痛惜,其实是写人的复杂性。现在回头看,会觉得这是一个比较英雄主义的小说,但当时怎么就遇到这么大的阻力?北影厂想把它拍成电影,剧本被有关部门“枪毙”。历史的背景和氛围不一样,会造成对作品的不同评价。
我进入写作的时间刚好与改革开放是重叠的,这种巧合对一个作家来说,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不幸。说不幸,是因为变化太大,没有一个稳定的价值标准可作为依托,你时时刻刻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稍不留神就会被潮流席卷而去,所以既要与时俱进,又不能随波逐流,这需要活力也需要定力。说幸运,是因为历史上这样的机遇并不多,用梁启超的话来说,就是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见证这样一个大变局,差不多也是中了头彩吧?
记者:1985年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文学史的一道分水岭,您在当时创作了如《爸爸爸》、《女女女》等一系列很有代表性的小说,能回忆一下在当时的文艺思潮影响下文学界整体的创作情况吗?
韩少功:那时候文学艺术界有一个名词叫做“85新潮”,是指一些新的美学思想引进,特别是现代主义在兴风作浪,比如很多小说淡化了主题,情节和人物也是破碎的。我写过一个短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没有人物,只用自然风景的描写暗示人物的存在,这是不是有点捣乱?回过头来看,这些尝试有得有失,我自己也有反省。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不是全无道理,它反映了现代人的某种散碎的、迷失的、多元的心理状态,传达了时代的某种情绪,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艺术经验。但值得反省的是,这种情绪如果过了头,就会变成了孤芳自赏,甚至发展到反艺术的程度,比如眼下美术和戏剧中“玩概念”,形象与感情都没有了。在当时,我不是走得最远的,属于比较温和的现代主义者,有时用“意识流”手法,就那么一两段,不像一些作家那样通篇都是。我始终还是顾及到读者的,注重形象与感情,既不会完全去迎合读者,也不愿意在读者面前耍威风,好像我怎么写你也得老老实实地看。
在我看来,文学是作家与读者共同创造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家不能当读者的尾巴和奴隶,但也要防止过分的自负和自恋。
记者:1985年您曾写过一篇文章《文学的“根”》,提出了“文学寻根”的主张,这应当是一篇有历史启迪的文章,但事实上直到今天看来,不仅文学,整个中国文化的当代寻根之路,尽管走了20多年,却才刚刚开了个头。
韩少功:于丹说《论语》突然火成这样,奥运会开幕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主题,这些在二十多年前简直不可想象。1985年我谈到文化“寻根”,在全国引起了大讨论,也可以说是骂声不绝。当时主要受到两方面的批评,一方面认为文化要有根,但这个根应该在延安和井冈山,你们把秦、汉、唐、宋那些封建主义糟粕翻出来是不行的;另一方面则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完全烂透了,这个根我们斩断还来不及呢,寻它干嘛?可以看出,这两种骂声其实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对中国文化的无知和简单否定。
当时,很多中青年作家对西方文学思潮特别热衷,一窝蜂地模仿,我开玩笑把他们叫做“移植外国样板戏”。作为学习的过程,这当然是很正常的。但从更高的要求来说,模仿并不能代替创造。不扎根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和现实生活,怎么写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神韵的作品呢?这是“寻根”说的一个基本涵义。
著名国学家钱穆先生曾有一段话,大意是中西文化的比较,在中国落后的情况下是没法平心静气地讨论,只有等中西经济差距缩小的时候,人们才能理性讨论各自文化的长短。当时的情境真是应了他这句话,人们都哭着喊着要现代化,那么现代化好像就是西方化,甚至是美国化。就像你说的,这个问题到今天还没有完全解决,在文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等领域,对中西方文化如何取舍、如何融合、如何转型等问题,有关争议还在延续,也许需要再争议20年、30年都说不定。我们期待整个民族恢复文化自信的那一天,也就是更有效地学习其它民族文化的那一天。
作品翻译 任重道远的中西对话
记者:是您最早将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费尔南多·佩索阿的《惶然录》翻译成中文,而您本人的作品也多次被翻译成外文,从文字翻译的角度,您如何看待中外文化交流?
韩少功:文学作品一经翻译,“变脸”就很严重。我的作品登上欧洲舞台,用韩国音乐和日本服装,我就觉得同我没什么关系。有一本书在国外出版,封面图片却是跟书的内容毫无关系的风景——他们对东方只有一个笼统概念。东西方对话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很多西方人对东方有先入为主的想象,按照他们的想象来理解东方。这是难度之一。难度之二则是表音文字与表意文字的天然区隔。比如有些作品在翻译过程中信息损耗较小,像那些情节性很强的小说。而有些就损耗较大,像鲁迅杂文中的很多典故、幽默、尖刻等,隐藏得非常深,只有在中文语境里才能体现出来,一旦翻译成外文就与大批判文章差不多。国外很多读者难以理解鲁迅在中国的崇高文学地位,因为外文版的鲁迅只可能大打折扣,短斤少两。
记者:尽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现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方对话的隔膜毕竟越来越小,看来还是存在缓解的方法或希望的。
韩少功: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第一流作家和学者几乎都是翻译家,鲁迅、茅盾、巴金等等都是。但是西方人做汉译工作的,大多数是二、三流人才。一个是信息放大了,一个是信息损耗了,因此这种交流并不对等。据说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原作语言并不是太好,但他们的汉语版在翻译家的手里加分不少。那么什么时候西方的大哲学家、大史学家、大文学家们都能来学中文和做翻译呢?也许我们还要等上五十年,等上一百年,等到中国的国势很强大而且中文很时髦的那一天。当然,眼下全球化的处境之中,国际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大大增强,情况已经出现了变化,中西方之间的文化翻译量至少是迅速增大了。退一步说,文化的进口大于出口也未必是坏事。我们委屈一点,把姿态放低了一点,包括被人家多骂几名多损几句,也有利于我们谦虚学习呵。多学习的一方,其实是占便宜的,最容易进步的。
创办杂志 游走于文学与市场之间创办杂志
记者:1988年,海南筹备建省。当时您在湖南已经是著名作家,却毅然赴琼,坊间有传说您是去投亲,事实是怎样?
韩少功:投亲是误传,因为我在海南没亲戚。当时海南筹备建省,组织部门希望湖南能输送一些文化人过来,我是应召者之一。当时我35岁,之前也来过海南,印象中这是一个美丽、安静、清新的绿岛。我生性好静,觉得这个地方地广人稀,可能还会多一点自由,于是就过来了。
记者:这么说来,其实您的这次迁移本身并未经过非常审慎的得失考量,以这样的心理准备,能否适应新环境下从生活方式到思想观念的全面转变?
韩少功:来到海南以后,办什么事都需要“自我滚动”,突然脱离国家财政供养体制,进入市场经济的洪流,难免还是要经过一个复杂的适应期。但这也使我对改革有了一些更直接和切身的感受。虽然我是文联调过来的,但是杂志社有40多个员工里只两个人有国家工资,你们要生存就必须在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不然全得饿死。这就逼迫你放下知识分子的清高架子,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去打几个滚。
从1988年到1990年,我几乎没写小说,是完全顾不上。当时我对同事们说,不管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都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这也是在安慰大家,其实自己心里还是很紧张的。
记者:创办《海南纪实》杂志能否称为是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第一次冲浪成功?
韩少功:我们必须赚钱,但赚钱还得有品味,对社会有好处。第一期杂志编出来后,好几个书商都不要,说既不黄又无暴力,你们要坑人啊?但这本杂志的发行量迅速上升到百万,有时要同时开动三个大印刷厂才能满足市场需要,让书商们大跌眼镜。其实我们不过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做了一点改革,比如率先大量使用历史和新闻照片,比如就一些社会问题做些多视角、多观点的深度分析。有些做法现在看来还是对的。
我们的编辑策略中有一条:“雅事俗说,俗事雅说”。意思是选材不避低俗,但要说出启迪人心的学问来;选材也不避高深,但要说得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和通俗易懂。借助海南大特区政策,我们还有体制优势,比如在人事和财务上比较灵活,能够以重金挖掘全国人才资源,请他们为我们异地兼职,其兼职工资甚至超过本职工资。在全国绝大多数同行被体制束缚的情况下,我们算是提前松绑,当然打得他们难以招架。
记者:1989年下半年《海南纪实》停刊后,您又重新回归文学创作,但杂志的整个创办过程却无疑是成功的,今天回过头来再看这次从“下海冲浪”到“回归文坛”的经历,是否感慨万千?
韩少功:这种下海冲浪不是我自己设计的,而是命运把我推到了这一步。当然,对于我来说这也很好,让我对社会和人性有更深的了解,不会再那么书生气。即使这种经历与文学关系不大,我也并不后悔。办企业需要学习很多东西,个体户、印刷工、税务干部等等都是我的老师。当时杂志社派人去交税,海口的税务局说从未收过这种税,你们把钱拿回去吧。我还是不踏实,连夜翻看税法,然后对出纳员说,你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哭着喊着也要把这几十万税交上去。我由此而略知会计,粗通税法,这不也是很有趣的收获吗?杂志社给很多员工买了新房,虽然我没有新房,但看着大家高兴,自己不也会高兴?总之,《海南纪实》是一个愉快的过程,达到什么目的并不重要。
记者:后来您又主持了《天涯》杂志的改版,这也是一份很有影响力的杂志。
韩少功:与《海南纪实》相比,《天涯》只是一个小众杂志了,主要是面向思想文化界的知识分子。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知识分子分化和重组的时期,也是改革过程中社会深层矛盾浮现的时期。《天涯》以“立心、立人、立国”为宗旨,曾经就贫富分化、“三农”处境、环境破坏、民族主义等等问题展开一系列讨论和批评,有幸得到国内外很多同道的关注与支持。说实话,我到法国、意大利、美国访问,人家很多时候同我谈《天涯》,不谈我的小说,搞得我好郁闷。
文联工作 见证海南文艺的发展
记者:海南文联是应改革开放大潮而生,作为海南省文联主席,您见证了海南的文艺发展史,见证了海南文联的发展与成就。
韩少功:海南省文联这几年的工作有起色,2007年在戏剧、摄影、文学等方面都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鲁迅文学奖”这样国家最高级文艺奖项,实现了零的突破。书画、舞蹈、美术、民间文艺等方面也有显著进步,似乎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下基层是我们始终关注的重点,除了送戏和送歌舞下乡,书法家、画家、摄影家们也深入到五指山等11个市县和60个文明生态村提供免费服务。
今年我们对贫困乡村的数十名少年文艺人才提供奖学金,给一些市县文联装备电脑等设备,加大了扶持力度。汶川大地震以后,海南文艺界以最快速度为灾区募集捐款近70万元,尽了自己的一点心意。
记者:在海南省文联今年主办的活动中,有一个特别受到关注的,就是“海南省十大文化名镇(村)”评选,怎么会想到开展这样一个活动?
韩少功:这个活动是由省文联牵头,联合《海南日报》和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来主办的,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和利用海南文化遗产。
现在一切进行得很顺利,光网上投票总数就达600多万,创建省二十年来投票纪录第二,证明群众已被充分动员起来了。100多个申报村镇收集和整理文物,大力清污除垢和栽花种草,实效超出了我们预料。我们就是要用这一类方式来强化国民的文化意识,让他们不要吃了酒肉以后就只知道搓麻将,形同“经济动物”。
记者:《海南历史文化大系》是近来海南省委宣传部主持的一个重要项目,作为分卷主编,您能介绍一下这套书的编撰情况吗?
韩少功:我主编《海南历史文化大系》第三卷,即文学艺术卷。这差不多是一项系统梳理和总结海南文艺成果的“抢救工程”。
从现在10部书稿的完成情况来看,琼剧、临高人偶戏、儋州调声、海南民歌民谣、海南音乐和舞蹈、海南书法和美术、海南文学等方面的成果都得到了初步的研究,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记者:今年6月,您新任海南省文联作协党组书记,不知对将来的工作有何设想?
韩少功:既在其位,当谋其政。我给自己定下的任务目标有三条:找粮草,举人才,立规矩。首先要把这三大任务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