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花在黎明绽放
——电影《悬崖之上》观后感
作者:裴月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2年,改编自全勇先的小说《霍尔瓦特大街》的电视剧《悬崖》 ,讲述了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周乙和女报务员顾秋妍假扮夫妻,打入伪满洲国哈尔滨市警察厅,与特务科科长高彬等日伪特务斗智斗勇的精彩故事。该剧获得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剧优秀作品奖。

  今年5月,张艺谋又推出其前传——电影《悬崖之上》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重温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持续深化中国视协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5月11日,中国视协机关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这部电影。同样的原著作者,同样的时代背景,更加紧凑的叙事节奏,更加激烈的敌我交锋,又一次仿佛把我带回到1938年那个阴云密布、处处杀机的冰城哈尔滨。

  电影分七个段落展开,分别以“暗号” “行动” “底牌” “迷局”“险棋” “生死” “前行”为题,结构分明,条理清晰。剧中共产党特工张宪臣等四人,受命潜回哈尔滨实施“乌特拉”行动,但因叛徒的出卖,从一开始就落入陷阱,四面受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我党地下工作者周乙的配合下,胜利完成任务,将王子阳营救出了哈尔滨,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犯下的罪行昭示于世人。

  这是一部主角光环并不显眼的电影,塑造的并非某位个人英雄,而是一组英雄群像,代表的正是那个在特殊年代的隐秘战线上千千万万无畏的战士。张宪臣的成熟稳重、王郁的敏锐细腻、楚良的勇毅果敢、小兰的聪明机智、周乙的坚韧不拔,都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张宪臣、王郁夫妇二人。从一开始的那句“活着的,去找孩子” ,到最后的那句“拜托你一件小事,我的孩子在饭店门口要饭” ,生动诠释了铮铮铁骨的共产党员的舐犊深情,他们不仅是勇于直面生死的英雄,也是父亲、是母亲,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同样战斗在东北林海雪原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在给儿子的遗书中,她写道:“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

  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

  共产党员的信仰从来不是口号式的空洞呼喊,而是浸润了浓郁的家国情怀,满怀亲情、爱情。

  《悬崖之上》整部电影内容让人很震撼,每个角色台词虽不是很多,却都让人感触很深。 “天亮了就好了” ,这是这部剧中最让人感动的一句话。多少我党地下工作者虽背负黑暗,但始终心向黎明,并牺牲在了黎明之前。

  “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理想通过我得到了实现,纵然牺牲了我的生命” ……这部电影无需刻意煽情,因为当观众看到有这些人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而毫无怨言,当你细细体会这些人一边忍受着痛苦一边为了黎明而拼搏的时候,会不自觉被感动。从1921年至今的一百年间,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先烈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仰和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舍小家,为大家,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让我们有机会享受当今的幸福生活。如今,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点: “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感谢有这些革命先辈的付出,他们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同胞,我们要向他们致敬!

  战争虽已远去,但困难和挑战依然无处不在。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扩大对外交流……这部《悬崖之上》在建党百年之际播出,能够更好地让我们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根与魂,今后在平日的工作中,我们应做到既守正又创新,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继续努力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将这种热爱党、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怀和思想融入我们日常各项工作和生活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作者系中国视协专委会工作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