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充分彰显了我们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定决心。
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全会要求,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文化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高等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者,为我国构建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提供坚实支撑。在此认识基础上,今天,高层次舞蹈艺术人才培养何以提质,笔者认为,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索。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王徐峰 摄
面向传统,以全新视野积极探索“两创”新成果
随着网络传播媒介的不断更新迭代,特别是像抖音、快手和小红书这样的短视频平台迅猛发展,舞蹈艺术在当下可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近年来,央视总台春晚的舞台上,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一个变化。在过去,如果说央视总台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是小品和相声,那么最近几年,观众似乎更加偏爱舞蹈作品。例如,舞蹈作品《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的“青绿腰”、《锦鲤》的“锦鲤红”等,不仅在央视总台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更是频繁地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成为现象级的热门话题。
再如近年来火热出圈的诸多原创舞剧,首演于2019年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至今已累计演出近600场;首演于2021年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演出亦640场,巡演遍布73座城市,并荣获2022年度中国演出市场票房榜综合类第一名、舞剧类第一名;首演于2022年的舞剧《咏春》演出超过200场;首演于2021年的舞剧《红楼梦》演出超过250场。其中《永不消逝的电波》和《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两部舞剧更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很快推出由舞剧创作衍生出的电影版本,通过电影的形式让更多人通过大银幕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感受舞蹈所能够实现的独特视觉构造。
此外,随着沉浸式舞台剧的兴起,近年来,这种新型的表演形式在各地迅速走红。例如,上海的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河北廊坊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山西平遥的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以及陕西西安的大型历史舞台剧《赳赳大秦》等。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互动性和沉浸感,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以《不眠之夜》为例,这部剧作的门票一票难求,通过创造可全方位沉浸其中的观演环境,以不菲的票价持续热销,显示出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观众基础。
透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在“两创”实践进程中所展现出的旺盛生命力。众多舞蹈艺术创作者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美学视野的建构与拓展,不断以创新的舞台视觉呈现方式,实践着传统文化的“两创”——《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中的山水视觉构形与身体运动视觉的一体体现,《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时空流动转化与中国虚实手法的异曲同工,《咏春》中的武舞同源与身体文化同构的一体多元,《红楼梦》中的传统审美意象与含蓄身体表达的互为印证。这些作品中贯穿的核心审美观念——构形、虚实、流动、同源、克制以及含蓄,无疑是它们在现代剧场的舞台构建样式探索中延续不变的内在审美追求,使得它们都在视觉审美样式上呈现出独特的创造,可以映射出舞蹈中所蕴含的独特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美学精神及民族文化根源。这些都对今天的高层次舞蹈艺术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的方向性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他们的技术性能力,更要从文化创新创造、艺术语言研究、创意实验实践、交叉媒介融合等多维一体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角度,引导他们深入文化艺术最前沿。我们需要注重他们对文化艺术的理解、传承,以及在新时代文化语境中的研创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所培养的人才具备艺术语言的创造意识与能力,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传统文化在当下持续焕发新的光彩。
2024年央视总台春晚舞蹈作品《锦鲤》剧照
面向时代,以科艺融合积极开拓学科新疆域
实际上,前述的发展趋势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培养导向,即在当前不断涌现的新媒介综合视野开拓下,高层次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需采取更为开放和包容的学科态度。这种态度的转变,本质上是为了确保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变化需求。具体而言,我们应紧随“科艺融合”的新时代潮流,不断努力培养具有创新创造精神和知识融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展现出创新和突破的勇气,还应具备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整合和融通能力,能够建立起知识积累的开放性视野,将跨学科的资源有效运用到本学科的疆域开拓中。此外,他们还应具备与不同学科领域领军人物进行有效合作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唯有如此,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真正具备应对当前及未来挑战的能力,进而立足学科本位,与其他学科合力,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这对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我们需要打通传统的学科壁垒,鼓励跨学科交流与合作。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形成一种自我知识的整合,从而获得更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更为开阔的认知视野、思维方式。其次,应为学生创造具有艺术创造实验性质的实践研究平台,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实践研究领域内的舞台综合能力、前沿洞察能力、艺术语言的创新与创造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再次,还应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使他们能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好地应对机遇与竞争。相信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舞剧《咏春》剧照 深圳歌剧舞剧院提供
面向社会,以服务需求积极培养高层次人才
所有被称为“现象级”的作品,其内在动力往往不仅源自作品自身的本体因素,而是更深层次地源于它们与当代社会审美需求的契合,并从中进行了一种审美视野的开拓。在此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技术快速迭代现象,这一现象为当今“现象级”作品的产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以舞蹈艺术为例,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在数字化时代得到了更为显著的体现和优势的充分发挥。舞蹈作品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不仅实现了作为舞台视觉艺术样式的展现,更重要的是,数字化技术使得舞蹈作品能够以更加生动、立体的方式呈现于观众面前,打破物理时空的限制,使得舞蹈艺术能够衍生出更多的视觉构造可能性,拓宽了舞蹈艺术的审美创造视野。因此,对于当前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而言,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数字时代、智能时代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和要求。我们需要进行创新性的探索,以更好地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还能为社会相关领域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需求的专业人才。
作者系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