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由“个人参与”谈中国曲艺十年发展的一二三
栏目:观察
作者:孙立生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第二天央视《新闻联播》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引发热议》为题,播放了几位文艺工作者畅谈的学习体会,其间我说,“创作是一个精神产品,它是引人向上的,这是文艺最本质的东西,它要给人希望、给人理想,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既是文艺的方向,又是对文艺本质的一种回归”。说这些,是因为深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艰辛,要创作润物无声、引人向上的艺术佳作,唯有依赖具备德艺双馨高素养的人,才能够完成与实现。即使懂得培育人才本是百年大计,也还要知道它必须是一件件用心创作的作品的相加与积累。十年来,我把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认识、理解,化成了认真实践与积极参与的具体作为,在有影响力的重要报刊媒体出版、发表了百万余字的曲艺专著、评论、作品等。总结、梳理自己十年来的提升与努力,它恰如“一滴水”,映射出全国广大曲艺工作者潜心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

侯宝林(左)与郭启儒中国曲协提供

  热心素质培育,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2024年4月3日,《光明日报》发表了我的文章《曲艺应坚守“无书不益人”》。它基于我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对曲艺规律的发现、总结与对曲艺现状的关注、思考。文章的最后是我要诠释的曲艺观:惟有曲艺人成为不低俗的人,其作品、表演才能与低俗等彻底决裂。换言之,只有创作出更多“无书不益人”的品质佳作,才可以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之前,就“新时代曲艺与曲艺人的素养提升”,我提出了如下忠告:

  1.若要发现美,必须具备明辨是非的慧眼。“无书不益人”,就是叮咛、告诫曲艺工作者,不存在任何曲目、形式可脱离“益人”的方向,曲艺不仅要引人入胜,更要让听者从中得到教益,获取裨益,有所受益。曲艺的益人价值可分解为“愉人”“愈人”与“育人”。愉人,是开心愉悦;愈人,乃消愁排忧;育人,则是寓教于乐。曲艺文化始终将“说什么与怎么说”“解乏和解惑”,即“有意义和有意思”看成浑然天成、不容分割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品质,需要曲艺文本创作者与演员任何时候都要具备识别真假美丑的“火眼金睛”——益人,自己先要具备“识美”的素养。

  2.真心收获美,必须甘做学无止境的行者。真正的曲艺人都擅长用两只手“工作”:左手抓住老百姓关注的故事情节;右手攥紧曲艺的形式美感。“两只手”紧紧合在一起而分不出左右——只有将形式与内容有机融合,才有底气和可能抵达“解惑”与“解乏”彼此兼容的益人品质。莫以为只有“逗你玩儿”才体现曲艺的特质,殊不知,“逗你玩儿”与“劝世方”的“益人”不仅不矛盾,且是一个完整:“逗”是路径,“益”是目的;“逗”是热情, “益”是理性。“逗”,愉悦的是人的感官;“益”,则抵达人之心灵。侯宝林先生的相声《夜行记》,原本就是一位警察作者的“命题作文”,但经侯宝林的二次创作,它竟成为相声“益人”的经典之作。曲艺很容易被“误读”,一些人误认为口齿伶俐、声音甜美圆润才是“曲艺功夫”。其实,口才完全可以由“天赋加训练”抵达;达到“字字珠玑”,乃至于“声情并茂”的曲艺境界,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永恒工程”,是一个人长期文化积累、独立思考与判断,及其思维和逻辑方面的修养等“永远在路上”的表现。侯宝林、马三立、马季等,他们的创作、表演,乃至改革、创新等,都源自于一种清醒的艺术自觉。他们深知“艺无止境”的真理,因而永远拥有艺术创作的童心与青春。

  3.巧妙表达美,必须成为秀外慧中的“美人”。曲艺人要做到或追求“扮丑艺不丑,名声千家走”。曲艺艺术的审美价值里包括赞美、肯定美好,同时它亦极其擅长犀利无情地鞭挞与否定丑恶。“扮丑”或“亮丑”是某些曲艺形式的特色或者作品表演的需要。相声名家马三立《买猴》中的“马大哈”、高英培《不正之风》中的“万能胶”等,通过相声艺术家的“集中”“夸张”“变形”,已由“生活丑”变成“艺术美”,成为富有“扮丑艺不丑”品质的生动、鲜活的典型化人物形象。对这种审美价值鉴定、认可,则体现在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名声千家走”。一句话,凡是“美人”的曲艺家,一定擅长将曲艺独有的形式美感与塑造人物形象、讲述美妙故事等平衡、协调在佳作中,从而赢得老百姓的称赞与口碑。

马三立(左)与王凤山
马六甲提供

  关注行风建设,坚守德艺双馨的正道

  “艺道馨声”是中国艺术报社与中国曲协联手,以“新时代曲艺界行风建设”为主题开设的“评论专栏”。开办初期,我就像战士听到了冲锋号,于2021年9月3日的《中国艺术报》发表了我的第一篇文章(后来陆续发表数篇)《向“蹬趴贬踹”的陋习亮剑》,通过文章,我阐释了这样的艺术自觉与曲艺行风观:

  1.要有旗帜鲜明、坚定不移的立场。我在该文中说,数年前面对某大学教授对一个“流量明星”的赞美,我当场毫无情面地予以驳斥:“我心中的相声艺术家理应是功夫、智慧、境界的统一,功夫不是卖弄技术而是要与健康的内容相协调;智慧不是脑袋反应快,而是与真善美的追求达到默契;境界就是要懂得演出场地是一个公共平台,容不得你在这儿以调侃的方式泄私愤……”

  2.要有从我做起、反躬自省的格局。痛定思痛,在“回归传统”被当下某些相声从业者为“沉渣泛起”遮羞成为高频率使用的“幌子”时,“泥沙俱下”便容易成为一种实际现象。在加强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争做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进程中,理性的做法当然是,不忘前贤所悉心叮咛,反躬自省,不责于人。

  3.要有正本清源、励精图治的作为。如何看待当下所处的“语境”,这是我近年来始终思考且心底久久放不下的问题。荀子曾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业界每个人的具体所言所行,是形成行业之风的“源头”与“根本”。倘若失去这样的自觉,必会导致行风不端。“说书唱戏劝人方”,最好的“劝人方”莫过于言自本心与身体力行。一个作者只有做好人,才可能写出情真意切的好作品;一个演员只有做好人,才可能塑造好表里如一且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这是一条不容置疑的做人铁律,更是不容忽视的艺术规律。

  提升理论高度,传承雅俗共赏的艺术

  2020年5月由中国曲协、辽宁科技大学组织编写的包括《中国曲艺发展简史》等12种的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系列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中华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由我编著。之后的2020年的9月,《曲艺》月刊发表了我的文章《永不生锈的开心钥匙——写在〈中华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前边的话》。它,是编著此书后的有感而发与不吐不快。

  1.挖掘文化需要拥有自觉。这篇文章开宗明义,说了曲艺理论对曲艺实践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它是当代曲艺人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探寻曲艺艺术民族性与特殊性规律的历史担当。为中华民族增强文化自信,力求提供一部闪烁着中华文化独有魅力光芒、散发着中华大地泥土芳香的曲艺艺术美学卷本。曲艺艺谚“话是开心的钥匙”“离开了麦子地就断了琴弦”“观众是衣食父母”等既凸显了曲艺文化数以千年的优秀传统,亦对曲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作出掷地有声的回答。

  2.亲近时代理应文化自信。传统的曲艺艺谚艺诀中本身便有大量与新时代审美相契合的现代理念,甚至亦不乏先进文化品质的元素。基于此,编撰者便试图能够用新时代新曲艺人的视角,拨开水面的浪花、泡沫,探寻水底的流向、走势,以尽最大可能地使它具备与时俱进的品质,对其规律作出科学、理性、清晰的判断。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曲艺懂得,艺术兴衰起于人亦止于人,紧紧围绕着培养、塑造“人”这一核心,才是曲艺艺术口口相传、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

  3.守住正道方得艺术自由。以说唱为生存之本的曲艺人,自古至今都扮演着老百姓“开心钥匙”的角色。“开心”,是其形式特质;“钥匙”,是它对内容的要求。“话是开心钥匙”,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里的“文附质”“质待文”“文质相称”(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的“遥相呼应”,是对内容与形式的互相依赖、互相配合之中国传统美学观的“化繁为简”。艺谚艺诀是曲艺塑造人的“系统”,惟有具备这样的意识与视野,才会切身体味到曲艺先辈与曲艺智慧视“人”为艺术兴衰之根本的远见卓识与不俗境界。这,才是曲艺事业前行、发展,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正道。

  紧随时代步伐,幸逢良师益友的鼓励

  2024年1月,27万字的评论作品集《曲艺的“嫁衣”给谁穿》,荣幸入选中国评协、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联出版社联合推出的《啄木鸟文丛》(2023年)。这书名,取自于我近年发表的诸多评论文章中的一篇。欣慰,出版社同意并接受了我本人对书名的建议。在进行评论的同时,我还坚持着曲艺文本的创作,这是我对其规律与经验的梳理、总结及其反思、自省。

  同样是2024年1月,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与学生任健23万字的艺术对话《中国曲艺的“四梁八柱”》。每逢看到曲艺杂志融媒连载它的12篇时,心头总倍觉温暖、温馨,感动之余更觉肩头责任沉重。

  十年来,我的素养在渐升、评论有发表、文本被演出……平心而论,无论如何都不该忘(也不会忘)“良师益友”——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艺术报》与《曲艺》杂志等。我的点滴进步、提升,都离不开他们对我润物无声的厚爱、扶持、鼓励。

  1.看到它适时引领方向,所以由心坦诚发声。中国曲艺进大学,乃至有了硕士、博士学位,这是过去曲艺人做梦也不敢想的事。凡是了解其中“过程”的人,谁都不能轻易否定中国曲协为之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细品,它的“符号”意义又何止仅是曲艺进大学和有高等学位呀!民族曲艺惟有对文化贴近、贴近、再贴近才可能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想想,我的所有“发声”,哪一句、哪个字与它们的“指路”没有联系;相反,恰是它们不断地“推”,我才有了当下的“动”。欣慰,在自己的价值观里,艺术家是一个永远的“动词”。

  2.获得了传媒热情鼓励,当然奋发作为。我坚持写作已经几十年了,所以能够走下来,与社会许多媒体及其编辑斧正使之公开发表密不可分,使自己的“一孔之见”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常带给我“高山流水逢知音”般的惊喜。年龄略大、退休在家,名利心相对淡了许多,似乎更期待得到一种存在价值的真实鉴定。恰是在这样一个生活并没有太大“压力”的环境中,我的“不用扬鞭自奋蹄”,自然离不开许多媒体的肯定与鼓励;文章、作品的“被发表”,赋予或增添了我继续走下去、走到底的自信。坚信,只要自己的真诚与这个时代合拍,媒体里总会遇到知音。

  3.因为能喜伴良师益友,愈发自觉祛邪扶正。曾用心想用个比较恰当的比喻,形容我与中国曲协及诸多媒体之间的关系,若用“君子之交”难免有自夸之嫌。思考、琢磨了多半天,觉得用“良师益友”似乎要合适。正是在这些良师益友的关心、陪伴下,我受其影响而逐渐成长。某一日曾与中国曲协的主要负责人交流说,抓人的培养、教育,你们用尽了心血——它是一个培根铸魂、潜移默化,甚至使之脱胎换骨的“大工程”,急不得呀。因为“看不到,摸不着”的,却是它的“四梁八柱”啊。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我曾对照以上重要讲话进行过自省,艺术作品的评判不是看其数量,惟有用质量才能为自己的存在价值说话——可惜,面对“质量”我只有羞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既是对全国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更是我继续努力奋进的指路灯、风向标。我深知实现它的艰辛,但毫不气馁,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守到生命的终点。因为我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