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时代 表现时代 引领时代
——“两个结合”视域下的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构
栏目:视线
作者:杨国龙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希望大家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步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时代的发展推动着我们必须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这是基于历史发展需要的必然之举,也是中国美术工作者共同的学术责任和历史使命。在这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根本的立足点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体到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构而言,就是要毫不动摇地以“两个结合”为指导思想,倾听时代声音、彰显时代气象、弘扬时代精神,以蓬勃的创作力奋进于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文艺征程之上。

  扎根时代

  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构首先要注重“真实性”,扎根时代之真。扎根时代是美术创作、美术评论与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作品感染力、评论穿透力和理论阐释力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把艺术同法律、政治、宗教、哲学等看作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这就意味着美术必然会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美术作品一定是以其所处时代的经济基础为存在条件。构建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就要在扎根时代、扎根生活的过程中,将历史的真实、生活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作为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构的现实基础。

  构建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的原则,以反映现实生活、符合现实需要、解决现实问题为方向,要把根须扎在社会生活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之中。要把这根须扎深、扎牢,就要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尤其要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辩证统一关系。毛泽东曾经指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深入时代、人民和生活之中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自我切身体会获得对时代生活的认识,这是直接经验;从古今中外经典艺术作品和理论文献中,从人与人的交流之中,获取对时代生活的认识,这是源于他人的“间接经验”。扎根时代需要兼顾“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做到既脚踏实地又博采众长。

  “真实性”不仅是历史的真实,还是情感的真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就要求美术工作者在扎根时代、扎根生活的过程中,不仅注重理性认识,还要体会情感共鸣,要在生活之中与人民共情、与时代共振。例如,中国画《助梦》的创作团队扎根大凉山火普村体验生活,通过蹲点创作和写生采风积累图像素材,观察、感受和记录新时代农村环境的真实变化,体会到脱贫攻坚战给当地村民带来的真实的幸福感,这些生活中的真实场景、真实情感,最终化作艺术家笔下脱贫示范户领奖回乡的生动场景,在情与景的融合中展现出独特的“人民意境”。

  表现时代

  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构要彰显“艺术性”,表现时代之美。表现时代是扎根时代的必然结果,“艺术性”是美术作品的独特属性,是美术创作者在“真实性”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的创造性表现。他们通过形象思维来认识客观世界,通过塑造感性形象来反映客观世界,在美的光辉下,通过“特殊”显现“一般”。我们构建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要尊重美术创作者的“艺术性”创造,注重“典型化”和“个性化”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强调文艺作品要“莎士比亚化”,反对“席勒式”。“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艺术家的创作从现实生活出发,在“真”的基础上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 “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所以构建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要注重典型化塑造,通过塑造有筋骨、有力量、有温度的典型形象,展现新时代中国的崭新面貌、崭新姿态、崭新形象。例如,雕塑家柳青在创作《快递!快递!》的过程中,反复思考如何运用雕塑语言表现典型场景、典型人物的问题,他从快递员日常工作流程提炼出具有艺术表现力、视觉冲击力的艺术形象,最终确定了快递小哥在堆积如山的包裹之中休息这一典型形象。“堆积如山的包裹”既体现了当下人民物质生活之丰富,也是快递员直接的工作对象,快递员虽然在休息,但却呈现出劳动者正在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历史现场感。快递员这一典型人物的塑造也超越了快递员个体及其群体,成为能够代表我们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劳动者、奋斗者的典型形象。

  “艺术性”是典型化创造与个性化表达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艺术作为人的实践活动,是积极的、自由的、创造性的活动,是人的“自由个性”的体现。个性化表达是人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在美术实践活动中的充分表现。在美术实践活动中,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不仅创造了美术作品,也创造了自身的价值,在个性化表达当中展现出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完成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从而达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最理想境界。在这个过程中,美术创作者会自觉地汲取古今中外一切文化养分,生成属于自己的想法、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在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成为推动美术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构建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要鼓励、支持、包容和引导“个性化表达”,避免落入“程式化”“模板化”的窠臼,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引领时代

  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构要发挥“社会功能性”,引领时代风气。构建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明确自身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之中的历史方位,在“两个大局”的历史视野之中肩负起重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构的使命就是继续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基本遵循,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国美术高质量发展,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美术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新时代召唤中国美术肩负起文化使命,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构必然大有可为,也必须大有作为。例如,一段时期以来,一些文艺创作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有关部门先后主导了诸多大型的主题性绘画创作工程来直面问题、解决问题。2017年启动的“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在现实题材创作部分就特别强调“以改革开放近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主要表现内容”。主题性美术创作坚定以主流价值为导向,遵循美术创作的客观规律,组织国内外知名美术家、美术理论家、历史学家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从选题开始层层把关,打通选题、构思、起草、创作、评审验收、收藏和展览等各个环节,同时整合各方力量举办“创作研修班”,从助力艺术家成长、培养青年艺术家入手,为主题性美术创作、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了新时代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构建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还要自觉承担起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提升审美素养、传递正确价值观、道德观的现实要求。美术作品在文艺作品中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性,生动的画面可以直观地彰显时代精神、审美旨趣、道德追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强调绘画的“教化”功能:“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综。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像。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美术的教化是润物细无声的化育,是在审美愉悦中传递价值导向。人民不仅是美术创作的对象,也是美术作品的观赏者,构建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不仅要从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精神需求出发,也要从引领人民的美术素养、道德素养出发。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的《仲秋似盛春》《闲暇时光》《小乌兰的七月》等作品表现了人民生活的诸多场景,让人领略生活之美;《筑梦》《春晌·花开》《东海渔岛丰收季》等作品描绘了各个行业工作者的劳动场景,让人感受劳动之美。“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导向无声地化入笔墨之中,沁润在观赏者的心灵之间。我们要有这种引领时代风气的使命感、责任感,把自己对时代生活的思考、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对艺术美的追求融为一体进行艺术创造。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的:“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我们要扎根时代、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广阔、火热的人民生活之中获取文艺发展的不竭源泉。从展现时代精神、满足人民需要、树立价值导向出发来创作美术作品、美术评论和美术理论。在“两个结合”的引领下,文艺工作者通力合作,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构建扎根时代、表现时代、引领时代的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进一步提升中国美术话语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本文系2024年中国文联理论研究部级重大课题《“两个结合”与新时代中国文艺话语体系建构研究》(ZGWLBJKT20240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