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影视剧在中国影视版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于祖国西南绽放出独特的地域人文光彩。自20世纪50年代末峨眉电影制片厂正式挂牌并拍出首部故事片《嘉陵江边》开始,四川电影迄今已书写了七十余年的华章重彩。作为全国六大电影基地之一,峨眉电影制片厂无疑是四川电影创作的排头兵;在某种意义上,它表征了四川电影的实存。相较而言,四川电视剧创作起步较晚,主要以四川电视台为领头羊。自20世纪80年代始,四川电视台电视剧部在主旋律剧、名著改编剧、方言剧等方面均创作了不少经典。
在新时代党和国家文艺政策的引领下,四川省出台了一系列关乎影视剧创作的扶持政策。得益于此,影视川军逐渐壮大;他们发挥巴蜀地域和人文资源优势,以颇具民族文化内涵的“四川造”影视剧走向全国,并在多个国内主流影视剧评奖及国内外多个影视节展上斩获佳绩。除《红衣少女》《被告山杠爷》《焦裕禄》等电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上摘得最佳故事片奖等重要奖项外,近年的不少创作亦有亮眼表现:电影《天上的菊美》《漫长的告白》《随风飘散》《大路朝天》等纷纷在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上斩获佳绩;电视连续剧《彝海结盟》、网络剧《亲爱的小孩》等也在电视剧“飞天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上有不俗收获。
概括起来,学界对“四川造”影视剧创作的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对其历史流变与发展历程的梳理整合;二是对其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三是对其创作特点的分析批评;四是对在地影人或影视文化的研究。客观而言,研究成果数量还比较少,多以学术论文或影视评论文章发表在国内的报纸杂志上。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当前国内对四川或蜀地影视剧创作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亦未成体系。显然,从历史、美学、技术与产业等方面深入考察四川影视剧的发展历程、创作现状、产业演变与作品文本的美学特征、人文内涵,总结其特色、优势与不足,努力建构较为契合地缘实际与全国影视发展态势的四川影视剧研究体系,并在深化理论评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数智时代四川影视剧创作增质提速的有效路径,力争形成本土影视文化研究品牌,实为亟须而必要。这对更好地推动数智时代四川影视剧创作,赋能成渝双城经济圈乃至巴蜀地区经济文化建设,都大有助益。
具言之,全面把握新时代四川影视剧创作在叙事技巧、类型融合、审美特征、主流意识表达、巴蜀文化吸纳等方面的独特性及其所蕴涵的时代价值的同时,深入探讨其如何更高质量发展、更广范围传播及更为创新地讲好四川故事、中国故事的路径、方法,应为当务之急。自然,结合文本创作、产业发展变迭及其与文旅、商业的一体式链条打造等多个方面,研究四川影视剧创作怎样在党和国家及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新的文艺政策引领下,更好地发挥巴蜀优秀文化传统与历史地理资源优势,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创新创意、精益求精,大力提升“四川造”影视剧“走出去”的文化影响力及有效国内国际传播的硬实力,也引为必须。
作为四川地域中心,成都在影视剧创作方面的示范作用不可忽视。新世纪以来,由于国家与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成都的城市面貌、文化氛围与市民生活共同构筑了极具现代化色彩的城市景观;多元包容的文化生态、电影票仓的产业内核、娱乐闲适的生活方式等,也形成其异于四川其他地市的气质风貌、人文礼俗与发展目标。在整体意义上,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政策扶持、经济活力及完善的产业生态链、丰富的人才与科技资源等综合性优势,成都的影视剧创作应在保持与时俱进的主旋律导向的同时,有机平衡思想性、艺术性与娱乐性的交叉融合统一,使不无现代性的文化魅力与娱乐气质得以继续显现。
总体言之,应积极促进产学联动,梳理峨眉电影制片厂及后来成立的峨影集团与四川民营影视企业创制的电影对四川影视剧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论析其优势、困境及增质提速路径,同时对“四川造”电视(或网络)连续剧代表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其创作特点、类型模式、美学规律、市场突围路径,并立足新时代数智化、融媒化语义背景,探讨“影视+”的生产破圈之途,寻找影视结合文旅、非遗、古蜀文化、数字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的新增长点,展望新质生产力影响下的影视剧创作及产业体系的规模化、集群化高质量发展,宏观把握新时代四川影视剧在国内国际市场中的地位、独特性及不足,继而探寻其国内国际传播的机遇、挑战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法,从而为自身未来实践,为四川文化强省建设,为影视强国战略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影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栏目合办:中国艺术报社 成都市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