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妥推进“大舞台艺术”高质量发展
——从长江文化艺术季说起
栏目:观察
作者:汪余礼  来源:中国艺术报

  “点亮长江”——长江文化艺术季日前在武汉开幕。由此为期50天的长江文化艺术季蓬勃展开。开幕式以天为幕,以城为景,以长江为舞台,以数千市民、无人机、烟花等为演员,在浩瀚的江面和夜空中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艺演出。这场演出将自然景观、虚拟场景与文艺汇演巧妙结合起来,将丰富的长江文化元素与增强现实技术、扩展现实技术、3D无人机编队光影秀技术、光子芯片透明屏显示技术、5G技术、微波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多种新技术融为一体,典型地体现出新时代“大舞台艺术”的新形态、新特征,给广大群众带来了相当新鲜而震撼的体验。鉴于这种新型“大舞台艺术”具有一些颇为重要的特点与功能,因而值得说一说。

  “大舞台艺术”本质上是戏剧艺术在当代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形态。尽管莎士比亚在四百多年前就说过“世界是个大舞台,人人都是演员”,但那主要是在隐喻意义上讲的;在现实层面,几百年来在社会上流行的主要还是“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的戏剧形态,这种形态的戏剧一般以“角色扮演”为核心。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的戏剧观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戏剧即相遇”“戏剧即观演”“戏剧即一整套相关的事务”等观念开始流行,“质朴戏剧”“环境戏剧”“后戏剧剧场”开始出现,戏剧与扮演、与文学的关系渐趋松散。近年来,在文旅融合政策支持和高科技赋能下,一批“大舞台艺术”应运而生。所谓“大舞台艺术”,是相对于“小剧场演出”而言,特指以巨大的自然环境(或人文环境)为舞台、利用高科技融合多种表意媒介共同演出的大型综合性艺术;其中比较典型的演出形式有山水实景演出、特定场所戏剧等。“大舞台艺术”作为多种艺术样态的“隐秘憧憬”,其盛大壮阔的规模、恢弘豪迈的气势、新奇酷炫的风格,以及将自然美、文化美、艺术美、人体美、科技美等众美熔于一炉的精彩呈现,体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一种自我意识与精神气度,抒发了新时代中国人民内心的炽烈情感与美好愿望,在某种意义上接近于“国家的仪式”。其中有不少“大舞台艺术”已经不仅是一种文娱形式,而且是国族礼乐实践的一部分。尽管其实现出来时形态各不一样,但总体而言具有宏大与精微融合、科技与文艺融合、现代与传统融合等特点。

  首先,“大舞台艺术”通常具有规模宏大、宏微结合的特点。“大舞台艺术”首先是非常宏大,舞台极大,观演空间极大,参与表演与欣赏的人流量极大。它不同于以往的小剧场演出、大广场戏剧,而往往是因地制宜,以整个江面、湖面、山坡甚至是天空为舞台,以动植物、飞机、游船、烟花、喷泉、声响、光影、人物等为表演媒介或表演主体,尽情调控广袤空间内一切元素,烹制出一道道视听盛宴。比如这次开幕式,几乎以追光蹑影之笔,接通长江千年文脉,绘就长江万里画卷:通过光与影的变幻,既展现了长江流域从三星堆遗址、良渚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一直到新时代新文化的千年文脉,而且在地域上横贯东西南北,将长江流域的著名景点逼真地呈现出来。它不仅追求“广大”,也讲究“精微”。在具体节目的编排上,对于每一个细节,依然是精益求精,即便是演员内心的一点细微波动也力求表现得恰到好处。在巨幕投影技术加持下,演员身体、脸部的每一点细微变化,都可以投在巨幕上,让观众看得清清楚楚。比如这次开幕式朗诵节目《再话长江》,陈铎、虹云两位演员朗诵时语调的每一次起伏、表情的每一点变化都让观众尽收眼底,他们内心对于长江的深情也强烈感染着观众。由于这种宏微结合的特点,既以壮阔的规模、恢弘的气势和巨大的容量震撼人心,又以精细的刻画、动情的特写、深邃的洞见感通人心,因而可以带来前所未有的欣赏体验。

  第二,“大舞台艺术”通常具有科艺融合、技赋新质的特点。何以成其大?从古至今,人们都可以把室外巨大的场地或自然空间当作舞台,但如果没有高科技赋能,则要么舞台上没有什么值得一看的景观,要么舞台上有内容而观众看不到、听不清(能解决二者矛盾的多半是小剧场艺术)。现在科技发达,真正可以把天地当作舞台,让无人机变幻成各种形状在天空尽情表演,用增强现实技术把古往今来各种惊艳场面再现出来,用多级切换系统把天上地下的绚丽景观组合起来带给观众极富震撼性的视听感受。比如这次开幕式,就运用光影数字技术,在武汉长江大桥和二桥之间的长江上空,让数千架无人机在短时间内变幻出唐古拉山脉、布达拉宫、金沙江大拐弯、黄果树瀑布等壮美景观,使现场观众一片惊呼,赞叹不已;又通过光子芯片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让古代的李白、崔颢、王安石在长江边行吟诵诗,让观众现场体验到诗词的隽永魅力。而新技术的运用,确实可以给观众带来相当新鲜的、震撼身心的体验。为了“尝新”,不少观众甚至不远千里、不惜花大价钱前往体验。这种例子很多。近年兴起的山水实景演出,也往往实现了科艺融合,如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太极》等“印象系列”演出,运用了3D全息投影技术、混合现实技术、全息处理技术、无人机调控技术等,演时万众瞩目,演后好评如潮,引领一时风骚。可以预见,新技术还必将催生出更加新奇、惊艳的舞台艺术,这类艺术的生产与消费所构成的产业将逐渐形成新质文化生产力,在国家文化产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大舞台艺术”通常还具有融合古今、仪式性强的特点。由于在筹划之初往往需要考虑怎么表现一座城市、一方水土或一个国族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内在精神,因而在内容编排上往往会接通古今,既传承历史文化精华,又弘扬当今时代精神,尤其会注重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如何实现“两创”?“大舞台艺术”在这方面拥有独到的优势。新技术让人们的创造力空前活跃,艺术媒介客观限制的减少带给精神创造极大的自由空间。尽管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完全实现“只要想得到,就能演出来”,但至少较之以前有很大的进步;以前没法呈现的场景,现在有不少可以再现出来了。比如《早发白帝城》《黄鹤楼》《泊船瓜洲》等古典诗歌的朗诵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而今人新写的诗歌《再话长江》,重在表现长江两岸在新时代的“蝶变”。此外,“大舞台艺术”在“接通古今”的过程中往往会凸显民族的千年文脉与精神气度,其整个表现早已超出个人的喜怒哀乐,而是上升到国族的情感结构与意识形态,因而往往具有较强的仪式性,接近于“国家的仪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大舞台艺术”往往跟城市、国族的现代化建设与文明建构紧密关联,其组织、展演多为政府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意志。尤其是当“大舞台艺术”与国家礼乐实践密切融合时,其仪式性就更强。

  除了以上特点,不少“大舞台艺术”还具有流动性、跨区域性、跨媒介性,即其表演舞台不是固定的,表演媒介是丰富多样的,演出随时随地发生变化,在流动中生成诸多景观。比如这次开幕式,主持人撒贝宁与陈超是站在一艘游轮上,游轮在江面上行驶,船开到哪儿,相关节目就演到哪儿(船上表演与江边不同场地的演出相配合)。短短两个小时,这场演出从汉口区跨到汉阳区,又从汉阳区跨到武昌区,让水面游的、天上飞的、古代的、今天的、遥远的、眼前的人与物一起表演,跨点之多令人震惊。此外,“大舞台艺术”通常容量极大、影响广泛,是民众生活中可构成“集体记忆”的盛事、大事。鉴于此,发展“大舞台艺术”关系甚大,既需要大智慧、大胸怀,也需要通民心、懂艺术。就最近上演的“大舞台艺术”而言,其亮点不必赘述,其不足需引起重视。实事求是地说,发展“大舞台艺术”需高度审慎,精心筹备,稳妥推进,整个过程至少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发展“大舞台艺术”,需在“通心化人、通天尽人”方面做文章。艺术家在创作文艺作品时,一定要倾注真情,一定要善于找到合适的感性形式联通观者的心魂、感化观者的精神;对于“大舞台艺术”的创作来说,则至少要有感人至深的高潮场面。想民众之所想,通民众之深心,乃是创作成功的关键。一场大舞台演出,耗资巨大,如果只有一些酷炫的视觉奇观,没有一些“入心甚深”的高潮场面,则接近于“买椟还珠”,是划不来的。万千奇观,需奔向高潮时刻的激情喷涌;重重异象,关键在照亮人心的通灵瞬间。一定要有一个时刻,击中观众的心扉,使之回味不已,“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新时代提供了种种便利条件,天上地下的景观均可“捉至一处,尽为驱遣”,艺术家们确有可能“通天尽人”,将其才情挥洒在天地之间。

  发展“大舞台艺术”,应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方面作出标志性贡献。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当前文化艺术界重要的使命和任务。 “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国族之魂,文以化之,艺以通之;国族之运,文以引之,艺以显之。新时代的国魂国运,需要新文艺参与其中,化育而成之。对于“大舞台艺术”而言,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两创”“两个结合”方面下真功夫、下大功夫,努力创造出熔铸古今、汇通中外、突出主体、引领风尚的文艺精品。如果说一代有一代之文艺,那么在今天,最具有代表性、承前启后、引领风骚的则是“大舞台艺术”;它可以把此前种种文艺样式化入自身之中,又开创出空前的规模与气象,铸造成融通古今、兼涉中外、包罗万象的“超文本”。在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数千年文明发展的宏阔背景下,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征程中,这类“超文本”应该具有怎样的位置,这是需要创作者深思的问题。若在人类文明的一些重要方面有开创性意义,在民族文化史上值得大书一笔,对人民、对周边、对国外可以产生良好的感召、辐射作用,则这样的“超文本”可谓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盛事。

  这次在武汉举办的长江文化艺术季是一个重要的开端,它克服了狭隘的地方性,把长江流域十几个省市的文化景观联通起来,把全国各地的文化名家、文艺精品邀请进来,共同打造成一场空前盛大的文化艺术交流、展示、切磋、合作的国家级文化事件。期待它后续能产生良好的文化效应,期待以后能“遇见”更好的“大舞台艺术”。

  (作者系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