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化传承 谱写时代华章
栏目:视线
作者:景俊美 何昶成  来源:中国艺术报

聚焦文化传承 谱写时代华章

  ——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传承:历史文化与发展道路”平行论坛思想撷英

  2024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传承:历史文化与发展道路”平行论坛日前在京举行。平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导,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共同承办。本届平行论坛共包括1个平行论坛和6个专业沙龙,来自北京市委市政府、中央报刊的有关领导,国内外科研院所及高校领导、专家与青年学生等参加平行论坛。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本届平行论坛以“文化传承:历史文化与发展道路”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致2023北京文化论坛贺信精神,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挖掘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时代价值,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化意蕴,为世界文化交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推动中华文明传承互鉴,不断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在平行论坛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甄占民指出,只有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加强国际人文交流,深化中外文明互鉴,才能更好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创人类美好未来。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指出,文化交流坚持求同存异、相互尊重,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做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认为,传承好发展好中华文明,既要回到历史深处,科学把握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传承民族文化、赓续中华文脉。

  北京市委副书记刘伟指出,要深入挖掘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京华大地交相辉映,筑牢文化根基,凝聚价值共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易指出,北京历史悠久延绵,具有连续、厚重、丰富的文化特点,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中法文化论坛法方副主席柯思婷·佳玥(Christine  Cayol)分享了中法艺术家交流活动心得,指出文化是可持续世界的基础,人们能在北京这座古老都城的文化感知中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挖掘“第二个结合”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贺亚兰指出,“第二个结合”为我们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内涵,为我们进一步激发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仰海峰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大生命力体现在体用贯通、面向现代化与全球视野以及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三个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性、人的社会性、辩证法以及理想社会等方面存在契合点,这使得“第二个结合”成为可能,并促使中华文明在现代语境下焕发生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室副主任杨洪源指出, “第二个结合”是思想解放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并为全球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独立迈向现代化的新方案。

  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时代价值,肩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是对中华文明史的高度概括阐述,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大现实价值。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杨艳秋认为,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和包容性,决定了立足于多民族交往、交融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一体、天下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对古今中外的思想文化资源兼收并蓄,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迸发出多样的文化形态,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能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刘仲华指出,中华文明“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共同体意识是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和巩固的,表现为中国悠久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院长张涛认为,在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中,多元一体格局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形成和发展,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日新又新的彰显和弘扬。

  锚定人类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道路探索世界文明未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挥历史主动精神,践行“两个结合”,通过艰辛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伟大创造,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和历史主动。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助理戴维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现代化中“个人本位”的局限,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新理念;中国道路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路径,对于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叶海林指出,中国的发展给全世界,特别是亚非拉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中国和后发国家的合作能够给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其他的地方带来同样的发展机会。

  担当文化责任,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与和平发展。厄瓜多尔交通和公共工程部原部长埃克多尔·比亚格兰·西佩达分享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新兴文明是由玛雅山脉、恰帕斯马德雷山脉、瓜纳卡斯特山脉等多元文明融合而成,且受到加勒比海、太平洋和大西洋等文明的滋养。

  外交学院院长王帆指出,文明交流要树立正确的文明观,提倡包容互鉴,价值兼容,交融共享。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坚持合作,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胡继平认为,文明交流互鉴对于世界和平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减少战争冲突等等;而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要保持一种平等互相尊重,如中国儒家仁爱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念,都对处理国际关系有指导性意义。

  厚植文化土壤,以创新实践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根基。中国文化土壤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伦理道德、社会价值观念。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为中国发展提供本土智慧与精神支持,同时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曹刚华认为,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具有悠久的历史连贯性,蓬勃、生机和强盛的活力为建立合理的国际秩序与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中华文化智慧,拓展文明交流与互鉴渠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因素。

  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向波涛指出,中国秉承天下大同、休戚与共、同舟共济的共存智慧,以实际行动肩负起了全球治理的使命责任,发出“一带一路”倡议,开展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安全、减贫和卫生治理等,不仅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气魄和担当,更是以实打实的行动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青年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缪劲翔在致辞中指出,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自身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广大青年要自觉学习并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刻把握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将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革命文化的践行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和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推动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际教育学院教学秘书若贺曼分享了对中国“天人合一”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认识,提出要把个人经验带给新来的留学生,让他们尽快适应在中国的留学生活,以后变成热爱中国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