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提升微短剧创作品质的密钥?
——略谈网络微短剧创作的“戏剧性”
栏目:视线
作者:张颜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年来,网络微短剧迅速发展,受到广泛关注,也产生了不少市场与口碑双丰收的作品,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微短剧呈现出剧情浮夸失真、情节老套、庸俗媚俗、抄袭模仿和故意夸大剧情、渲染悲情等乱象,甚至包括一些突破下限、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可喜的是,随着网络环境日益规范,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系列有效举措来规范网络视听内容,严厉打击“毒流量”内容,大力鼓励专业创作者加入网剧等网络文艺创作队伍,全方位提升网剧等网络文艺创作质量。网剧市场被注入新的活力,开始迎来积极的变革,也让微短剧这一网络文艺样态被更多的观众认可。而越来越多的微短剧受众的消费需求,无疑对高质量微短剧创作提出了更多实践期待。那么,如何找到有效提升微短剧创作的密钥?

  不久前,网络视频平台向笔者推送的一位青年创作者@布氏幽默的微短剧作品,引发了作者关于微短剧创作的一些思考。该作品的质感、色调、调度——这里笔者特别强调的是调度,而且是舞台调度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度和呈现效果,戏剧性与艺术性都令作为专业戏剧创作者的笔者惊叹不已。尤其是其作品的戏剧性中蕴含的文学性、哲理性以及创作者波澜不惊地讨论如何努力向上的风格和态度,都令人感叹。尤其这位创作者学历并不高,只因喜欢艺术而成为横店的一位群众演员,转而自己开始创作。当前的微短剧创作者中涌现了诸多表现不俗的青年创作团队,这不仅让笔者看到了微短剧的希望,更感受到一股朝气蓬勃的艺术力量。

  微短剧的时长通常较短,以适应观众在碎片化时间内的观看需求。具体来说,微短剧的时长可以因平台、内容类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在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以连续剧的形式呈现,一部剧可以呈现惊人的几百集之巨。在一些将微短剧定位为网络视频产品的观点中,特别强调微短剧不是剧(戏)。但事实上,不应否认,微短剧就是剧(戏),因为微短剧的产生必然始于戏剧性的基因,因此,戏剧性是微短剧创作与提升的关键。

  近年来涌现出的《超越吧!阿娟》《一梦枕星河》《我的归途有风》《飞扬的青春》等一批微短剧佳作,在选材和艺术表达方面都很有特点,在价值导向上也积极传播了正能量。这些大多为青年创作群体创作的作品着力于戏剧性的追求,或拍摄手段巧妙独特,或故事取材家长里短,却可以在几分钟一集中将故事完整且干净利落地呈现出来,搭配上演员生动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无论在戏剧冲突、文本的文学性方面,还是拍摄的画面、人物的表现、剪辑手法、“名场面”舞台调度等方面,这些作品都呈现出了不错的艺术水准。作为戏剧人,笔者由此深刻感觉到,微短剧与戏剧相同的,不仅仅是同宗同族的戏剧性、文学性、艺术性。一些微短剧创作由于竖屏的局限,拍摄的场面调度不能频繁换位,其视觉景别构图与舞台剧相关创作原理几乎完全相同,这些特点,不仅提示微短剧创作应有效吸收戏剧创作颇多要领,也能让戏剧创作在微短剧的创作实践中反观自身获得创作启发。

  回望早期一些制作相对粗糙的短剧,也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戏剧的雏形,例如一些表现婆媳矛盾的短剧。婆媳关系这一题材中,人物关系和强烈的规定情境等等,往往有着天然的“戏剧性”。然而遗憾的是,早期大部分表现婆媳关系的作品中,戏剧性常常被歪曲、滥用,真实性被贬损,一些哗众取宠、吸人眼球的桥段取代了现实主义的描摹,令这类题材创作中出现了一批质量较低的作品,这是需要警惕的。

  以戏剧性的尺子衡量微短剧的创作成败,一定意义上是较为有效的。高质量微短剧,在作品题材选择、主题立意、风格样式等方面往往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其中有贴近人民美好生活的婆媳趣事等,也有心平气和地表现初入社会年轻人的生活状态等,尤其是探讨哲理和人性、艺术性和戏剧性兼备的作品也一直在手机屏幕上活跃着。谈到微短剧的戏剧性,不能不提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钟惦棐提出的电影和戏剧的“离婚”之说,这引发一些艺术家在努力尝试“去戏剧化”,然而在很多业内专家看来,在一些战争片、悬疑片等创作中二者又悄然“复合”了。如果说电影自身的艺术特性及创作规律决定了其“去戏剧化”的可能性,那么,相较于微短剧的特殊性,微短剧则必将与戏剧性,尤其是在成片中舞台调度的戏剧性相伴相随。戏剧性可谓微短剧创作生命中的“氧气” ,不可或缺。而短平快、高反转、充满“爽”感等微短剧的特点,正是微短剧中“戏剧性”的充分体现。我们通常说好看的微短剧,往往正是拥有内容的“爽(戏剧性)”和视觉的“美(艺术性)”。所以,微短剧作为剧,抓住戏剧性的核心才是创作之要。

  围绕“戏剧性”内核,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且富有深度的故事,同时不失艺术性追求,持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保持作品的创新性和新鲜感,这正是微短剧创作者需要关注的。同时,在创作群体中,青年个体和群体创作的微短剧佳作体现出了创作者高品质的追求和自我要求。而体量轻盈、拍摄门槛相对较低、受众年轻化的微短剧,也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了舞台。这其中,聚焦“戏剧性”的创作,或许正是这场“双向奔赴”可以结硕果的那把钥匙。

  (作者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编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