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研究的开创之作
——评《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
栏目:视线
作者:蒋士美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余三定主编的《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2月第1版)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研究”的结项成果,是一部全面梳理总结当代艺术批评史的开创性著作。该书将理论性与实证性、探索性与叙述性有机结合,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觉得以下三个特点令人印象深刻,值得称道和总结。

  一是以纵横交错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发展的完整架构。该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艺术批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其归为“断代批评史”的范畴。该书采取纵横交错的方式,构建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发展的整体架构和完整体系,即从横向看,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美术批评、音乐批评、影视批评。从纵向看,从“十七年”时期(1949年-1966年)一直到21世纪初,其间前后经历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依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这样清晰而严谨的结构能让读者很好地领略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的全部演进历程、整体面貌和基本风格。

  二是以学科融合实现方法突破。众所周知,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实际上是一个具有跨学科或交叉学科背景的新型学科。然既言称“史”,一般来讲,对其展开研究当首选历史研究方法,即通过搜集、分析和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文献资料,从而形成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实践的科学认识,其目的是整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事实。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些艺术批评史类研究著作,常会看到大量的原文引用,有的是连篇累牍,有的甚至是资料堆积。该作则不然,作为一部新近出版的艺术批评史研究专著,该书涵盖了美术批评、音乐批评、影视批评等多个门类的批评,虽然也延续了对于文献史料的高度注意(比如通过脚注进行补充说明或列出相关参考文献以供延伸阅读等),但立论才是其核心与根本,并始终坚持论从史出、以史带论的立场,运用不同的学科方法来深入认识艺术的功能与价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汇聚了具有不同学术背景和学科专长的七位中青年学者来共同撰写,每一位撰写者都能从自己擅长的学科领域出发,运用该学科的概念原理和范畴体系分析问题,实现了综合运用多学科视角分析中国当代艺术批评问题的效果和目的,系统完整地描述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进程,并对其中的重要现象、重要争鸣、重要成果、重要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提炼和总结,完成了艺术批评史研究范式的转换,构筑了关于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发展史的整体框架和完整系统,将中国艺术批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三是以持平立论彰显胆识风骨。该书的撰稿者,皆为学贯中西的优秀理论批评家,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在纵向的古今演变和横向的艺术门类构成的纵横交错的时空坐标系中,找准自己演绎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着力点。全书共三编十二章,伴随着每一章论题的次第展开,撰写者以其渊博的学识为依托,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诸多艺术批评信手拈来,无不运用自如、恰当妥帖,既无剑走偏锋的片面深刻,也无故弄玄虚的怪异之论。此书的每一章节,都是在融会贯通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前提下,持平立论,编者秉持的基本观点是:“真正的批评,还是来自那些有专业素养、有思考能力、有批判意识的批评家,在‘人人都是批评家’的时代,人们更期待真正的批评思想能给出正确的引导。”这样的批评理念,可以称得上“最上乘、正法眼、第一义”之评。当然,我们强调“持平立论”,并不是说该书的观点就四平八稳。事实上,撰写者在关涉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大是大非问题上,绝对是态度鲜明且充满批判精神的。比如对“文革”时期带有浓重时代烙印和政治色彩的艺术批评的反思,对20世纪90年代经济大潮席卷下某些过度市场化的艺术批评的省察,都彰显出真正的艺术理论批评家的胆识与风骨。该书的理论观点是持平的,行文却并非平铺直叙或直白干瘪、佶屈聱牙的文风,文笔相当漂亮,令人读之齿颊生香、回味无穷。

  总体而言,该作既有理论性,又有抒情性,既有思想性,又有形象性,既有知识性,又有可读性,可以说是一部兼具学术性、思想性与可读性的作品。自从20世纪90年代“当代艺术批评”成为艺术批评领域最活跃、最新锐的一种话语形态以来,各种当代艺术批评著作方兴未艾,该书全面梳理总结当代艺术批评史,无疑具有填补空白的重要意义,其视野之开阔、学理之充实、引述之丰赡、文笔之优美、体系之完备,可谓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必将在中国艺术批评发展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作者系岳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