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蜀·风流人物——草堂杜甫》剧照
诗圣杜甫一生坎坷流离,感受过盛唐的繁华,也尝尽战乱的愁苦。这些经历,造就了他悲天悯人的情怀、豁达开阔的胸襟,更构筑了他悠远厚重的诗学风貌。杜甫留给后世1400多首诗词,囊括人世百态,全方面展现了诗人经历的时代环境和生活样貌,凝结出瑰丽的思想内涵。其中,草堂作为杜甫生命中的低谷,承载其沉郁的心绪,映照出晦暗的时代。从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再到公元759年避祸入蜀,杜甫一家流亡在外,终于安居下来,过上自给的日子。草堂的四年时间,是杜甫创作的高峰期,共写下240多首诗词,许多成为千古佳作——《赠花卿》《江畔独步寻花》《蜀相》等,无怪时至今日,他依然享有极高的人气,崇拜、研究他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目前,国内外有关杜甫的纪录片很多,如英国广播公司(BBC)推出的《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央视播出的《跟着唐诗去旅行——杜甫江湖》《千古风流人物之杜甫》等,它们多以杜甫生平为主线,从出生讲至去世,具有较强的年谱印记。而爱奇艺和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蜀·风流人物——草堂杜甫》另辟蹊径,撷取了诗人最重要的节点时刻,以成都草堂为核心地标,集中描写了杜甫流寓四川后思想、艺术、理论等臻于成熟的故事,让家国情怀的叙事逻辑焕发生机。纪录片上集《草堂入梦》涵盖诸多历史事件,再现杜甫入川、安家的人生轨迹。下集《山河为纪》聚焦人文地理,从巴蜀游历探究诗人“由凡入圣”的根源。该片不到一小时的体量,涵盖城市原貌、生活细节等,深入探寻了杜诗的人文价值。
安史之乱后,杜甫几经漂泊,饱受人间疾苦。当他暂避蜀中,眼看那流水环绕、落英缤纷的浣花溪畔,他倍感安适,决心在此营建茅屋,度过了生命中难得的平稳时光。心性的转变,让他的作品趋于平和,如在当地种菜养花,便以《春夜喜雨》描摹成都夜雨的清丽景象;如闲暇上船出游,就用七律《进艇》抒发心中闲适。尽管四处迁徙的生活告一段落,但杜甫从未遗忘受苦的百姓,以及满目疮痍的河山。他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用屋舍之“冷”回望国难之“苦”,阐发心中忧思和抱负。这不仅透露了自身对国事的关心,还化作对同时代人的关爱,如此胸襟气度,让人折服。祸乱平息后,身处梓州的杜甫大喜过望,一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直抒心中憾事,诉说绵绵幽思。片中山水旖旎,缀以诗词,两者叠合、延伸,重新演绎作品的前世今生,直抵杜甫情怀的内核。
相较其他纪录片中刻画的“儒者”形象,本片中的杜甫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其实杜甫的身份不仅是诗人,他也是一名父亲、一名丈夫、一位友邻……他的真性情隐于日常细节,只有从纷乱中剥离出来,才能真正显现。杜甫刚来成都,拖家带口、贫困潦倒,只能借住寺庙。幸而老友主动馈赠,不仅送来钱粮,还有树苗、瓷碗等。这一番“众筹”,让杜甫很快建成草堂,并积极融入其中,在成都的烟火气中抚慰心灵。他笔下的诗句中,多次提到身边可爱的邻居,讲述相处的趣事。为了考证这段经历,该片以考据打通时空,收录考古研究成果,作为专业的学术支撑。它例举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茅屋北侧不远的地方发现的一处唐代遗址,并将镜头对向遗址内的文物——灶坑、排水沟等清晰可见,同时还出土了大量唐代瓷器、钱币、围棋棋子等文物。根据此处唐代民居生活遗址,正好佐证与杜甫一家居住在浣花溪的还有多位邻居。纪录片还虚构了友邻的形象,如家住草堂北边、爱戴白色头巾的王县令,家住草堂南边、喜好黑色头巾的“锦里先生”等,其初衷是通过他们的视角带出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诗人形象,展示了杜甫在成都散发的人性光辉。这种想象基于史实,又极其写实,勾连起个人史、生活史,是展现杜甫精神品相的体现。
古人云:“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诗词的地缘性,关乎诗人的步履行迹,也潜藏城市文化,折射出诗意浪漫的地域景观。《绝句》出自草堂,是语文课本中最受欢迎的古诗之一。更有甚者,为了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胜景,让一群“追雪山的人”齐聚于此,用相机拍摄当地雪山,清晰地记录城市的地理格局,也让这座雪山城市以另一种形象被世界熟知。在AR、VR技术的加持下,该片用虚构弥合现实,建构动画影像,提升科技感和交互性。话剧《杜甫》中杜甫的扮演者刘佩琦,同样出现在片中,他从现下的草堂徐徐穿行,来到书卷之中,此时他已化作老年杜甫,吟诵起“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将心中凄切、眷恋尽数吐露。场景的创建,打通古今精神的通道,让读者由诗入史,激发情感的联通和契合。
杜甫虽已作古,原本的草堂也衰败不堪,但其价值依旧不凡。导演组特地赴北京、重庆、广元、绵阳、南充等国内多地和美国、日本采访拍摄,20余名海内外专家参与制作,从宏观角度钩织出杜甫诗学的精辟评赞。通过“他者”诉说,重新挖掘、讲述东西方文化认知中的杜甫,解读杜诗经久不衰的“文学景观”。因此,该片能从一众纪录片中脱颖而出,首先是视域广博,能站在古今的交汇点,既能考据源流、辨析诗中所述,又能回归现实、勾勒城市文明、展现名人效应。其次是视听融合,用科技重组史料,填补叙事裂隙,并以诗、画、乐演绎,符合当前的审美。所以,传统性的纪实性话语与现在流行的文艺形式碰撞,同样能提振人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入大众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