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集益的长篇小说《金翅鱼之歌》,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又摆在了读者面前:要改变农村的落后现状,必须得作出改变,而小说中的小山村里,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只有金塘河之水,于是截流建小水电站、利用水力发电发展经济,似乎成了脱贫的唯一路径。而该小说讲述的是来自山村的大学生陈集科,以小水电站开发破坏河流原生态,致使金翅鱼灭绝为由提出反对意见,与开发水电站一方引发了种种冲突。随着矛盾的升级,小说又引出李钢、马莉等一批不同身份的环保志愿者的故事。《金翅鱼之歌》把矛盾聚焦在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方面,在急功近利的发展眼光与理性科学的发展眼光之间,作者没有采用保护环境的宣讲式书写,没有设置“非正即反”的人物塑造模式,而是非常巧妙地将发展的矛盾与脱贫攻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最终,是开发小水电能让乡亲们脱贫,还是保护环境能让乡亲们脱贫?在整个叙事过程中,作者把持不同发展理念的人安置在时代发展的节点上,客观呈现小山村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切实举措,专注于探讨谁的理念更为理性与科学,其结果不仅令人信服,且具有长久的历史穿透力。
小说树立起的第一个人物形象,是持环保理念、暂显孤立的环保者陈集科,这是一个在矛盾中敢于不懈斗争的人物形象。在金塘河遭遇断流、金翅鱼濒临灭绝的情势下,他应时而出,既承担着及时制止破坏生态的责任,更以新知识、新理念去化解一边要生态保护、一边要致富的现实矛盾。陈集科作为新时代文学人物群像中的“这一个”,其形象是过去少有的。然而作者并非刻意堆砌崇高,没有直接把他推上英模的顶峰,反而在其遭遇重大挫折之后,将他安置在一个疲于奔命、自我进退两难的真实处境中,让读者从他的徘徊状态,领略一个人要完成这样一件事有多么艰难,去思考若按照陈集科的设想,金塘河两岸的居民真的会因为停止建设小水电站、保护河流原生态而获益吗?失去了投资方强大的经济支持,山乡致富的时代真的会到来吗?
作者让陈集科事事处于社会尖锐矛盾之刃面,随着矛盾的层层展开,耐心地书写他在现实里的挣扎、奋斗与精神成长。随着他的环保理念渐趋成熟,“两难”课题终于在大家的群策群力下得到了巧妙的化解:在水能开发改造之后,在已建小水电站继续投入使用的情况下,通过建设“过鱼通道”和预留生态用水的办法,让金翅鱼还能洄游到神圣的龙井产卵;金翅鱼洄游期间,水电站停止发电,山乡政府还将金翅鱼洄游现象打造成了一个旅游观光项目,以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乘势把故事推向一个更具有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的高度——让陈集科协同水利专家奔波在全国大大小小的河流上,为同类性质的开发项目作“过鱼通道”设计,该人物境界也随之被提升和开阔。
小说中,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环境遭殃的主要是两个人物,一个是山村里土生土长的高乡长,另一个是水电站的最大股东雷震富。高乡长作为山乡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既要依靠能为山乡带来资金投入的能人,又要利用本土资源(水)以最低成本为山乡换取最大化的利益。高乡长是个敢作敢为、有政治谋略,同时也是一心想让山乡迅速富裕起来的人物,所以当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他理直气壮地斥责陈集科:“在地球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山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力开发水能资源、绿色能源有何错?!”另一个人物是雷震富,他之所以到山乡投资小水电站,正是出于对山乡人的“回报”,因山乡人曾经有恩于他。而当环保志愿者的行动有违于他的开发计划,他则即刻将自我凌驾于社会层面之上。在利益选择面前,这两位人物“历史性”地抱团而战,他们懂得舍弃与撷取,一同站在了陈集科的对立面:陈集科若赞同他们的方案,就是为家乡作贡献的先进代表;若有违于他们的开发计划,便是阻碍甚至破坏乡村发展的危险者,就是“最不受山乡人民欢迎的人”。这两个形象的塑造,非常深刻地反衬出同处乡村振兴道路的前沿,陈集科始终保持清醒、理性,谋划更为久远的发展策略,这种选择与坚持是多么难能可贵。
《金翅鱼之歌》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金翅鱼。某种意义上,它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共有的、隐含着人类如何对待自然生态的象征物。金翅鱼生存于大海中,每年经钱塘江、富春江、兰江、衢江溯流而上到金塘河产卵。然而在山乡水库大坝建成后,原本要回到大海生活的小部分金翅鱼滞留在了山乡水库,被迫适应淡水环境,从而成了山乡至今保留着洄游习性的鱼类。金翅鱼的前世今生,不仅说明金翅鱼的珍稀,更引人反省人类切断河流之举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山乡中就存在了,只不过当年建设山乡水库时,少有人关心鱼类洄游问题。
而当河流在新世纪再度被切断时,陈集科站出来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写金翅鱼又不局限于金翅鱼,在叙事行进中处处隐含着“金翅鱼洄游是一种精神”。小说在环保主题之外,大量篇幅歌颂了人类其实也有与之相近似的洄游特性和牺牲精神。作者把金翅鱼和天下的游子作为对应关系来写,陈集科虽已远在异乡客地,但“故乡的一草一木都不曾远离自己”。当故乡需要他回去的时候,在困境面前,他尽管也曾有过妥协,但他更懂得,“这个世界不需要旁观者,需要的是行动者”。于是他奔波于北京、金华、山乡,迂回穿梭在自然生态的保护实践之中,犹如一条鱼的洄游,“奋力地游动,溅起水花”,形成“一条条斑斓的弧线”。“金翅鱼的受精卵,只有在游动的活水源中才能保持活力”,这是小说中的又一个隐喻,其中蕴含的,是人类应该不懈地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路径,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付诸实际行动,探索更为理性、科学、和谐的绿色发展之路。
(作者系温州大学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海宁市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