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多高质量影片供给适配观影需求升级
栏目: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
作者:黄立玮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第十个年头。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文艺工作的重要作用和重大使命,从五个方面讨论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十年来,广大电影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踔厉奋进,创作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电影佳作,获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审视过去十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我们看到了高速增长背后的强劲动力:全球排名前三的影片产量以及前二的电影市场规模,拥有最多的影院与银幕数量,以及最高的年度观影人次。同时,我们也在不确定性中感受到中国电影有着强大韧性,率先引领着全球电影市场走出阴霾,实现复苏。如果说市场化改革的头二十年是“以开放促进发展”的二十年,我们通过引进、学习进口大片与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和理念,激活大量观影需求,推动电影市场实现高速增长,那么,在过去的十年,我们进入自我长成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电影品质显著提升,影院布局逐步完善,票房纪录屡创新高,国产影片在中国电影市场中牢牢把握住了竞争的主动权。

  国产片的高歌猛进与好莱坞大片的式微

  过去十年,国产电影票房全面超越以好莱坞大片为主的分账电影。2014年,国产电影与进口电影的市场份额几乎还是平分秋色,全年70部进口片,票房合计134.8亿元,占比达到45.5%。但在随后的一年,国产电影便迎来了爆发:代表国产电影工业制作水准的《捉妖记》《寻龙诀》,喜剧类型的融合创新作品《港囧》《唐人街探案》,国产动漫的崛起之作《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及彼时还是新导演们的第一部作品《煎饼侠》《夏洛特烦恼》《战狼》《左耳》等,这些影片类型明确、制作精良,不仅拿下当年票房前十中的七席,《捉妖记》更是打破了《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创下的最高票房纪录,成为当年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那一年,国产电影的市场占比首次超过六成,此后便一路高歌猛进,把好莱坞大片甩在身后。据统计,2020年以来,国产电影市场份额已经连续四年稳定在85%左右。截至今年7月,中国影史票房前20的影片中仅剩《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一部外片,也是唯一一部票房超过30亿元的进口电影。其与排名第一的国产电影《长津湖》相比,两者票房相差超过15亿元。毋庸置疑,经过近十年的成长与转型,国产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供给体系中的绝对主力,与广大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达到了高度契合。然而,在进口电影票房乏力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当下我国电影市场供需层面的诸多改变,值得我们思考。

  观影需求升级:从“看电影”到“看好电影”

  一直以来,电影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1994年实施的引进片政策让广大观众有机会在第一时间看到“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诸如《侏罗纪公园》《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盗》《变形金刚》等好莱坞系列电影凭借类型化叙事与视觉特效成功唤醒了广大中国观众的观影热情,推动21世纪初的中国电影市场走向复苏。然而,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谈及欲望时讲道:“人类的欲望和希望在数量上是无穷的,在种类上是多样的,但它们通常是有限并能够满足的。”这意味着当观众“看电影”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的观影偏好与审美品位也会不断提高,从而向着“看好电影”这一更高的诉求转变。

  这里的“好”至少可以从两个维度理解:一是针对电影本体层面。随着经验的增加,观众会对以创作为核心的影片质量产生更高要求,也会对以宣发为核心的市场运作形成更多“免疫”。这表明成熟的电影市场体系中,观众的观影决策会由冲动型向谨慎型转变,口碑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套路化的营销将失去效果。二是针对观影选择层面。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个体方面存在差异,不同观众对于电影的评价标准也不尽相同。因此,满足“好看”的需求还意味着更多样的观影选择,例如题材类型不断推陈出新、创作风格百花齐放,又或是多元的放映渠道、差异化的票价等等,核心在于让不同观众可以依据自身偏好选择适合的影院观看心仪的电影。

  好莱坞大片的工业化生产模式与保守主义开发策略虽然能够较大程度保证影片质量,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但却是以牺牲内容创新为代价的。长此以往,那些简单的主题、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以及重金堆砌的视觉特效难免会引起审美疲劳,无法与观影需求升级的趋势相匹配。同时,伴随万达、幸福蓝海、金逸、横店等多家院线企业的上市,影院建设发展进入快车道。2015年,我国实现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全覆盖,并于次年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电影银幕数量最多的国家。影院布局的完善使主力观影人群向中小城市下沉,三、四、五线城市的票房占比逐年提高,这也倒逼宣发风格与营销动作的调整。而一成不变的好莱坞大片则在这一阶段与核心受众的需求更加渐行渐远。

  内容供给改革:显著提升的国产电影满意度

  进口大片式微的另一面,是努力通过内容供给改革而不断提高综合质量的国产电影。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我们将2023年和2014年票房超过100万元的国产电影口碑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无论是更为代表艺术观众偏好的豆瓣评分,还是更为代表普通观众偏好的猫眼评分,国产电影的整体评价均呈现出明显的上涨,涨幅达到17.8%和22.8%。可见,过去十年国产电影的品质提升与观众端的需求升级实现了动态平衡。

  具体来看,相比于好莱坞电影擅长的“梦境制造”,中国创作者在放飞想象翅膀的同时,始终脚踩坚实大地。他们扎根人民,观照现实,体验生活,创作出一批有道德、有理想、有筋骨、有温度的现实主义佳作: 《我不是药神》展现了普通人在面对医疗、人性、伦理与法律尊严矛盾时的艰难抉择;《一点就到家》结合电商崛起的现实背景讲述了新时代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励志故事;《人生大事》则用世间的烟火人情消弭大众对于死亡的恐惧,探讨了社会中生死伦理的根本性问题;《你好,李焕英》借助时空穿越的特殊形式深情地诠释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质朴亲情。

  除了题材上的多元尝试,国产电影的类型边界也得到大幅拓展,创作表达愈发成熟:喜剧与其他类型或特殊题材的叠加融合下,市场上出现了《港囧》《唐人街探案》《夏洛特烦恼》《美人鱼》《飞驰人生》《独行月球》等一批极具本土风格的泛喜剧类型片;悬疑类型电影在近年也是异军突起,《嫌疑人X的献身》《误杀》《扬名立万》《消失的她》《拯救嫌疑人》《默杀》等影片票房屡创新高,展现了其不可低估的市场潜力;从《战狼》到“山河海三部曲”(《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再到《长津湖》,国产动作战争电影接连刷新中国影史票房纪录,成为观众最爱看的影片类型;自《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破圈”后, 《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雄狮少年》《深海》等影片也力压进口动画电影,掀起一阵阵国漫热潮;《流浪地球》凭借一己之力推动国产科幻电影创作迈向新高度,不仅让观众看到中国自己的科幻巨制,也在宏大叙事中书写下细腻的家国情怀,充分彰显了中国创作的文化自信。

  不仅如此,国产电影的市场运作能力也在“内卷”中得到普遍提升。短视频成为电影营销主阵地的背后,实际是从业者对我国电影市场观众结构以及消费行为的深刻洞察。类似灯塔研究院这样的研究机构深度介入影片的创作与宣发,推动电影项目的市场运作向着以数据为导向的科学化、精准化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开展的营销创新能够进一步吸引观众走进影院。《一闪一闪亮星星》因“下雪场”的设计未映先火,其巧妙之处就在于发行方认识到创造独特观影体验的重要性。通过营销策略使电影从单一维度可供观看的“产品”向既能观看又能体验的多维度的“产品+服务”转变。除了欣赏影片内容,观众还可以享受到根据内容衍生出的“体验式”服务,从而获得更加立体化的情绪价值宣泄。

  以改革促开放:创作和引进更多高质量的电影作品

  好莱坞大片的式微也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影片供给带来诸多挑战。由于当下国产电影还不足以完全支撑起庞大的观影需求,从而造成非节假日的周末档与工作日期间高质量影片供给不足的问题,影响票房规模与影院收益的同时,也不利于日常观影习惯的培养。那么,基于过往“以开放促进改革”成功经验,当下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坚持以提升影片质量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推进分线发行、档期协调、最低票价、动态分账等行业核心机制的逐步完善,建立起多层次的电影市场体系,全面释放国产电影的供需潜力;另一方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所言:“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进口电影作为展示世界各国风土人情与优秀文明成果的重要窗口,不应从单一的市场维度衡量其价值。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我们应当尝试去挖掘和引进更多国家的电影艺术精品,进一步丰富院线电影供给体系,满足日益多元的观影需求。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继续磨炼向他国观众讲好中国故事的技巧和方法,最终通过中国电影的“走出去”,向世界展现更多华夏文明,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系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讲师、博士,《影视产业研究》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