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手工艺短视频激发非遗传播活力
——以山白的短视频为例
栏目:探索
作者:张馨伊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3年8月,一条名为《织麻为布,夏布》的短视频在抖音火了。该视频以沉浸式的手法拍摄了博主通过收麻、刮麻、脱胶、分麻、挽麻团、织布等工序,最终制成中国古人常穿的麻布衣服的过程。该视频在抖音获得了700多万的点赞,账号博主“山白”则迅速涨粉100多万。截至目前,山白在抖音的粉丝量已达到1100多万。山白的视频内容主要围绕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如徽墨、宣纸、油纸伞、古法造纸术等,因此也被网友们称为“古法博主”。除了展示某项非遗产品的制作步骤,山白视频中常常穿插着大自然的画面和声音,同时配有轻柔的中国传统丝竹乐声,通过视觉与听觉的融合,让观众仿佛沉浸在湘西特有的自然环境中。山白视频的“爆款神话”并非个例,在他之后,南翔、朱铁雄、彭传明、彭南科、李意纯等,都靠着相似的内容迅速涨粉。以山白为代表的“古法博主”们,让我们看到了媒介技术的变革激发非遗传播的活力的可能,短视频影像逐渐成为唤醒、激活、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与魅力的重要渠道。

  “沉浸”(flow)一词最初在心理学领域产生,中文翻译为“心流”,指人们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的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的一种情绪体验。而沉浸式创作手法则是基于人的视听方面的感官体验,营造出让参与者享受和沉浸某种状态的氛围。从山白团队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于其它短视频中的“快”,古法手工艺漫长的制作周期和精良的后期剪辑就注定了视频“慢”的基调,而山白团队也正是通过“沉浸式”的表现手法,将“慢”呈现出来。

短视频《龙泉印泥》截屏

  被一些网友称为“男版李子柒”的山白,视频的内容上与李子柒确实有相似之处。他们都重视对自然风光的呈现,打开视频,观众会感受到山间林木葱郁,绿意盎然;感受到潺潺流淌的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光;感受到河岸边野花烂漫,芳草萋萋,鸟语花香。此外,视频中还经常出现猫、狗等拍摄对象,让画面有趣的同时,也更贴近古人山水田园的写意生活。对于久居都市的人们来说,通过观看视频画面,就会产生一种冲淡了城市喧嚣的愉悦感。但与李子柒的“田园+美食”风格不同,山白团队更侧重于“田园+手艺”。山白的视频将湘西的田园风光与非遗技艺融合,让观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手艺的魅力。视频往往采用第一和第三人称视角不断切换的手法,同时以较近的距离进行拍摄,真实再现工艺品复杂的制作过程和各种细部特征,观众仿佛就站在山白身边,观看他制作这些物件,体会到传统手艺人打磨制作一件工艺品的全部过程。同时,制作周期的漫长也通过视频中湘西山间的云卷云舒、日升日落这些带有时间流动意味的画面表现出来。例如,制作“水浸不化,火烧留痕”的龙泉印泥,仅仅其中熬蓖麻油这一环节就需要十年时间。在《龙泉印泥》视频中,山白将步骤简化,但制作蓖麻油前前后后也花了三年的时间。视频通过湘西乡村一年四季景色的变化,将这三年的时光浓缩成一组几秒的镜头。尽管只有几组画面的闪回,视频中场景转化的短暂迅捷与真实制作程序中时间成本的巨大呈现出的强烈张力,令观众惊讶于制作龙泉印泥耗费时间之久、工序之繁琐。对此,有人评论:“最早是在小说里面了解到的龙泉印泥,书中介绍的制作方法十分复杂繁琐,且消耗时间极长,导致我一直以为这玩意是作者瞎编的,今日看见up主视频才知道确有此物,更是再次被震惊,希望这些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发扬光大。”

  除了画面,视频中几乎听不到旁白或对话,而是以自然环境本身的声音为主,如鸟鸣、虫喃、风声等。这种音效处理方式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湘西的田园之中,这也进一步深化了观众的沉浸感。专注于视听关系研究的法国学者米歇尔·希翁,曾提出“增值”的概念。她认为“增值”指的是“富于表现力和富于信息量的价值,有了这些价值,声音可以充实一个给定的影像……这种信息或表达就好像‘自然地’来自所看到的东西,而且已经包含在影像自身之中了。”在山白的大部分视频中,人声总是消失。而在以往视频多种声音元素的聚合形态中,一般对于人声而言,其它声音仅仅只是充作伴奏。在一段以人声充当词语的表达媒介的视频中,人们会因为人类的行为习惯,先被人声吸引,理解了字词的意义之后,人们才会转头去理解其它声音。因此,尽管我们处在一个特定的声音环境中,此时仍然是文字在产生增值。山白这种无人声的视频则打破了以词语为中心的意义壁垒,音乐产生的增值效果让观众直接省去了理解人声解说的步骤,直接将他们拉入到传统手工艺的制作现场,引起更为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技艺的魅力。

短视频《织麻为布,夏布》截屏

  米歇尔·希翁认为,当耳朵辨别出听阈中的一个细节,就能够放大对空间变化的感知。山白的视频通过放大场景原声、减少环境噪音等手段,用一种类似于ASMR的手法,带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ASMR通常指“自主性感觉经络反应”(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这是一种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刺激引发的愉悦感和放松状态。噼里啪啦的柴火声、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咕噜咕噜的沸水声……这些带有符号意味的声音,在田间清脆的鸟啼和轻柔缓慢的音乐声中通过观众的双耳作用于观众的感知系统。其最终效果就在于通过使用声音本身的自然属性,将影像的内在活力激发出来,使观众对环境的感知更为精确和详细,能够更加专注于视频内容,更加直观地了解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流程和细节,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非遗产品及其制作过程的文化价值和独特魅力。此时,时间的宽度被拓宽,“此刻”在时间流动中缓缓“绵延”甚至凝滞,正是在影像中时间的迟滞性和现实中时间的流动性的错位中,观众得以沉浸于非遗产品制作的历史文化属性和工艺特征中。

  以文字为外部表征的印刷媒介培养的是严格缜密的线性思维和逻辑体系,在电视出现之后的电子媒介时代,图像取代了文字,人们对于信息的接收更加直接和随意。相比较《天工开物》晦涩的文字,短视频的表达方式更加多维、立体、生动,让网络时代的人们更易接受和了解非遗各异的形态和内涵。如果不是山白这类“古法博主”通过短视频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人看见非遗手工艺,它们也许仍然停留于浩渺如烟的古籍中晦涩难懂的文字间,也许永远沉寂在某个名不见经传的社会角落。这种沉浸式古法手艺短视频,不仅展示了短视频在非遗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优势和价值,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和启示:这种通过带给观众视听双重沉浸式体验的视频,既给观众提供了一种宁静和治愈的力量,在快节奏和浮躁的现代工业社会中,获得身心的愉悦与松弛;又通过让观众沉浸在传统手工艺带来的美好体验中,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他们让观众看到传统文化的活力和价值所在,激发了人们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热情。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的文艺创作者、传播者应继续探索和创新更多有效的创作和传播方式,让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