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烟火慰平生》:用美食慰藉心灵
栏目:视线
作者:金夏辉  来源:中国艺术报

纪录片《最是烟火慰平生》剧照

  民以食为天。吃,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对古今的历史名人也不例外。由戴修扬导演,爱奇艺播出的纪录片《最是烟火慰平生》,便以历史名人喜爱的饮食为切入点,穿插表现人物起起落落的一生。其中既有美食对古人生活的慰藉,又有历史人物本身的人格魅力,由此吸引着广大观众。正如一位网友的评价:“用日常的烟火气温暖你的心,太治愈了。”《最是烟火慰平生》是一部治愈系的纪录片,它以生动的画面,再现了古人和美食的故事。这部作品中,古人用心烹制美食的每一步,和亲近之人相处的每一刻,都温暖着当下的观众。

  该片着重表现了历史文化名人与美食结缘的生命时光,再穿插介绍人物人生中的艰难岁月,两者为观众带来了一波三折的审美体验。美食的部分是该片亮点,创作团队不仅搭起实景,表现了古人烹饪和品尝食物的场景,还真实复刻了不同美食的做法,又辅以演员的生动表演,给观众极佳的观赏体验。在第一集中,苏东坡一边为菜田浇水,一边向正在杀鱼的好友巢谷喊道:“元修!背上的泥线剔干净,不然有腥气。”巢谷笑着说:“好。啰嗦。”随后镜头一转,变为为鱼剔泥线的特写画面,伴以苏东坡的内心旁白:“在黄州,我最爱的就是这口鲜……”随后画面生动再现了做鱼的过程,旁白也仔细讲起煮鱼的秘诀,还以动画的形式穿插介绍饮食知识。

  第一集介绍苏东坡,也介绍与他相关的美食——黄州的鱼、惠州的羊、儋州的蚌;第二集则讲李清照和她的醒酒汤、醉蟹……每一种美食,都藏着历史人物特定的人生经历。片中美食之外的历史内容以黑白漫画的形式呈现,不仅贴近年轻人的口味,也以较低的成本激发观众代入感。譬如第二集为了表现李清照和夫君赵明诚两人各自在官场上的敌对关系,片中引入了两个气质迥异的漫画人物以表现李格非(李清照的父亲)、赵挺之(赵明诚的父亲),其中面部特写极具画面冲击力。这一设计的意义就在于体现出两人虽然父亲政见不同,李清照和赵明诚仍然有着真挚情感的真实生命片段。

  美食固然诱人,但世上最真切动人的,大多逃不过“情”字。该片写美食,也着重写人与人之间的“情”,苏东坡与巢谷的友情,苏东坡和苏辙的兄弟情谊,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该片第一集浓墨重彩地呈现出苏东坡跟亲朋好友的情感联系。在苏东坡被贬黄州的第三年,他在深夜里与巢谷,还有孩子苏过一起喝鱼汤。此时,苏东坡的弟弟苏辙不远千里来寻哥哥,两人相见,甚是激动,巢谷也面露喜色。纵使贬谪之事满是愁苦,但四人共饮鱼汤的画面,却充满了温馨。该片在已有史实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虚构了历史人物之间的对话或者生活场景。不论是第一集中苏东坡和巢谷共同煮鱼时的对话,还是第二集中李清照和赵明诚饭后饮茶游戏时的对话,其细节都源自后人对已有史料的重新演绎。

  该片还为第一集的苏东坡和第二集的李清照安排了一个跨越时空、极具寓言意味的场景:年迈的历史人物和年轻时候的自己见面。年轻的自己尚与故人对坐,一起吃茶饮酒,品尝昔日兴致勃勃亲手做的美食;年迈的自己却孤身一人,身体孱弱。两人相见,年轻的自己热情递来一份美食,年迈的自己在复杂的神色中接下,其中既有物是人非之伤感,又有美食抚慰心灵的感叹。这种历史人物与自我跨时空对话的设置,显然更容易引发观众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共鸣。

  相比传统纪录片,《最是烟火慰平生》的艺术化虚构的成分有所增加,更贴近电视剧或者小说的跌宕起伏之感,更容易让年轻观众代入其中。高分纪录片《定风波》也表现了历史人物苏轼的故事,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传统纪录片的特征——在影像画面上,创作者选取了古人的当下遗迹,或者当下人们对古人的缅怀场景,其中还原历史的人物表演很少有具体台词,更多的是在发挥象征性作用。在文案上,该片旁白的叙述较为客观,虚构创作的成分极少。总的来说,《定风波》在内容表达上更加扎实、真实,《最是烟火慰平生》偏向通俗性和趣味性,这两部来自不同制作、播出平台的纪录片,体现出两种迥异的创作风格,丰富了纪录片市场的类型,也探索着纪录片创作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