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者18年的研究轨迹
——评《轨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与动画艺术演进》
栏目:观察
作者:陶冶  来源:中国艺术报

  盘剑教授《轨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与动画艺术演进》(以下简称《轨迹》)一书,是具有预见性、创见性和总结性的著作。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到“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各部委、省市配套落地政策文件纷纷出台,进而带来了2005年开始中国动漫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爆发性生长。2006年,盘剑的课题“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获批立项,开启了他对于中国动漫产业年度报告式的观察。因此,《轨迹》一书,虽如其副标题所示,主题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与动画艺术演进”,方式却是如作者在绪论中所言“一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编年体研究”。可以说,每一章都是20万字年度报告的精华浓缩,每一年都体现出作者“从过去走来,一直在现场”的研究理念。

  作为一部“编年史述”,每一年作者对于中国动漫产业的“述评”都跃然纸上。

  2011年,当业内还沉浸在对“地产动漫”不满时,盘剑敏锐地觉察到中国动漫产业正在酝酿着一次全面的转型升级,并拟题申报获得了他的第二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动漫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这一阶段,他发现随着中国动漫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地产动漫”扶持政策的弊端不断凸显。在他的建言献策下,各地方政府也开始出台进一步规范措施,助推中国动漫产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其中较为典型的现象便是以《赛尔号》《魁拔》等为代表的一批动画电影的上映,而这些历程也构成了该书第二至第五章的点点滴滴。

  2015年暑期《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放映让盘剑看到了中国动画历史发展和艺术演进的里程碑,《轨迹》第六章一半的篇幅讨论了这部影片问世的意义。在他看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不仅取得了当时前所未有的高票房,提振了人们对于国产动画电影的信心,从而有效地引导成熟的电影制作公司、实力雄厚的金融投资机构进入动画行业(这些对于整个动漫产业发展极其重要);而且,《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还成功地开启了动画电影的“改写”(不同于传统改编)创作模式、以18岁以上观众为主体的成人接受模式,他指出由此中国动画不论产业还是创作都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此,他对于中国动漫产业的研究也开始深入创作领域,因为没有好的作品,再庞大的产业规模也不过是空中楼阁。故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重点论述了中国动画的创意论,ACG融合发展论,以及艺术创作观念与产业发展模式的挑战等问题,而这些研究及其提出的一系列观点便构成了《轨迹》的第七至第九章的内容。

  2019年前后,随着《哪吒之魔童降世》和一大批优质“国漫”作品(包括网络动画)的出现,盘剑认为中国动画正在走向成熟,恰逢其时地提出应该重建“中国动画学派”,并以此设计出他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的重建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轨迹》的第十至第十二章记录了他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他对中国动画电影风格在裂变中逐渐形成的断言,认为中国动画开始跳出传统播出平台而开始实现媒介转换,并指出网络动画有可能成为未来动画的主流形态。

  作为学术著作,该书立论严谨、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论述充分,具有丰富的一手资料、数据,也不乏珍贵的历史文献。同时,《轨迹》既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和动画艺术演进的客观过程,也是作者18年学术研究的心路历程。一个有血有肉的学者,就这样让其18年研究中国动漫产业所倾注的情感,肆意流淌在这墨香四溢的纸面上。

  一个电影史研究出身的学者,“从过去走来”成了深入骨髓的观念。体现在《轨迹》一书中,则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其无时无刻不在回望过往。尽管作者从学理上确认,中国动漫在2004年之前根本没有产业,以“美术片”为载体的“中国动画学派”总在中国动画创作陷入瓶颈时,鼓励业界回到“中国动画学派”的历史现场,去学习老一辈中国动画人“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创新精神。他始终在表达一个观点:不是“美术片”和“中国动画学派”过去了,而是那个时代过去了;同样,“国漫”的到来和“新的中国动画学派”的建立,也是因时代而来、因时代而立。阅罢此书,最使笔者感叹的是盘剑对于中国动漫产业及动画艺术演化历程的研究方法,与其说是历史的,不如说是一种“将自己作为方法”的方法,一种将学者“置身事内”而使研究成为生活史的方法。一个人,若不是痴迷于此,又如何会沉溺其中而不自知?

  18年,中国动漫产业业已成年、中国动画艺术也开始成熟,并将在新时代向着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而继续努力前行。无疑,中国动漫这18年的成长轨迹被作者写进了《轨迹》里;同样,在这18年,一个从事中国动漫产业和动画艺术研究的学者,其青丝演化为华发的轨迹,也显露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中。

  (作者系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