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舞蹈,何以舞出变革的律动?
栏目:观察
作者:乔燕冰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们亟须认识到我们不是旁观者,而是以艺术、尊严和牺牲铸造的传统的继承者,我们有责任以使命感和对美的热爱不断滋养我们的舞蹈世界。”这是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首席玛丽亚娜拉·努涅兹在2024国际舞蹈日献辞中的铿锵之语。正如我们从中读出的人类视野、使命意识和现实关怀,近日在上海举办的,由国际戏剧协会(ITI)特别支持、中国舞协指导,上海戏剧学院主办、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和《当代舞蹈艺术研究(中英文)》编辑部承办的“2024国际舞蹈日系列活动”聚焦“舞蹈:变革的律动”主题,邀请中外舞蹈研究者、教育者和艺术家,通过五场学术论坛共同探讨在时代变革尤其在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舞蹈在媒介、身份、表演、创作、教育和传播等方面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在上海戏剧学院“未来戏剧学”这一学科总体发展的前沿思路下,探讨“未来舞蹈学”的学科建构和人才培养,思考当下舞蹈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中的使命担当。

  以本体实践突破,实现舞蹈的社会责任与公共表达

  “太酷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变革的律动!全新的表达中有关于中国舞者和舞蹈家对民主、自由、平等等深刻的体验和表达,这些人类的共同价值体现于真正具体的艺术形象,让我非常感动!”以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王玫编导的《希格希日-独树》内含的深刻人文价值,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感叹自己进入中国舞协20年来见证着中国舞蹈艺术今昔之变。“今天所有变化、变革的原动力就是舞者从自己的喃喃自语、自身简单的个人价值和小情绪转向追求和践行舞蹈艺术的社会责任,使其在服务人民、教育人民、美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舞蹈创作实践彰显变革的律动,舞蹈人依凭肢体表达社会关切,不啻为舞蹈时代使命的现实注脚。事实上,践行舞蹈的社会责任也正是“国际舞蹈日”的价值旨归。国际戏剧协会总干事Tobias Biancone表示,“国际舞蹈日”不是为精英或个别群体设立,而旨在让所有人意识到舞蹈艺术的力量。全球所有舞蹈人都应共同承担起维护舞蹈艺术活力、推广舞蹈教育和研究的重任,并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其中。

  而作为新文艺群体的诸多青年舞蹈人,正以舞蹈创作生力军力量汇流于当下中国舞蹈艺术磅礴之力。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卿青关注着当下舞蹈新文艺群体对舞蹈艺术的再认识与再创造。她认为这一群体基于感知体验,结合个人兴趣专长,重新配置感性资料,创造出反映新时代社会诉求的舞蹈作品。如古佳妮、杨朕和余锦鹰等几位年轻编导的创作,涉及对人与物关系、美的身体表现及生命能量的召唤等多元主题,体现出对当前人类生存状态和社会问题的深度关切,以充满生命力的感性表达回应时代的挑战与危机,发挥出新时代舞蹈公共表达的重要功能。

  舞蹈的社会责任与公共表达建基于舞蹈本体实践在时代发展中的不断突破。以龙年央视春晚“爆款”作品《锦鲤》创作探索为例,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分享该创作从起跑线、原发点实现的主题创意突破,即在传统威亚技术上加弹力索,让舞蹈超出常规运动逻辑,以舞蹈审美为核心实现了视觉升级。他指出,视觉审美时代,创作心态要更关注舞蹈本体、舞蹈现场及舞蹈传播的现场感和真实性。面对全媒体时代舞蹈身份认同和革新的挑战,《锦鲤》为我们开启了新篇章,提供启发与思考。

  苏珊·朗格提出舞蹈即是力的意象,舞者以创造出虚实相生的实体触动观众。依此,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张麟亦强调在跨界融合与科技进步潮流中,舞蹈表演艺术应回归本体的探索和研究,回到舞蹈的自身即力量的构造、语言性的传递,以及具有审美价值和意象创造的身体表达。

  面对当下蓬勃发展的舞剧创作,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名誉院长于平从似已形成衡常状态的舞蹈现象中感受变革的律动——中国当代区域性舞剧创编的文化想象经历了从主题统一到地方特色语言建构的过程,并逐渐强化了地域文化和民族性在舞剧创作中的地位,反映出当下舞剧艺术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的趋势。

  通过广场舞、舞蹈疗愈、舞蹈与游戏结合以及舞蹈融入社区活动等公共服务空间,助力解决现代人身心健康问题和提升公众幸福指数等方面,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原副所长江东强调,要拓宽舞蹈的边界和可能性,更大发挥舞蹈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潜力,激发舞蹈更多维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意义。

  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看来,随着时代进步,舞蹈经历了从1 . 0时代的舞台技术和装置创新,到2.0时代影像技术介入,舞蹈与行为艺术交融,再到3.0时代的“共创美学”阶段,人机协作与去主体化算法创作成为趋势。他强调,当下面对技术、文化与时代之问,舞者和艺术家应积极参与全球文化资源的共建中,以“共创美学”赋能全民艺术创作,构建共生式媒介新生态,丰富中国文化样本,共同创建共融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范式。

  印度贾瓦哈尔·尼赫鲁大学艺术与美学学院院长Urmimala Sarkar Munsi表示,舞蹈应在更广阔的经济、历史、文化语境中寻求深度参与和意义建构,成为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实质部分,而不仅仅是表面的装饰行为。通过当代舞蹈的实践与创新,让舞蹈成为连接个体与社会、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

  以未来舞蹈学建构和人才培养,助力舞蹈的未来

  “未来已来,未来就在当下!”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邓佑玲放眼未来舞蹈学广义内涵和现实使命。她强调,未来舞蹈学的研究定位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视角,关注舞蹈身体行为的历史、当下与未来;学科价值以民族文化复兴为核心,推动舞蹈文化理论的复兴与创新;学科方法强调在东方身体美学观指导下,以身体为研究方法;学科目标则包括舞蹈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建设和舞蹈文化资源学的建设,以及全球舞蹈史的编写。通过这三个面向的研究,为舞蹈艺术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学科基础,推动舞蹈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繁荣发展。

  舞蹈作为公共教育的社会责任及其在培养青少年学科素养方面的重要性是浙江音乐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徐颃关注的重点。在他看来,舞蹈独特的身体教育功能,有助于青少年塑造和提升身体协调性、审美意识、心理健康和文化认同等。而当前我国的公共教育体系中,舞蹈教育并未充分融入义务教育阶段,尤其在基础教育中遭遇安全顾虑、性别刻板印象以及舞蹈教育方式难以适应非专业环境等诸多困难等,皆待突破。

  聚焦“标准文献”对未来舞蹈学学科建构的重要意义,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副主编张延杰认为,标准文献是一个成熟学科的基础,也助益形成学术与学科共同体和学科边界。她强调,应结合英语教学与舞蹈学标准文献研读,在实践中落实舞蹈学的学科建设,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舞蹈史基础,并在未来的研究和创作中保持对舞蹈本体的关注与坚守,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也能为舞蹈学在新学科目录框架下明晰自身学科地位提供有力支持。

  “在东方美学的影响下,中国芭蕾舞创作融合了东方哲学、文化象征和美学理念,体现在肢体语言、情节构造、音乐节奏、服饰设计等多方面,追求非思辨性、和谐和变化流动的美学特质。”芭蕾舞蹈家、旧金山芭蕾舞团前首席谭元元列举《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敦煌》《白蛇》等作品,指出它们以民族化风格探索和东方美学与中华民族价值观的传递,实现东西方美学的调和与创新,为构建中国芭蕾舞学派贡献力量。希望未来中国芭蕾舞学派在传承创新中继续前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

  英国剑桥大学艺术创造力与教育系主任Annouchka Cassandra Bayley强调,在加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舞蹈教育和实践应拥抱不确定性,探索多元身体表达,打破单一身体认知。在教学实践中,应注入对身体、物质和空间变化的深刻思考,鼓励学生通过创新性的表演手段和概念性训练,增强对世界复杂性和相互联系的理解,以舞蹈为载体,将哲学思考融入身体实践,探索并表达21世纪不断变革中的生命存在。

  美国威廉玛丽大学现代语言与文学系教授Emily Wilcox着眼美国舞蹈学界中华舞蹈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指出舞蹈学科建构应具有国际性和多语境视角,不应局限于单一国家或语言环境。为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深化中国舞蹈研究,各国都需要培养本土的中华舞蹈研究人才,以便更好地将中国舞蹈的教学、创作和实践介绍给当地观众,促进跨国、跨语言、跨文化交流。

  以AI带来的变革,革新变革中的舞蹈

  “舞蹈始终是时代精神和社会变革的映射,在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舞蹈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舞蹈媒介的拓展、舞蹈身份的重塑、表演边界的模糊与创作手段的革新,这一切都昭示着舞蹈艺术正与科技共同编织着新时代的文化经纬。”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关注AI带来的变革,也期待革新变革中的舞蹈。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刘春表示,尽管AI技术在舞蹈领域的应用尚停留在对传统编舞技术的数字化改造层面,尚未在美学上取得根本突破,但其作为多功能辅助工具的潜力不容忽视。通过数据模拟、音乐触发等方式,AI可以帮助激发创意、推动个性化教学和舞蹈语汇创新。在数字化时代,舞蹈动作可以被解析为数据并融入综合信息系统。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尊重和发扬传统价值的基础上,实现虚拟体验与实体感知的共融,引导新的观演模式和创作模式健康发展,是舞蹈界在拥抱AI技术时亟待探讨的重要议题。

  在当今数智时代和AI技术革新浪潮中,舞蹈艺术如何应对变革挖掘其内在生命力并生成中国舞蹈身体视觉建构之“法”,是北京舞蹈学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苏娅关注的课题。她认为,尽管AI在艺术创作中展现出强大功能,但无法替代人的感受力和生命的复杂性、多元性、不可复制性等。技术赋能赋予视觉更多意义和界定的同时,也推进着舞蹈身体更广阔的运动空间开掘。一些古典舞的实践探索彰显着中国特有的身体文化审美。以身体观念和运动意识构成的视觉表达符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身体哲学观在当代人的感知与体验中得以重新生发,让中国舞蹈的身体不断被建构,建构出多种视觉样态,舞蹈自身的巨大创造可能性与生命张力由此在新技术语境中不断被激发。

  “当前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舞蹈研究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贡献,特别是相较于语言学在该领域的进展,舞蹈界在构建可供AI学习和生产的舞蹈知识体系方面仍显滞后。”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当代舞蹈艺术研究(中英文)》主编张素琴认为,舞蹈研究在数据收集、规则制定及对舞蹈动作的细致捕捉等面临多重挑战。舞蹈界应积极应对AI带来的变革,努力建立和完善舞蹈动作数据库,在未来能利用AI技术辅助创作、表演及研究,促进舞蹈艺术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创新发展。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舞蹈系副教授Harmony Bench指出,基于运动的机器学习技术正在改变舞蹈艺术的创作与传播方式,同时也对舞蹈行业的伦理、法律和社会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数字化时代,有必要重新审视舞蹈作为公共遗产和个人创造之间关系,以及如何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保障创作者权利与舞蹈文化的多样性。

  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慕羽表示,在快速发展的数智中国语境中,身体观念和艺术创作面临深刻转型。在AI发展进程中,科技已参与艺术创作的核心。舞剧作为中国舞蹈创作的主流形式也在探索AI题材。舞蹈家们在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探索中,以舞蹈艺术回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关切,体现出对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深刻探讨和生动表达。舞蹈创作和批评应紧贴时代脉搏,与“同时代人”保持紧密互动,共同见证和推动中国当代舞剧叙事美学的多元化发展。

  由是,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挂职)、中国舞协副主席黄豆豆在活动闭幕式上祝愿“所有舞蹈人共同推动世界舞蹈发展,为人类文明进程与世界和平而共同携手起舞”富含深意。而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强调的“协作性创造力”,也成为舞蹈人在变革中共同舞出时代律动的奋进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