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红谣》从老区换新颜的视角切入,真实地呈现了赣南这片土地从‘红色’到‘绿色’的转变,这个‘绿色’正是绿水青山的绿。作品生动地向我们讲述,这片土地不仅仅是红色的、绿色的,也可以是金色的,它值得作家为之书写、赞叹,奏响一曲新时代赣南山乡巨变的赞歌。”在近日举办的“描绘老区乡村振兴壮丽画卷——长篇报告文学《赣红谣》作品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如是评价《赣红谣》的创作,引发与会专家学者对作品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以及报告文学如何呈现山乡巨变等话题的深入研讨。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江西省作协、赣州市委宣传部、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承办。阎晶明,江西省作协、赣州市委宣传部、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领导参加会议并致辞。梁鸿鹰、潘凯雄、胡平、张陵、李炳银、白烨、贺绍俊、刘琼、张莉、丛治辰、王国平、张健等专家学者与会研讨。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主持。
正如江西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江西省作协主席李小军所说,《赣红谣》是一部“红色绿色古色”交相辉映的作品,它将赣南红色历史与绿色发展进行穿插叙述,再现了瑞金、寻乌、兴国等地进入全面小康后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动画卷,表现了乡村振兴的感人经验,生动刻画了一个个人物,同时把具有历史传承和鲜明特色的赣南歌谣穿插在作品的结构中,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韵味和诗情画意。“凌翼从历史文化、生态文明、红色基因传承、乡村振兴等多个角度把握江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生动记录人民的创造,体现了新时代报告文学作家的使命担当。”李小军说。
谈到作品的主要创新之处,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表示,《赣红谣》将历史和现实“打通了写”,一面是现实中赣南的主场景,一面不时回眸历史画面,描写跨越了70年时空,让作品充满了历史的纵深感,“这种写法在当前的报告文学中还是比较少的”。潘凯雄还指出,作品对展现江西山乡巨变事件的选材也很典型,许多当地发展的经验做法都值得推广,“作品用41个小节的内容来展现赣南乡村振兴的几十种‘招’,涉及民宿、电商、土特产等各个方面,有很多独特的江西方案”。
“作品的人物塑造很生动,作者捕捉到的点很准确。”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张陵提出,作品书写了一大批脱贫攻坚中的“第一书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因为这些形象的塑造,作品有了“魂”。在细节书写方面,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丛治辰表示,作者非常出色地将细节和数据结合在一起,比如回溯70年前的历史时,将赣南参军的数目列出来,又用“一门八烈士”的具体细节为数据作补充,令人更受触动。“比如有一座烈士塔被敌人拆毁后,一位老大娘悄悄藏起了一个‘烈’字,这不仅是一个细节,背后更指向一种精神。”丛治辰说。
乡村女性的命运也是作者关注的重要命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表示,作品中对女子务工队的描写很吸引她,这个队伍里有很多女建筑工,通常大家都以为女建筑工是比较少的,但这部作品真实地描绘了她们的强大与坚韧,“她们让我觉得赣南女性了不起!”同时张莉建议,这个话题可以继续往下挖,作者对一些女性人物的描写非常生动,但常常点到为止了,其实读者非常感兴趣,可以继续完善她们的故事。
作者凌翼也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写报告文学,脚力永远是第一位。为创作《赣红谣》,他用时130多天,先后8次深入赣南18个县市区和闽越边界,行程达到2.5万公里,撰写采风笔记20余万字,拍摄照片近8000张,见证了山乡巨变的丰富细节。“采访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驻村干部的奉献与担当,也深刻体会了老区人民的淳朴与热情、向上的决心和斗志,我深爱赣南人民,赣南是我创作的‘根据地’,也是我创作新征程的出发地。”凌翼说。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长篇报告文学《赣红谣》全面而艺术地叙写了赣南原中央苏区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百姓走向脱贫致富的生动故事,写出了这片红色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刻画了为赣南人民谋福祉的党员干部群像,深刻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主题,为报告文学呈现中国大地山乡巨变作出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