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地发挥网络文艺评论的“轻”之美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近年来,随着网络文艺作品大量涌现以及网络媒介、新媒体平台的迅速发展,网络文艺评论受到广泛关注,网络文艺评论力量也在期待中被不断强化。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评论话语,无疑是网络文艺评论力量的不断生成与壮大的关键。网络文艺评论参与人数之广、更新速度之快、表现形式之丰富,都与它所依托的媒介密不可分。从广义上看,网络文艺评论指的不仅是关于“网络文艺”的评论,更是来自于“网络”的“文艺评论”,它强调的是网络这一新媒介给文艺评论带来的诸多新气象。其中,语言是让人能最直观感受到变化的一方面。一些学者在讨论传统文艺评论受到的挑战时指出,批评的失效主要是语言的失效,也就是读者失去了对这套话语系统亲近的愿望。网络文艺评论的繁荣反过来说明,一套新的具有生命力的话语系统正在形成。</p>
<p> 在现有的网络文艺评论中,针对某一书籍或电影的文字长评,与传统媒介上的文艺评论是最为相似的,它们是文本语言从纸媒到互联网的转移,媒介在其中产生的影响并不大。有些长评干脆直接是传统媒介上已经刊发了的文艺评论的转载;另外一些网友自发创作的长评也和传统的文艺评论一样,关注经典文学作品,采用相似的批评方法和术语。比如《百年孤独》在豆瓣读书平台就有6717条长评,其中一条热门评论《那些关于时间和孤独的故事》,用了约17000字梳理了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总结了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p>
<p> 同样是文字评论,与传统的长评相比,弹幕、留言、短评等更具有网络属性,它们诞生于网络,篇幅比传统的文艺评论要短小得多。篇幅的限制让论述无法系统、充分地展开,但也带来了一些优势。比如,它使得发表评论的门槛降低,这会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评论中来,也会鼓励人们更直接、迅速地分享自己最新鲜的感受。正是大量的使用者以及高频的使用,让网络文艺评论的语言具有了活力。另外,短小的篇幅并不意味着信息量的缩水,相反,它可能呈现为信息的高度浓缩。因此,在网络文艺评论中,我们常常能发现一些“金句”。比如在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豆瓣短评中有一条来自网友“演员kkkkkw”的高赞评论,“不做中国的指环王,而做世界的封神榜!”简短的十六个字评论包含了诸多信息,既说明了《封神》与《指环王》在结构上有相似性,更强调了《封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表达出评论者对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期待。同时,高度凝练的语言往往不乏机敏,依靠互联网的裂变式传播,常常很快就能“出圈”,变成“热梗”。比如同样是在《封神》电影的评论中,网友就创造出“商务殷语”来戏称主演念台词时的独特发音,创造出“纣王和哈基米”来形容电影中纣王和狐妖妲己的关系。这些“梗”都是对这部电影既准确又幽默的评论。</p>
<p> 如果说传统文艺评论的文字以它的严肃、系统、缜密形成了一种“重”之美,那么网络文艺评论的文字就以它的短小凝练、机敏幽默,形成了一种“轻”之美。</p>
<p> 但假如只是谈论文字类的网络文艺评论,就忽视了网络文艺评论在数字化语境下的更多表现形式。比如音频或视频网络文艺评论,它们借助了新的媒介技术,实现了评论从单一的文字向视听语言的拓展。这一类文艺评论发展迅速,已经出现了许多细分类型。比如视频评论按照内容可以分为读书类视频、影视解析类视频等等。而读书类视频按照创作主体又可以分为自媒体制作的视频,如B站up主们的读书分享和官方媒体制作的视频,如《但是还有书籍》一类的纪录片。</p>
<p> 与文字评论相比,音视频评论的语言往往更直观,它将信息通过声音或图像传达,帮助接受者省略了将文字在脑海中进行转化的步骤。例如一个鼓掌的画面,比“好”这个字能更直观地传达出肯定的涵义。其次,音视频评论的语言具有复合性,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语言。例如马瑞芳教授品读《红楼梦》的视频,使用了87版红楼梦的影像资料,引用了《红楼梦》原著的文字,又配合上了古典音乐作为背景。与马教授的文字著作相比,视频评论既丰富了她的表达手段,也调动了接受者的各种感官体验。</p>
<p> 在音视频评论中,近年来出现了一类新的评论形式,那就是Reaction(反应)视频。这类视频不仅传达评论者的观点,还将评论者对评论对象(如电影、电视、书籍、音乐录像等)的直接反应记录下来,比较受欢迎的Reaction视频有像“外国人看《甄嬛传》”这类跨文化评论,也有像“音乐人听周杰伦”这类专业性评论。与其他音视频评论呈现出评论的“结果”相比,Reaction视频要呈现的是评论的“过程”。通过对“过程”的呈现,Reaction视频强化了音视频评论语言的第三种特点,即“在场性”。“在场”是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事物的显性存在,强调此时此地的现场感。在一般的音视频评论中,声音和图像已经给接受者初步创造出了与评论者同处一时一地的效果。例如,在文字中,评论者可以选择性地隐藏对所评价作品的强烈情感。而在视频中,即使并非出自评论者的本意,个人的好恶也可能会通过动作、表情、声音暴露出来。Reaction视频放大了这种“暴露”,或者说,这一类视频要做的就是“刻意暴露”。在这类视频中,评论者下意识的身体反应甚至是不小心的口误,不但不会被删除,反而往往会成为了视频吸引力的核心。受众期待着这些“偶然”和“错误”,它们提供了一种精心修饰过的文字或者剪辑过的视频所不能带来的强烈现场感。在制作这类视频时,评论者将受众想象成自己的好友,大度地敞开自己的世界。在观看这类视频时,受众仿佛坐到了评论者的沙发上,距离近得甚至能感受到评论者的呼吸。在网生代的“群体性孤独”中,评论者和接受者双方,都享受着这种具身的陪伴。</p>
<p> 当然,众声喧哗的网络文艺评论在语言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它们是碎片化的,有时不免流于肤浅;它们是情绪性的,有时会不讲道理只讲立场,等等。不过,既然互联网对文艺评论的影响已经成为事实,加强网络文艺评论的下场参与和积极研究,全方位深入了解和应对网络文艺评论新特点新挑战,努力建构好网络文艺话语系统,以更好地网络文艺评论实践助推网络文艺繁荣发展,应该成为专业评论工作者的使命。</p>
<p align="right"> (作者系豫章师范学院教师)</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