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内心的野草
——读孙梓文诗集《光雾岚》
栏目:探索
作者:张万林  来源:中国艺术报

  对一座山持有饱满的热度,那是对自然的热爱,对山水的相依,是心灵与天地的对话与交流。面对光雾山这座天下名山,前有歌者写出了《美丽的光雾山》,后有作家写出了《笔走光雾山》《看山的风景》的散文集,更有诗人吼出“九寨看水,光雾看山,山水不全看,不算到四川”的豪言,可见,山情水意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正是这种重要性,让一个诗人不能自已,情不自禁地打开自己的胸襟,展开对一座名山的辽阔抒情。这个诗人便是我们熟识的孙梓文。

  接触梓文兄弟,还是多年以前那个午日,他的热忱与细致让你一下就认下这个兄弟。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位热心的人民警察,做宣教工作。因为文学,我与这位警察接近,更到后来成为文学圈内的好兄弟。他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他对你的帮助,总是那么细心贴切,让你动容。一个警察与文学发生关联,与诗歌有了亲密关系,这个世界一下就不再是敬而远之,而是变得随和亲切起来。他让缪斯在那一刻,显出一种别样的气质,于妩媚中生出了清香。

  在文学的路上,梓文爱好很早,成长不易,因为职业原因,他不便让身边的人更多地知道他爱好文学,在诗歌慢慢淡出热度的时代,他更不愿意让身边的人特别是领导知道他会写诗,所以他总是以笔名出现在我们面前。直到某天,领导在一本地方杂志上看到对他的专访,才恍然知道,原来孙梓文就是机关的孙国贤。而他总是谦恭自省,刻苦自励,善于学习,不断打磨自己。以武易文,从枪手到写手,从普通写手到文坛快手,到如今的行家里手,你能从孙梓文的这些变化中,感知到背后站立着的浓荫,这足以让你驻足流连。现在梓文的这部厚实的诗集摆在面前,你会从他那深情中,感知到“山抬高一寸,云朵就降低一分”(《山居图》)的豪情雅致,“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心境跃然纸上。梓文诗集分为三辑:“山居图”“红叶迟”“风雨慢”,你从这些辑名就可以感知到他对光雾山是怀有一种虔诚的热爱,一种诗人的浪漫和文人的抒情。

  “山居图”一辑,就是对光雾山一种全景式扫描,对一座名山的深情打望。每一处景点都有他的吟唱,香炉山、焦家河、十八月潭、大小兰沟、截贤驿……凡景至必诗到情随。哪怕是光雾山的月色也有诗情画意,哪怕是感灵寺的香火也缭绕着神圣的佛光。我以为最抒情最令人感觉到荡气回肠的是他那组《光雾山,辽阔的抒情》,诗人立于光雾之巅,放眼天下,一览众山小,他的感情信马由缰,以十多个章节得以充分释放;“红叶迟”一辑,是对光雾山的花草林鸟、叶摇虫鸣、层林霜染的歌吟,对河水与季节的写意,对人文与风情的观照;“风雨慢”一辑,是诗人以“蝉鸣是上好的墨汁”(同名诗)为意,从缪斯之徒摇身为一丹青写手,以我心写我意我景,借景抒情,以物言志,“万物带着剑气,长笙短笛”(《光雾山茶·夜饮记》)作了一回光雾仙山太白游。

  做一名诗人是需要豪情满怀,胸有大爱的。对诗人孙梓文来说,他“培育溪水,放牧内心的野草”(《山居图》),是有自己的诗歌野心,对光雾山的热爱,他是要“整个人间,都是新的”(《早安,光雾山》)。光雾山是国家5A级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这里系原始森林,生物多样,四季有景,山高林深,山奇水异,古朴神秘,世人心向往之,也是探秘历险之境。这里游人如织,四季不断。春之杜鹃,“将人送入仙境/直到将人在天上变出一朵花来”(《香炉山·杜鹃》);夏之“巴山夜雨,是最触怀的物种”(《光雾山,辽阔的抒情》);秋之“梳妆,描眉,捂住心跳,屏住呼吸/生怕这样的红/留不住你温暖的视线”(《红叶迟》);冬之“风吹雪花,雪落成册,有珠泪的辙痕/请轻轻走过,静静凝视”(《雪花是天空的落叶》)。旷野夜月,山深林寂,虫鸟应声,四时有别。这里是“驴友”探险胜地,文人采风家园,画家写生天堂,拍客追光之境。文人雅聚,少长咸集,多有作家诗人来此发声。诗人孙梓文“放牧内心的野草”,历时数载,于万般诗意中探秘光雾诗情,于不同维度中找寻光雾风情,自然的、人文的、历史的都有涉猎,因而他依诗人的眼光,为光雾山磨制了一部百科式的诗意之著。拿他的话说,“只是,我心中的热血/始终没有停止燃烧/包括焚尽我自己/一如红叶,最终的绚烂”(《红叶迟》)。这就是一个诗人的纯情大爱,比之歌曲的吟唱,他更有诗情,比之散文的描写,他更有诗意。他让光雾山在世人面前,有了诗意的阐释和豪情的绽放;也让他的诗歌在现代语境下,有了更辽远宽阔的意境与抒情。

  从这部诗集里,你会深深感到,现在的孙梓文已从公安战线,返回文学的绿茵场上,成为激情飞扬的在场歌手。你会发现,在文艺漫道上,他来得更加得心应手,更加从容不迫,更是出其不意。如今,他在诗歌和评论界风生水起,时有惊鸿之笔,更添及时风雨,让人不得不蓦然回视。现在,梓文从事着与文学更贴近的工作,创作时间和氛围于他是黄金期。希望他不要停滞,更不要过多打望,要保持那种激情与飞扬,在文学场中发出更有力的声音,引来更多的共情与共鸣,让他的文学之巅比之光雾山更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