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实和日常深处的挖掘与反思
——电影《孔秀》观后
栏目:探索
作者:王亚芹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今年妇女节前一天,非常有幸受邀参加了王超导演的电影《孔秀》的首映礼。该影片主要根据河北著名工人作家张秀珍的长篇小说《梦》改编而成,带有明显的自传体性质,呈现了一位出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女性的生活史、情感史和奋斗史。作品可以说既是中国社会发展特定时代的一个缩影,也是个体成长的现实记忆;既回望了历史、勾起了怀旧的“集体无意识”,又呼应了现实、引发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但影片给我最深的思考是,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文艺”?</p>
<p>  众所周知,在当前信息数量巨大、技术更迭迅速,正在走进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时代,文学艺术的“泛虚拟化”有时会模糊了现实与虚构的边界,也让我们对“现实主义文艺”这一概念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当下,甜宠、科幻、架空等题材广受关注,这类题材往往有“造梦”、制造幻影的功能。与这些题材强烈的虚拟色彩不同,影片《孔秀》则是一朵盛开的“现实主义之花”。该影片在叙述方式、故事内容、人物塑造、影像呈现、语言表述甚至色彩和声音的搭配上,都体现了一种质朴、醇厚、坚韧和内敛的特色,给人真切、可触的现实质感。</p>
<p>  电影的故事叙述没有使用过多的技术技巧,而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呈现了主人公孔秀人生中几个重要节点的生活现实,在无形之中既观照了历史,又呼应了当前的社会热点。整体观赏过程中呈现出一种舒展、流畅,和跟随主人公一起成长的真实与自然感。孔秀既有那个时代的女性,尤其是中国北方女性所具有的典型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特点,又具有个体身份的独特个性。比如她是印染厂的工人,在单位被尊称“孔师傅”,所以她是经济独立的。孔秀从小就是“班里作文写得最好的一个”,手中一直捧着父亲留下的《格林童话》,可见她的精神生活也是很丰富的。这在某种意义上与当前影视剧中热衷呈现的“大女主”形象形成一种有趣的互文。同时,孔秀第一段婚姻失败的表面原因是婆媳关系,实际上也是那个时代某些男女关系的真实映射。其第一任丈夫刘汉章的形象极具典型性,从女性的视角讽刺了当下某些年轻人婚姻关系中的“妈宝男”形象。特别是他和孔秀在离婚时自我辩解的那场戏,有浓郁的“黑色幽默”意味。第二段婚姻生活中一地鸡毛的琐碎日常几乎压垮了孔秀,让她一度痛不欲生,其中所呈现的部分男性的偏见、大男子主义、婚姻重组等都触及了现代社会的现实话题,让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生活背景的观众都有切肤的感受,是真正从生活中来的影像呈现。</p>
<p>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同样,我认为“一时代也有一时代之现实主义”。换句话说,现实主义也是有时代性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流变特点和风貌。影片《孔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现,不只体现了百姓日常生活的事实,更有着对现实深处的批判与反思,它能触发我们对现实处境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深入思考,这应该就是真正的现实主义文艺所潜藏的精神力量。促使我们对现实主义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践,正是我们对于现实的深切关注。</p>
<p align="right">  (作者系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美学与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