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民族志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
郑 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当前,寻找新的话语方式,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国际舆论斗争,是新时代我国对外传播的重大课题。鉴于影像在当今时代具有强大的传播功能,民族志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影像媒介,在对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具有潜在价值。建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民族志纪录片的对外传播潜力,逐渐形成利用这一特殊资源进行国际舆论斗争的工作机制。
民族志纪录片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良好载体和文化工具
民族志纪录片是基于民族学的田野调查规范而用影像书写的文本,承担着深度描绘和阐释一种文化的功能。在近一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志纪录片的记录范围从民族文化扩展到城市社区、工业社会等广阔领域。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纪录片,民族志纪录片强调民族学田野调查的科学规范,主张不将作者的主观感受和观念带入拍摄中,从而使民族志纪录片拥有“客观”“真实”的鲜明特性。
正是基于“科学”“学术”的客观性,民族志纪录片的宣传作用是隐性的,同时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志纪录片曾经为西方提供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如《云之南》等作品曾一度在西方广泛传播,被称为“最中国的文化”和“最中国的故事”,促进了西方对中国社会的了解。今天,在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中,民族志纪录片以其科学性、真实性的媒介特征,在塑造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方面的功能价值,应被高度重视。
高度关注我国在国际民族志纪录片跨文化交流中的弱势现状
民族志纪录片已发展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一个领域,在全世界形成了不少于100个各种类型的国际或地方性民族志影展,由此建构出一个全球性跨文化交流系统,其表层为学术和文化传播,其实质则是不同国家通过这一带有文化传统展示和文化资源输出的媒介,来建构自己在国际话语系统中的发言权,成为展现国家文化地位的一种传播平台。
从目前情况看,欧美国家占据了国际民族志纪录片交流传播的主导地位,如美国玛格丽特米德民族志电影节、英国皇家人类学民族志电影节、法国让鲁什民族志电影节,均是辐射全球的民族志影展。此外,北欧、日本也各自在其语言和文化圈层中建立起以民族志影展为表述系统的话语体系。这些国际影节(展)均承载和背负着政治诉求,以文化交流的形式与世界共享,成为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文化符号。
相较而言,中国民族志纪录片的国际交流和传播局面尚未打开。由于没有自己的国际民族志影展,我国的民族志纪录片只能送到西方,接受西方学术的选择和评价。正是因此,我国也缺乏一个利用民族志影像传播自身文化理念、传递政治诉求的国际发声平台。
从国家战略层面构建中国民族志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交流平台
当前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迫切要求已使构建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国际交流和传播平台显示出必要性。为此,特建议依托国内较成熟的民族志影展的已有实践基础,如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于2015年创建、已成功运行五届的“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以及广西民族博物馆于2014年创建的“广西民族志电影展”;同时依托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的节日志影像工程和百部史诗工程,以及国家图书馆的中国记忆项目等长期积累的影像成果,筹划建立中国国际民族志影展(节),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民族志影展(节)等,形成能够与欧美国家对应性展演和文化竞争的交流传播平台,彰显文化自信,以承载着中国形象的影像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