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使用固态的钢铁来构筑雕塑,发端于西方,至今不过百年。但钢铁以其优越的耐久性和加工性能,成为众多现当代艺术家创作大型公共雕塑作品的首选,承载着丰富的时代精神,也展示出杰出的工业制造水平。上世纪之初,钢铁雕塑艺术在欧美萌芽,并蓬勃发展,成为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涌现出大量的经典之作。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钢铁雕塑艺术被引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文化及艺术形式相结合,经历了一场再造的历程。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孙璐的著作《现代钢铁雕塑艺术》以全景视角梳理了钢铁雕塑这一20世纪新兴的艺术门类的源流和发展,不仅介绍了钢铁雕塑艺术在西欧、俄国等源头国家如何出现和演绎,更详尽地阐述了钢铁雕塑艺术初入中国时本土化的改变和融合,同时将中国最前沿、最年轻态的钢铁雕塑的艺术样态纳入整个钢铁雕塑的艺术史叙事中,从中国立场出发,真实而鲜活。
过去的一百年中,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与现代主义理念的双重影响下,人们也开始不断反思和批判现代文明的种种弊端。而在二战之后一片废墟的特定历史阶段,现代主义艺术与设计成为重建文明社会的“特效药”。它在使社会发生巨变的同时,也为工业文明与当代艺术理念的结合体——钢铁雕塑提供了萌芽空间。
作为造型艺术,特别是公共空间大型雕塑的材料,钢铁优越的耐久性和加工性能使其成为现当代艺术家创作,特别是建构大型公共雕塑作品的首选。随着越来越多的重工业材料、重型机械和加工技术被运用,雕塑家们将一件件纪念碑尺寸的非具象钢铁雕塑作品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些饱含着对大工业时代的崇拜与信仰的钢铁雕塑,成为现当代欧美世界中具有重要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也成为城市肌理与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创了重工业时代景观的新面向。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独特象征。在追求高速、高效、高能的信息时代,机器和钢铁自然而然地代表了速度、效率和力量,以及我们建立在机械化和信息化基础上的现代生活状态。许多西方艺术家都采用最先进的工业技术来表达其先锋的创作思想,阐释其对世界的看法,探讨生存的意义。比如英国艺术家安东尼·卡罗(Anthony Caro)将音乐转换成视觉元素,将韵律凝结成一种城市肌理。又比如西班牙雕塑家爱德华多·奇利达(Eduardo Chillida)那些如黄油块般弯曲的钢铁方柱,展现出令人震撼的超级力量。他们的作品采用先进的数码加工技术,高反射性的不锈钢等金属作品使人们如同置身于充满科技感的未来世界之中。
本书第一部分所列举的伫立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空间中的钢铁结构,或光洁闪烁,或锈迹斑斑,或风格开放,或蕴含隐喻,它们往往并无固定所指,但实际上承载着丰富的时代精神,也展示出杰出的工业制造水平,常常能给予观众强烈的精神触动。它们既是现当代雕塑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欧美社会现代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与西方相比,中国的钢铁雕塑发展得比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国向世界敞开国门,钢铁雕塑随之而来。在21世纪初,中国的先锋艺术家们经历了由借鉴学习向自主发展的转变。中国现代钢铁雕塑艺术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有着相似的出发点,都是向人文主义回归。但中国本土的钢铁雕塑一经发展,很快就走上了主题具体化和超越雕塑本体的道路。一方面在欧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下,雕塑家们拓宽了眼界,丰富了认知,并兴致勃勃地做了大量材料与形式方面的实验,涌现出许多立足本土的实验性作品。如艺术家李秀勤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钢铁构成系列作品,运用大量的新材料、新形式和新方法,对之后青年一辈影响显著。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思想的解放,也让当时的艺术家迅速把作品的主题,转到对个人经验、中国历史和社会现场的表达上。如雕塑家隋建国这个时期的作品《地罣》《殛》系列,便是如此。艺术家将钢铁元素融入作品中,与其说是看重钢铁本身的物理属性,毋宁说是为了挖掘其社会属性,这超越了现代艺术的形式美感而进入带有隐喻性的哲学范畴。无论是形式探索,还是基于当下思考的历史传承,现代中国钢铁雕塑艺术从萌芽开始,就注定了对历史、社会、文化与个体的观照。这方面的内容在本书的第二部分进行了阐述。
国内各大美术学院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都先后将现代主义理念和实践,以硬质材料课为切入点,引入教学体系中。金属作为硬质材料的代表,因其易得性和便于直接操作的特点,逐渐成为雕塑系硬质材料实践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金属雕塑是对写实雕塑教学的补充,更是对雕塑本体的强调。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系统的金属雕塑教学理论已经形成。今天的学院实践接续了20世纪第一代中国当代钢铁雕塑前辈们的本土化创作进程。在全球化的开放时代,青年艺术家们的创作在技术、形式和语言方面具备了与世界沟通的便利条件,也自然而然传递出一种“乡音”。中国社会所走过的每一步都印刻在他们的创作当中,成为他们艺术作品的固有底色。“民族”与“世界”不再是新时代的钢铁艺术家们刻意思考的主题,在这一代人的作品中,令人瞩目的是一种既兼容并包又个性鲜明的“中国”气质。
一些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接受了正规学院训练、具备现代艺术前沿理念的年轻艺术家,在探索一种属于中国当下这个时代、与中国本土文化血脉相通的直接金属雕塑。如果遇到合适的平台,他们蓬勃的创造力将不可限量。“钢铁之夏”雕塑创作夏令营正是这样一个现场创作平台,已持续了近十年的时间。这个创作营项目得到政府与企业的支持,以美术高校学生为创作主体,利用废旧钢铁设备,开创性地与中国当代文化及多元的艺术形式相结合,让“中国工业历史的沉积物”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是当下年轻雕塑家们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尝试。近年来创作营出品的作品,因其思想活跃性和实验性在学术圈内和社会层面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当代公共雕塑艺术新生态的形成。
故而,本书除了对成熟意义上的钢铁雕塑艺术进行梳理以外,在第三部分使用大量篇幅介绍创作营中的年轻新锐,从现场角度对他们在创作营项目中用废旧机械设备零件及各种现成钢铁材料创作的雕塑作品做了分析和论述。这些大型钢铁雕塑的创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现代主义雕塑方法论中的直接金属雕塑,但也充分结合了中国本土特色和时代精神,是最具现实意义的艺术创新。相对于成熟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些短期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更受工期、加工工艺、材料种类的限制,也更接近特定地域的文脉,对当地的社会文化有更精准的把握。如果说那些里程碑式的大师作品是宏大雕塑史中的经典,是一个个耀眼的名词,那这些看似粗略,却饱含生命力的创新作品就像一个个生动的动词,处于鲜活的现在进行时。
总体而言,本书在纵观钢铁雕塑百年发展史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或抽象或具象的典型案例,透过成熟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和年轻艺术家的现场创新,揭示隐藏于“钢筋铁骨”背后的艺术理念和表达方式,洞悉钢铁雕塑艺术的本质特性。
当然,本书的目的也不是用专业术语抑制观众的直觉,而是与之正相反,试图将理论分解成深入解读细节的依据,从而触发观众内心深处的感受力。同时,以欣赏和解读为切入点,带领读者发现当代钢铁雕塑艺术的魅力,找到正确打开这些艺术作品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