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何以“美翻了”?
——春晚舞蹈作品《锦鲤》的身体视觉构造
栏目:视线
作者:刘明明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4年春晚舞蹈作品《锦鲤》

  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上,从《锦鲤》的“锦鲤红”到《咏春》的“咏春蹲”,再到《瓷影》的“瓷器白”,可以看到舞蹈正在越发成为春晚舞台上的看点与亮点,让线上线下的众多观众直呼“精彩”“惊艳”“美翻了”。作为对中华文化的生动演绎,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将艺术创作的自我创造性和舞蹈的视觉本体性进行了很好地结合,有效地生成了今天舞蹈艺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表达。

  以《锦鲤》为代表,作品将“锦鲤”一跃而起的鲜活意象与腾跃精神揭示而出的同时,也超越了“锦鲤”的具象化塑造,引发了对今天舞蹈创作的深刻反思,即应如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通过把守正创新精神真正延续到今天的舞蹈艺术创造中,激发出舞蹈本就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意识、观念与表达?让其在当代视域下被重新建构出来?这既是作品来自于春晚,却又不止于春晚舞台的进一步思考,也是对当下及未来舞蹈创作态势的进一步反思。

  创造之道:“锦鲤”的身体运动性带来的视觉同构感

  “美翻了”的评论背后,有很多观众认为《锦鲤》略有一点“遗憾”的是对威亚的使用,认为如果没有威亚,而是走纯舞蹈影像的视觉路线,会让这个作品更加添彩,更具视觉冲击力。虽然这是对《锦鲤》可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的热烈呼声,但在笔者看来,基于舞蹈创作内在逻辑的这一“遗憾”,恰恰是成就作品独特视觉构造和审美追求的根本依托:只有使用了威亚,舞者的身体才能在技术上真正实现重心不定的悬空感;只有身体产生了重心不定的悬空感,舞者才会在空中依靠自己对重心的找寻、背肌的力量和呼吸的推动,不断塑造出鱼儿在水中的真正翻腾之感、跳跃之感、游动之感,而不是简单的鱼儿水中游。威亚的使用并不是一种外力的借助,目的正是为了让“锦鲤”的身体运动性在舞者身上得到最为极致的体现,甚至是更为极致的强化。

  毕竟,在历来的舞蹈作品中,类似“鱼儿”的物象塑造并不缺乏。这不仅是舞蹈的强项,且产生了大量优秀的、经典的传世之作。如《荷花舞》,就是以“荷花”的物象塑造与人体空间流动,强力地比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和”为美的新生活憧憬,象征着一种勃勃生机。所以,在经典的诠释、演绎与参照下,今天的《锦鲤》如何进行创作,才能使自己呈现出与以往的不同?究竟如何捕捉“锦鲤”的身体运动性,才能在视觉考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呈现出身体运动性带来的视觉同构感,而不是更多依靠某种外在媒介的技术手段与方式方法才能实现?作为创作者,既要面对现在的、未来的态势引领,又要面对过去的既有形态跨越,而不只是简单的创作手法或方式方法的迭进问题。

  如何塑造“锦鲤”的身体运动性?在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的主题性动作是舞者的头部先向下翻卷,然后在威亚的助力下,由头部的翻卷带出全身的大幅度翻卷,最终带来整个身体如同波浪式弧线运动的视觉效果。包括除了翻卷之外,还经常出现的动作是舞者的不停返身回看带来的身体向上盘旋之感。这些动作看似在不停比拟鱼儿在水中翻腾与腾跃,但实质都是创作者基于高度的抽象身体运动性把握,而非具象。只有弧线,才有上下,才有对称,才有生命的荡然起伏;只有回转,才有圆润,才有周期,才有生命的周而复始;只有向上,才有腾跃,才有线性,才有生命的不停翻越。所以,所有身体运动性的极致呈现背后,都昭示了一种中国式身体的呼吸、路线、方式、观念与表达,让观众看到“舞蹈中的中国”,看到舞蹈作为一种身体语言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以及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舞蹈艺术表达的独特性、支撑性、引领性与示范性。

2023年11月15日,舞者在北京舞蹈学院虚拟实验教室进行第一次排练
北京舞蹈学院供图

  建构之法:“锦鲤”的审美创造性带来的身体视觉性

  如果进一步深入观察,作品除了身体的运动性把握之外,更进一步引人深思的就是如何进行身体的视觉构造?可以说,舞蹈今天面临着比任何一个艺术门类都更大的视觉传播的考验与挑战,而当下很多舞蹈作品也正在竭力探索着视觉呈现的方式方法。如去年春晚热火出圈作品《只此青绿》中的“青绿腰”、今年春晚作品《瓷器》中的“瓷器白”等。这些作品无疑都在不断探索着舞蹈艺术可以呈现的视觉命题,即山水、水墨、器物等。但实际上,当今舞坛这样的作品并不多见,大多数作品还是更多将视觉等同于了“图像”的直描与再现,将身体的视觉等同于了舞台艺术装置的使用与添加,而没有更多从舞蹈本体探索舞蹈的身体视觉构造。从这一角度看,更进一步彰显了《锦鲤》仅仅使用威亚寻找身体运动性契合的可贵之处。

  正如《锦鲤》中我们可以看到,由身体的呼吸带出来的身体“顺势”“反势”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视觉构造感。尤其是在“反势”上,威亚在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就是时刻为舞者的身体运动提供一种反向的运动作用力,让舞者除了“顺势”形塑出一种游动之感,更重要的是在威亚的反弹力作用下,瞬间产生一种“反势”的挺身而起与向上回旋之感,从而形成一种非常连贯、完整的身体运动路线与方式。这是一种完全依托身体运动产生的身体视觉构造,让本身就具有视觉彰显力优势的身体动势,瞬间就得到了极致的强化。因此,威亚的使用其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强化本体作用,让舞者的身体能够同时在“顺势”和“反势”的完成中,产生一种极具审美创造性演绎的身体极致与圆满表达,而不仅仅为用而用这一装置。这些都为我们今天更好地反思视觉类的舞台艺术与舞蹈影像作品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即舞蹈的身体视觉构造究竟应该如何使用外在的媒介力量?媒介使用是否应该更多着力于对本体的强化?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舞蹈本就具有极强的视觉构造优势,只是在当下很多舞台艺术作品创作中,我们往往容易认为视觉更多依赖于外在媒介强力加入的方式与手段,而非将创作立足点放在舞蹈自身的视觉构造优势上。正如早期很多舞蹈作品,即便创作者自己可能并没有视觉构造的意识,但是其所使用的方式与方法,却早已昭示了舞蹈的视觉构造优势。例如《扇舞丹青》《黄河》《风吟》等作品,都非常善于使用身体的动势来进行身体的视觉构造。可以说,这其中的奥妙与要义就在于“动势”二字。只有精准把握并呈现出了身体比拟某种形象或物象的动势,舞蹈趋于抽象的视觉构造感就会随之产生。因此,在视觉构造方面如何在动势上着力,是舞蹈最应该发挥的优势与长处。

  创新之思:“锦鲤”的身体实验性带来的创作前瞻性

  近几年,春晚舞台上的很多作品都预示了这一年的舞蹈作品创作前沿和未来,体现出了中国舞蹈艺术创造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表达与满怀期待。尤其是此次的《锦鲤》,除了主题性表达的深度契合之外,还格外体现出了一种学院派的身体实验性。通过打破以往的舞蹈作品创作模式,真正让身体实践了一种数字化演绎方式,让身体呈现出了与以往相比的很大不同与创造可能。仅凭这一点,就让我们从中看到了舞蹈的身体所具有的独特创造力,以自我建构的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人的视觉体验中得以重新激活,并刻画出了一种新的生命图景。

  这些,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中国舞蹈最高学府,北京舞蹈学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舞蹈艺术表达方面做出的大胆探索。事实上,正是学院孕育了这样一种身体经典性演绎与创造实验性探索兼具的艺术创作主张,形成了代代北舞人续接有力的传统,才能最终推动《锦鲤》的产生,推动领域内无数经典之作、高峰之作、传世之作的产生。这些可贵的实践,启发着今天的创作:我们既要敢于打破既有的创作范式与模式,以强烈的前沿和前瞻意识,探索引领未来舞台艺术创作的创造形态,更要努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发挥本体力量,助力自身创造形态的不断产生与当代意义的构建。这或许才是《锦鲤》于央视春晚舞台上“美翻了”,却又不仅仅止于“美翻了”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作者系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学科办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