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引领、交叉融合的
艺术教育中深植人文底蕴
栏目:观察
作者:周安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当代艺术教育在骤变的时代,已经远离普通的通识教育和知识传递范畴,因为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特殊时代,5G、AI、VI和数字化等等都使得艺术生成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创新机制幡然改变,艺术教育在汹涌澎湃的科技大潮中走向了融合发展、科技化重构的大视界。由此,传统的、平面的、简单的、知识传递性的艺术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既来自于艺术实践所带来的斑驳、丰富多样甚至错位,也在于艺术教育的接受者经由科技时代的洗礼,其自身已经被科技赋能,被科技改造,形成了极其强烈的科技艺术意识形态,这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也是值得当代艺术教育工作者深思的。

  换句话说,当代艺术教育已经无法在单一的课堂上通过纯理论的描述和简单清晰的知识传输,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单纯耳提面命的教学方式无法达成艺术教育的目标,更难以建构当代艺术教育的合理逻辑和效能逻辑。相反,当代艺术教育必须时时面对现实所提出的问题,时刻面对被教育者的多方面的质疑、质询和挑战。由此,所有艺术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意识到,科技时代的艺术教育必须站立在科技肩头,面对科技对艺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影响,从而找到切实可行的、属于当代的艺术教育方法。

  科学技术对艺术创作与实践的颠覆性改变,体现在三个大的方面。

  首先是传统的创作主体——创作者,已不再是艺术创作唯一的掌控者。通过虚拟影像、数字建模等等,影像生成有了更多的数字化管道、客观营造与符码选择。人工智能更是依据高超的技术装备以及其对人的智慧的领悟,自主、充分地实现创作目标。优美的音乐旋律的创作、充满神奇想象的绘画作品的创作以及器乐生成与演奏——实现艺术再生,使艺术在脱离人主导的情况下获求了一种独立的品格,亦即科技的品格。

  二是技术手段能根据人类思想轨迹,根据人类切实意图,参阅以往的经验,进行想象性的创造,打破叙事惯性而成为新的艺术创作的主导者。不仅像ChatGPT能以自身的路径来吸纳人类智慧、展开想象,构成全新的结构和叙事逻辑,包括建构艺术叙述的新模态,而且人工智能一旦被运用到创作领域,往往能够超越人类经验,赋予作品更神奇的想象、更具活力的形态。

  三是高科技使得人类艺术实践更便捷,更具交互性,使视像更具逼真性。就如当年电视刚刚发明的时候,其视通万里的特性拓宽了眼睛的视界,使得人类的经验有了更广大的延展。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展,交互成为人类沟通的重要选择和人类创造更加充分和有力的武器。由于交互,我们能获得更多对比的视角,由于交互,我们有了更多艺术创作和想象的路径选择,艺术修正以及艺术改变的时机、方法和逻辑。由此,我们的艺术创作能够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以普遍、多元、多时空、多视角的特点整合人类精神书写的经验,以获得完美的艺术建构成果。

  万变不离其宗。在技术主导的当代艺术教育方式变革中,我们要清楚人类艺术的“宗”是什么,我们必须坚守根本,注重对艺术教育本质的精准把握,而不能由着“技术控”引导,不能仅仅在技术层面下工夫。说到底,技术化的艺术教育新颖夺目,充满了“玄幻”的视觉效能,也在心理层面给人们提供了巨大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但是,这种教育的本质更应该指向人文内蕴,指向人文精神的演绎和传达。换句话说,我们不能以功利的态度、娱乐化的方式,或者以“技术范儿”的猎奇追求,把当代艺术教育的根本不知不觉转化到一种技术满足的搭建上,而要真正地在这个过程中寻找人的价值,演绎尊重人、发挥人、健全人的心智的艺术哲学,让我们的艺术教育在培育时代新人方面,在锻造有思想的一代国人方面下工夫。科技时代的艺术教育依然应当充满浓烈的人情味,充满对人的能力的肯定、对人的价值的书写和尊重、对人性的清晰的理解和把握,这样的艺术教育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也是反映艺术的高尚品质和根本趣味的。

  艺术教育从来都饱蕴人类的思考,内含着人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人对自身发展的无限追求的表征。当代艺术教育进入了科技引领的时代,科技使艺术教育更富技术的色彩,也更具技术的力量。但这种艺术教育的本质并未改变。如果我们不能深切认识这一点,自觉地在科技引领的艺术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自觉,贯彻以内涵为重的追求,我们的艺术教育就只能是浮光掠影的,艺术展示也只能是科技炫彩的标榜,而与人类所追求的梦想,特别是人类真实的生活毫无关联。而这种艺术教育,最终也会以其自身的肤浅、苍白而缺乏持续性。近年在影视创作、音乐创作、舞蹈创作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作品的科技色彩日益浓厚,但一些作品还是缺少对内容的深究、缺少植入心底的人文自觉,有时过于追求表面的动感和强烈,而不能正确处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追光动画2022年创作的《新神榜:杨戬》,盛大的技术景观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作品的现实主义力量,技术对现实立场的挤压,使影片对观众共情的有效询唤减弱,有些“虎头蛇尾”。核心人物动机模糊、行为较僵硬和突兀、游戏性的蔓延,让该作品在叙事和情感张力上大打折扣。可见,技术应为透彻的现实揭示、现实发掘、现实勾画服务。在科技时代的艺术创作中,技术如果始终是技术,而不能成为表达精神和情怀的手段,即使影片具有跌宕起伏的玄幻故事、飞速变化的神界空间、斑斓迷离的光影射线,但可能依然无法产生真正动情的力量。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有一大批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影视作品,如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电影《钢的琴》《万箭穿心》《我不是药神》《少年的你》等等,自觉运用新叙事手法,让我们看到了作品内蕴的凝重、看到了现实主义的真诚,把人性的丰富空间、生命的诸多光影、现实的百般坎坷等等,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出来,形成了强烈的感召力、直击心灵的启迪力量,令观众潸然泪下。这样的作品代表着创作者对故事本身的重视、对人物命运的重视、对历史的思考的重视。

  电影《长安三万里》结尾处有一句话:“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这不是一句普通的话,它是电影创作者的文化题旨,即“文化在,人在,家国就在”。影片通过对中华文化精髓和要义的阐释,通过对李白的豪放不羁、高适的进取有为和郭子仪的重情重义的刻画,具象地表现了个体所传达的民族文化的博大和精深,充满人文魅力。从这个视角上来看,科技时代的艺术教育应当深层次地植入人文的蕴含,注入人文的立场和态度,形成人民性的、内涵式的、深具历史感的视界,并由此生发强烈的情感力量。这才是我们当代的艺术教育所追求的。只有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艺术教育才能站在高点上,以一种深切的人文力量、家国情怀、美学精神,直面艺术的未来,创造艺术发展斑斓秀丽的明天。也只有这样的艺术教育才能使得当代艺术始终在充满内涵、充满想象力、充满共情力的层面上,呈现与大众血脉相连、精气贯通、神情一致的深刻表达,并真正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作者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山东大学中国影视文体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