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戏曲的希望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亦是如此,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审美特征。青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者和传播者,中国戏曲艺术需要更多的青年戏曲人才以及青年戏曲观众来传承、发展、推广和支持,让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戏曲艺术散发新时代璀璨的魅力。
青年是戏曲文化未来的传承与发扬者。戏曲未来的发展与走势与青年人群密切相关。不可否认的是,优秀的戏曲艺术曾长期以来被青年人所忽视,存在着一定的生存危机。但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关注戏曲,戏曲发展迎来了好时期。因此,戏曲艺术的守正创新需要青年戏曲人才的加入,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更需要青年观众这股活跃的血液注入。
戏曲传播需坚守戏曲的根与魂
近年来,伴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国风”“国潮”涌动,并在青年人中掀起阵阵浪潮。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以此为契机,利用网络媒体以及短视频平台创造出一系列“戏腔”与“戏歌”。这里的戏歌一般表现为撷取戏曲旋律,加入流行歌曲创作而成的艺术类型,比如戏歌版《武家坡》 《三家店》等。而戏腔主要为利用某些戏曲发声技巧来演唱流行歌曲的艺术创作,比如《辞九门回忆》《赤伶》《探窗》等。一时间,伴随着“洗脑”的旋律,各类戏腔和戏歌在抖音、B站等短视频平台获得大量点击率,也有越来越多的“网红”甚至专业戏曲演员进行翻唱。多个媒体对此现象也进行争相报道,甚至有部分媒体将戏歌和戏腔视为戏曲艺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型案例。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一种“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艺术,也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艺术形式。这些“戏腔”与“戏歌”只是模仿戏曲的音乐旋律与味道,不是真正的戏曲,与戏曲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可惜的是,伴随着这种现象,也有很多媒体甚至戏曲从业者刻意追求跨界与混搭,有些人甚至认为如果戏曲不与流行音乐结合,不主动迎合青年的流行喜好或融入“网感”,就要被时代和社会淘汰。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国风音乐、戏腔、戏歌的网络传播,使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和了解戏曲这门传统艺术。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媒体受众更多样化,由此被吸纳的大都是“戏腔”和“戏歌”的观众甚至三分钟热度的粉丝,而非真正的戏曲观众。我们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帮助这些新观众近窥戏曲奥秘,进而将其转化为老观众。事实上,传统戏曲之所以历经几千年还能够吸引观众,根本原因在于其富含的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以及东方美学精髓。因此,作为戏曲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戏曲从业者,在互联网与媒体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应保持清醒与冷静的态度,坚守住戏曲艺术的“根”与“魂”,树立起文化自信,不为迎合而迎合,防止青年受众被“误导”、戏曲被“异化”。
向青年传播什么样的戏曲
新时代戏曲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青年观众的培养,观众年轻化才会为戏曲艺术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事实证明,只有切身去接触戏曲,才能够真正喜欢上戏曲。戏曲文化需要主动走向、走近青年,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青年观众的戏曲审美水平,促进戏曲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作为戏曲工作者,向青年受众传播什么样的戏曲非常重要。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有着超越时空的思想魅力,凝结着中国人的智慧、伟大的民族精神。因此在青年群体中传播一些具有真善美与中国精神、时代价值的高品质戏曲经典尤为重要。《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西厢记》《窦娥冤》《四郎探母》《程婴救孤》等都是戏剧舞台上经久不衰的戏曲作品,在方寸之间的舞台上诉说着至情至真的人间真情与患难与共的家国情怀。杜丽娘与柳梦梅、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穆桂英与杨宗保,岳飞、程婴、林冲、王昭君、李香君等,这些人物自带神韵,在舞台上被鲜活地演绎着,从未消减过半丝魅力。当然,当代戏曲艺术创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在遵循戏曲美学价值、诗意精髓与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挖掘更多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创作更多具有青春气息与东方审美韵味的戏曲作品。
戏曲进校园,审美鉴赏与艺术实践同行
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各剧团的配合下,全国各地方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戏曲进校园的开展除了面对中小学生外,还着重面向高校的青年学子。高校是戏曲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是文化传播和践行的重要群体,素质高、基数大的大学生群体,往往能带来范围更广、质量更高的戏曲传承效应。
目前来看,高校戏曲进校园的开展模式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鉴赏类,另一种是活动实践类,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前者侧重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戏曲通识鉴赏课、选修课、名家讲座、精品戏曲演出进校园等方式,拉近戏曲与青年的距离,增强青年的文化认同感,是美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比如郑州大学有一门非常火爆的选修课《中国戏曲艺术与欣赏》,自1998年开设以来每年选课人数爆满。京剧演员出身的刘婉霞老师通过数年如一日的生动讲解与身体力行的戏曲表演示范,为青年学子们打开了一扇姹紫嫣红的戏曲大门,有很多学生后来成了戏曲票友甚至继续深造成了职业戏曲工作者。另外还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开展戏曲通识课,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很多地方和高校都开展了精品文化进校园演出活动,演出多为整出大戏,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增强青年对戏曲的情感体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思想理念的精神洗礼,让青年学子对饱含独特神韵和美学精神的戏曲艺术产生更加炙热的情感认同。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该戏描写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以青春、爱情为主题,舞美、排演创作都洋溢着青春靓丽的色彩,剧目本身对高校青年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青春版《牡丹亭》至今已在海内外38所高校演出99场,为昆曲“圈粉”无数。另外在高校备受青年喜欢与关注的还有京剧《骆驼祥子》、昆曲《瞿秋白》、豫剧《程婴救孤》《清风亭》、越剧《五女拜寿》等。通过戏曲进校园方式树立青年对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度认同,有助于推动当代戏曲真正实现“传艺、传神、传德”。
如果说在高校组织戏曲鉴赏活动、实践活动是吸引更多人走近戏曲、认识戏曲的开始,那么在高校开设戏曲实践课程、排练校园戏曲剧目就是让年轻人真正走进戏曲,理解并深入戏曲的传播活动中。2018年,由以北京大学为主的16所大学的24名学生演员联袂演出的校园传承版《牡丹亭》上演,并在多所高校进行巡演,为《牡丹亭》注入活力的同时引发了新一轮的《牡丹亭》热。继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后, 2020年同济大学和上海昆剧团联合打造学生版《长生殿》,面向全国高校学生进行角色海选。梧桐掩映里,雏凤声清啼,在上海昆剧团“五代三班”精细、科学的教学指导和排练下,“唐明皇”和“杨贵妃”们先是完成了阶段性考核演出,并进行了全网直播,初次亮相就获得了20多万的点击量。经过近一年多的群体基本功及小班教学训练,学生版《长生殿》的演员们顺利完成了《定情》《密誓》《惊变》《埋玉》四折戏,并在同济大学进行了汇报演出,引起了新一轮的轰动和关注。
学生版《长生殿》及高校传承版《牡丹亭》的成功上演是戏曲进校园的成果延续,使青年们由观众席走向了舞台,切身感受到了戏曲艺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一部校园戏曲如何影响更多的青年学子,为戏曲发展积蓄更多的受众群体?除了成功创排外还可尽量在高校进行巡演,让这些充满青春气息的校园戏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更多的青年受众。中国戏曲的发展传承离不开观众,更离不开真正热爱戏曲的青年人才。以往的戏曲培养方式往往局限于职业化教育模式,而各大高校不失为培养戏曲人才的优质平台,在戏曲教育实践中表现优异者也许有机会成为职业戏曲从业人员,为中国戏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戏曲的繁荣发展焕发着新的生机同时也充满了挑战,需要广大青年朋友树立起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散发更多的青春活力,以积极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姿态接力戏曲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