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最佳提案”项目,由四川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卫视中心、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共同摄制讲述生态文明主题的纪录片《守护大熊猫之福宝诞生记》于近期在哔哩哔哩、四川卫视、四川IPTV以及国内各大卫视频道,央视网海外新媒体平台、Facebook、YouTube等海外社交平台向全球传播。该片主要记录了首只在韩国出生的大熊猫福宝诞生的珍贵影像和非凡历程。
在纪录片中,大熊猫福宝的诞生不仅是一个特殊事件,更是中韩两国在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可持续性领域合作的重要成果。片中中国专家因为疫情原因不能亲赴韩国指导熊猫发情配种工作,于是和韩国科研人员“云端”携手,守护旅韩大熊猫“华妮”成功受孕,其间历经一波三折,最终,中韩专家通力合作辅助大熊猫顺利产仔。
《守护大熊猫之福宝诞生记》不仅是一部纪录大熊猫福宝诞生和成长的影片,它还深刻地展示了中韩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合作的成就,并且体现了中国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体美学理念。这部纪录片的艺术性和教育价值,与其生态主题紧密结合,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
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部纪录片巧妙地运用了成熟的摄影和剪辑技术来捕捉大熊猫福宝从出生到成长的每一个瞬间。影片中的画面清晰、生动,不仅记录了大熊猫的自然行为,还捕捉到了它们与环境的微妙互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通过远程技术指导的场景展示了疫情背景下的国际合作新模式,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也是国际合作新形势下的一个缩影。在这部纪录片中,最为触动人心的时刻之一是福宝第一次被母亲华妮拥抱的场景。这个瞬间不仅是科研成功的象征,更是人类与自然界深厚情感联系的显现。这一场景的描绘,极具艺术感染力,不仅展示了大熊猫母子之间的天然情感,也反映出科研人员在这个过程中的投入和情感。中韩两国专家的激动鼓掌不仅是对跨国大熊猫繁育科研成就的庆祝,更是对这种纯真自然感情的感动和赞叹。
在该片的叙事结构中,显现出其独特的艺术处理和深刻的主题意识。该纪录片并非仅仅依循传统的线性叙述方式来展示大熊猫福宝的诞生和成长故事,而是在更宽广的视角中,将其置于中韩两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合作的大背景之下,同时融入了中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这样的叙事结构不仅丰富了影片的内容,更赋予了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影片在叙述中刻意避免将大熊猫仅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来处理,而是将其视为具有独特个性和灵性的生命个体,通过拟人化的表达手法,成功地为大熊猫福宝塑造了一个生动且富有感情的形象,使其不仅是自然界的一个物种代表,更是一个能够引发共鸣和情感共振的角色。这种表达手法的运用,不仅加深了观众对大熊猫生命状态的理解,也增强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该片超越了传统科教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并未采取传统的说教方式或充斥口号式的台词,而是通过导演对于自然万物及其灵性的深入理解和共情,对福宝的善意凝视和观察,以及对中韩科研团队不懈努力的真实记录,来展现其主题。这种方法使得影片没有仅仅将拍摄对象福宝视作一个科研对象,对其影像客体工具化,而是将大熊猫宝宝福宝视作一只承载着全人类关于万物有灵,自然和谐终极哲学情感的善意寄托。在片中,导演巧妙地将教育内容融入到影像的叙述之中,使得复杂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议题在福宝的故事中得以生动展现。观众在观看福宝诞生的过程中,无形中接受了关于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更加直观、生动且易于理解。此外,影片在表现中韩科研团队的工作时,也体现了对科研人员精神和努力的尊重。这不仅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和紧张感,也向公众展示了科学研究的艰辛和价值,进一步增加了影片的教育意义和深度。
总体来说,《守护大熊猫之福宝诞生记》是一部在艺术表现和教育意义上都十分出色的纪录片。影片通过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教育内涵,将科学教育与艺术美学完美结合,不仅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更提高了其教育性,使其成为一部在美学意义上得到升华的优秀科教纪录片。它不仅记录了一个珍贵物种的诞生,更展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性,更是一部对于人类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美学的影像书写。正如导演左韬所说的那样,“福宝的老家虽然在中国,但是它所承载的不同国家人民的喜爱却是相同的,这种共通性和普遍性的爱就是人类的共同情感和广泛善意,也是影片中的共同体美学表达——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作者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影视与戏剧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