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剧《唱支山歌给党听》剧照
北京舞蹈学院原创民族舞剧《唱支山歌给党听》以西藏民主改革进程为背景,通过描述不同历史时期西藏人民的生活对比,颂扬了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进步的伟大功绩。舞剧以藏族民间舞为核心语汇,通过充满激情的舞蹈表演,塑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该剧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以审美的形式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改革,从根本上摧毁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实现了西藏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舞剧《唱支山歌给党听》一改传统舞剧的叙事模式,着力强化藏族母亲拉姆一家人的情感变迁。剧中情节成为了抒情的底色,突出剧中人物情感的表现,以此助推情节的发展。该剧以情带剧、弱化叙事,创作了一系列饱含情感张力的优秀舞段,是一部深受各族观众喜爱的舞作。
在序幕部分,桑杰回想起与母亲拉姆、哥哥贡布、妹妹卓玛的温情生活,一家人的幸福时光成为了该剧的引子。舞台的时空也从当下拉回到几十年前的西藏,揭开了那段藏族群众身为农奴的悲惨生活。第一幕,在旧西藏“领主”对农奴的虐待下,妹妹卓玛眼睛失明,母亲拉姆含恨死去。人民在压抑的生活中,充满了恐惧与愤恨。舞台在黑色天幕的遮蔽下,只剩下一道缝隙。冷色的光,从舞台后方直射而来,丝毫不给人们喘息的空间。演员们伏地而舞,几乎看不到他们的面孔。偶尔扬起的脸庞,也充满了绝望的气息。无望中的人们,随着阿妈的死去,只能对天国“祈祷”。
母亲拉姆留下了三个孩子,他们在逃亡和转卖中天各一方、流离失所。然而,西藏人民多舛的命运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获得了新生。哥哥贡布在逃亡的路途上,遇到进藏修路的解放军;被转卖的妹妹卓玛,在西藏民主改革中获得了自由;弟弟桑杰在暴风雪中被党员阿妈救下。汉族阿妈教他读书识字,他也成为了一名北京西藏中学的老师。正是他,带我们穿越时空,再次走入这段历史。舞剧在生与死、绝望与希望、苦难与幸福之间,并不是刻板的历史记录,而是透过普通人拉姆孩子们的视角,借用他们的倾诉、喜悦与思念,来说明与歌颂生活。舞台上,我们看到解放军开辟西藏天路时铿锵有力的劳作场面。民主改革胜利之后,卓玛终于挺起腰杆直面旧社会进行控诉,她有了家,有了对生活的希望。最后一幕,桑杰穿越时空又来到了汉族阿妈的身旁。汉族阿妈让他重获新生,自己却留在了雪山脚下。阿妈作为一名老师,给予了学生无微不至的爱;作为救命恩人,给予了桑杰在暴风雪中最炙热的温情。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这首在中国大地上传唱了几十年的歌曲家喻户晓。歌词来自雷锋同志转录词作家姚筱舟的诗,它是中华儿女们心中永远回响着的歌。舞剧尾声之处,藏族阿妈与汉族阿妈在雪山之巅相遇。鲜活舞蹈形象中,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表现着两位妈妈对生命的抚育与无私的爱。作品主题在这里得到了升华。人民认识到党的伟大,认识到正是无数党员对人民的付出与奉献,是他们的牺牲铺垫了后辈的幸福生活。
拉姆一家人是千千万万农奴中的“这一个”,“这一个”也代表着农奴们的集体意识。舞台上,每个藏族人物都是集体的化身,是他们的集体中的一员。舞剧《唱支山歌给党听》努力用特色鲜明的藏族风格化语言,塑造了有着浓郁民族特征的舞台艺术形象。
当下,许多民族舞剧的创作中都会杂糅多种风格的舞蹈语汇。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甚至是现代舞、流行舞同时出现在一部舞剧中的现象屡见不鲜。舞剧中,除了要确定主要舞种语言外,常常会融入一些生活语言或哑剧动作,这在表现生活场景、交代情节发展等环节是不可或缺的。有时为了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性格,舞蹈编导也常常会使用一些不同风格的舞蹈语汇,通过适度把握分寸,不干扰主要语言的风格,也可以被观众接受。然而,如果分寸不当,必然会给人一种叙述视角的混乱、脱离时空的错位感。
舞剧《唱支山歌给党听》全剧没有脱离藏族民族民间舞蹈的语汇,运用弦子、锅庄、热巴等舞蹈形式贯穿作品始终。这些舞蹈形式本身就来自藏族人民的独特生活、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舞蹈风格中蕴含着区域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民族信仰等诸多因素。编导充分运用了藏族舞蹈自带的象征意味,不仅充分地调动了舞蹈动作的“表意层”,而且深挖了语言特有的“寓意层”意味。在构建舞剧情景、营造意象上发挥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编导在剧中创造了一系列主题性的舞段,如序幕中拉姆一家人之间的兄弟双人舞和兄妹三人舞,以及第一幕中表现藏族人民团结抗争的群舞等。这些舞段如同条条主线,在不变的动作与变化的节奏中刻画人物,描绘人物情感与故事情节的变迁。艺术创作中,有时“以少胜多”才能更好地营造表现张力。
尾声中,所有的演员围成一个圆圈。“圆”在中国寓意着家人团圆、家国祥和。藏族“圈舞”则是现存世界各民族传统舞蹈文化中最为古老的舞蹈形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表演中人们围成圆圈,边唱边舞,不仅是藏族人民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人民庆祝丰收、祈求吉祥的重要形式。该剧中,演员们唱起了那首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略带流行曲风的演唱,让熟悉中透着新颖,庄重中又饱含青春的气息。悠长的曲调,伴随着“我把党来比母亲”的歌词,舞台上出现了一群青年人,一片如同太阳的光晕照亮舞台。朝气蓬勃的青年象征着希望,载歌载舞的军民联欢,也是藏族人民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最好证明。
(作者系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