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之歌
——专家研讨长篇小说《王三街》
栏目:探索
作者:王琼  来源:中国艺术报

  “《王三街》通过描述新疆阿克苏地区的一条百年老街的历史,展现了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画面,它是新疆人民共建美好家园的真实写照,充分彰显了作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11月25日,在长篇小说《王三街》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如是评价小说《王三街》,引发与会专家、学者对小说艺术风格、丰富内涵以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创作与汉语翻译等话题的深入研讨。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创联部、新疆文联主办,新疆作协、阿克苏地委宣传部、阿克苏地区文联协办,新疆天雪文学院承办。邱华栋,新疆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邓选斌,阿克苏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俞国明出席并致辞。何向阳、徐可、石一宁、梁鸿鹰、熊红久、艾克拜尔·吾拉木、陈福民、张莉、敬文东、岳雯、杨庆祥、丛治辰、黄国辉、崔庆蕾、赵兴红等专家学者,《王三街》维吾尔语作者图尔贡·米吉提、汉语译者玉苏甫·艾沙,以及《王三街》原型人物王三后人娜扎凯提·买买提与会。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主持。

  王三街是一条百年商业老街,位于新疆阿克苏市中心繁华地段,由天津人王福才和他的养子王福星(小名王三)创建,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王三街建设成了阿克苏的中心街区。长篇小说《王三街》以王三及其养父王福才为创作原型,艺术化地再现了王三街的创始与发展,立体摹画王三街上有血有肉的人物群像及他们跌宕起伏的悲欢命运,全方位展示了新疆各民族自古以来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历史故事。该书曾入选中国作协2020年度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和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物重点选题“放歌天山——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丛书”,维吾尔语版也即将出版。

  正如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所说,《王三街》最吸引她的是独特的语言呈现,它是少数民族语言的创作,“它有一种朴素、智慧且幽深的语言风格,叙事不慌不忙、不紧不慢,让读者有一种阿凡提式的代入感。作者是非常自信的,他没有太多主观的、渲染性的描写,而是用一种智慧深藏的、与读者非常亲近的方式讲故事。”何向阳认为,小说在翻译成汉语之后,保留了这种鲜明的语言风格,同时,小说中包含了很多民间故事,既有汉族的牛郎织女,也有维吾尔族的民间故事,多民族民间故事的相互讲述、相互呈现、相互尊重、相互融合,生动呈现出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姿多彩、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

  “《王三街》用文学的方式唱响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之歌,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小说的人物群像塑造。”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认为,小说的名字叫“王三街”,但王三并不是唯一的主角,养父王福才和王三共同构成了小说的主角。王福才的刻画尤其传神,他是一个正直善良的商人,古道热肠、热心助人,在王三父母最困难的时候,慷慨地收留了他们一家人。他还帮助了很多穷人和处于困难的人,对邻居都特别友善。他重视亲情,千里迢迢从新疆回到天津去寻根访亲,还特别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返回天津的路途上不忘给孩子们讲授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此外,小说对一些配角比如王三的生父、老师、邻居、警察等角色,虽然着墨不多,但是都令人印象深刻。

  在小说的文化积淀方面,新疆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熊红久表示,小说从一开始就将《诗经》、唐诗、儒家文化的影响等引入文中,并通过“家国一体”的叙述方式构建起了小说人物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让一体多元、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得到充分的绽放,“无论是家庭的悲欢离合,还是民族的盛衰巨变,都无法割裂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小说中,王三从小就热爱古诗词,对中医的学习也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王三的妻子用维吾尔族的乐器给病中的公公弹奏天津的曲艺,生动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融合。

  “小说娓娓道来,讲述的内容也一步一步深层次递进,我认为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讲述一条街如何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第二步讲支撑,即爱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第三步则是我们如何建立一个新世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张莉认为,这“三步”在叙事上是非常清晰的,而它层层递进的前提是让读者感受到浓浓的爱,即“人间自有真情在”,这是小说一直贯穿的主题,“作者把民族、兄弟、夫妻之间的真情都写出来了,让我们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同时,小说的新疆特色也非常鲜明,“作者的很多比喻,关于沙漠和绿洲,一看就是和我们不同的,同时关于地形地貌的描写,那些盛开的花、瓜果满园的景象,将新疆独特的风貌展现出来,令人如痴如醉。”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非常感动,如果说我们汉语写作常常是在追求一种复杂性,写得越复杂越好,那么维吾尔族文学追求的似乎是一种简单,这种简单非常触动人心,它是属于人类童年的、原初的一种力量,让我们重新去挖掘和审视骨子里那些最基础、最根本的东西。”《文艺报》副总编辑岳雯认为,《王三街》写的不是一条固定的街,而是一场长旅,作者用流动来书写一条街的形成,写王先生带着孩子从新疆到天津的往返之旅,写他们跋涉的疲惫,也写他们在途中感受到月光、星光的照耀,“可以说,《王三街》是一个民族内部的歌声。”

  “一位作家如果不能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书写新时代新变化,以及各民族血浓于水的美丽精彩的民族团结故事,那么作家的创作还有什么意义?”小说作者图尔贡·米吉提分享了创作感言,他说,《王三街》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团结故事,当下新疆像这样的现实题材非常多,关键在于作家如何发现并讲好这些故事。他表示,作为少数民族作家,应该解决好“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今后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创作出更多艺术性和思想性俱佳的文学作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王三街》讲述了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深情故事,用朴实的语言、感人的故事情节讴歌了血浓于水的民族团结之情,讴歌了党和政府为新疆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诠释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这一真理。作家运用大量生动的生活细节,成功再现了自上世纪初以来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情境,用一条街的历史变迁、一家人的迁徙“长旅”,展现出绚丽多姿的新疆风貌和新疆各民族团结和睦的生动景象,谱写着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