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与人的影像故事才刚刚开始
栏目:观察
作者:马李文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长江与人的影像故事才刚刚开始

  ——“长江大保护·共饮一江水”主题摄影展专家交流长江影像传承与发展

  “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再次强调“长江文化”。摄影艺术是长江文化的重要载体,影像文化、影像艺术的特性特别适合传播长江文化时空交织、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特性,同时能够提升长江文化的魅力。11月13日,由长江文化促进会、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摄影报社等单位承办的“长江大保护·共饮一江水”主题摄影展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开幕。长江文化促进会会长王琳,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协主席李舸,张家港市委书记韩卫等出席活动。本次展览是国内举办的参展摄影师最多、作品涵盖面最广的长江主题摄影展览之一。展览以“江流天地外”“江城如画里”“江上往来人”为引子,分单元呈现出长江自然景观的磅礴气势、长江沿线城市的发展新貌、长江两岸人民的生存状态等。作品内容纵向涵盖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渡江战役,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抗洪抢险、大桥建成等重大历史时刻,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两岸的日新月异发展,特别是新时代以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江生态大保护取得的突出成就,长江沿线人民的日常生活等,横向则覆盖了从长江源头格拉丹东的雪原冰川到长江入海口的波澜壮阔,6300多公里内的不同自然风貌、城乡面貌、文化底蕴、生活底色等。参展摄影家中有10多位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者,有数十位获得过国际国内摄影荣誉的资深摄影家和新锐摄影师,还有刚刚深入学习摄影的高中生、大学生。摄影展特别设立的长江大保护单元则集中展示了中国三峡集团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的骨干主力作用,在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上世纪80年代,我用望远镜头都追不上野驴,因为常遭遇捕猎,它们见人就跑。当时人们挖虫草、淘金,加速了冰川的消融,青山草原沙化、盐碱化,鼠洞也随之出现了。但是自2005年国家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经过近20年的努力和巨大的投入,现在修复后的三江源完全是一片新的景象,我们从照片中能看到昆仑山主峰下的太阳湖、藏羚羊的栖息地,看到母亲河长江从源头进入通天河,青山绿水都恢复了。”82岁的郑云峰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自费进入三江源地区拍摄,在他的镜头中,格拉丹东的冰川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逐渐消融,不断变化中的三江源地区景观以壮丽的姿态被定格下来;松赞干布迎接文成公主的牛头碑叙写着历史传奇;三江源地区居民从“冬窝子”到“夏窝子”的生命状态和生息环境,让外界了解到在高寒缺氧之地,人对自然界饱含信仰。对于三江源的保护与绿色发展,郑云峰是直接见证人,也是利用影像实践保护的有力推动者。活动期间,湖北省摄协主席杨发维,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者王景春、李亚隆、肖萱安、郑云峰、黄一璜,摄影家王奇杰、肖顺清,策展人和图片编辑王远凌、蔡山河,就“新时代的长江影像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分享交流。

  “三峡工程难,拍三峡工程同样难。我们最开始拍三峡工程就是赶场,有什么大事就去拍,工程建成后留下的影像绝大多数是景观性的。我经过了这些‘徘徊’以后,不再直接去拍工程,而是聚焦到农民的工人化,以及它和中国的工业化的关系上,把三峡工程作为一个中国工业化的典型样本。”曾获得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纪实作品类组照金奖的李亚隆拍摄的各工种三峡工人,既有工人的模样又有农民的文化气质,黑白的环境肖像记录着两种角色的两端特征。简洁的图片说明提到了这些工人的薪资、其农村家庭和个人生活变化的点滴,像卷轴一样展开了中国工业化的独特画面。在十张获奖作品背后,是李亚隆积累了对1000多位三峡工人20多万字的采访笔记。“这些人建成了三峡工程,把他们放在特定的场景中,身份就立马变了,中国的工业化与英美的工业化完全不同。”李亚隆进一步总结了当初见证三峡工程的独特视角。

  “肖萱安的《三峡码头》是用1000多张1984年至2006年拍摄的三峡照片叠压出来的,完全是‘无中生有’的影像,却让人能够感受到长江边人文的变化。这次展览放大影像后呈现了更多细节,我也才发现作品里有好多的人物,有半身没入江水的纤夫拉纤、有江上的捕鱼人,配合淡饱和度的画面很有震撼力。”本次展览策展人李迪认为,肖萱安用大量老照片的局部重新构建三峡码头画面局部和整体的一幅作品,把“人”的活动痕迹和山水造型的痕迹永远留在了巫峡岸边的影像中。

  这1000多张照片是肖萱安记录了随着水位线从135米、156米、175米抬升,三峡库区的人文与景观发生巨大变化的众多照片的其中一部分。最早肖萱安不知道什么是观念艺术、行为艺术,他只是“看见什么拍什么”,“像拍资料片一样地记录”,他直觉地认识到,对三峡库区和三峡工程都至关重要的几条水位线,“涨水时间不同,移民情况不一样,拍到的东西也不一样”。肖萱安大量的作品中装置摄影和摆拍的形式,都透露出摄影师强烈的干预性,但水位线标识、纤痕、纤夫石、桥、佛像、相框等等画面元素,也都能够容纳在他的“即兴摄影”概念之下,因为他的美感结构源自人与自然的和谐感,来自他喜欢的风、火、水等元素。面对三峡拍摄,容易以过于饱满的感情覆盖了现实的整体性,也容易在凸显现实面向时忘记了营造摄影艺术的美感,肖萱安则认为,对于即将消逝的事物,那些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突变的瞬间,即使是表面的记录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在肖萱安的思维方法中,基于自己拍摄的大量照片,使用这些三峡资料照片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树一石、一桥一洞融入画面,并形成画面的细节、密度、质感,像中国画那样重新构建出的画面,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他心目中的三峡。

  20年前航拍飞行器还不像今天这么普及时,摄影师徐为民、杨铁军、黄正平、卢进乘坐飞机,用千余张反转照片共同完成了全景展现长江三峡的《中国长江三峡写真长卷》,摄影师努力完成了一项巨大的影像工程。这幅作品在展厅中被放大至21米长,很多观众在长卷前寻找着自己的家乡。三张机位相同,将任由江水冲击数百年不倒的鄂州观音阁摆在画面中央的作品,在日光、夜景和多次曝光叠加的拍摄方式加持下,充满个性的影像语汇让其在众多航拍、风光片中脱颖而出,作品出自新锐摄影师陈辉和李俊之手。著名纪实摄影师邓维拍摄的1997年除夕的三峡工地上,两名女工穿着雨鞋用脚步做着游戏。1968年晓庄拍摄了南京长江大桥上车辆行驶的照片,46年后高中生郑文博把自家珍藏的桥上“人民装”照叠上他拍摄的武汉长江大桥组成作品,这两张画面呼应的照片在展厅中被“忘年”并置。上世纪90年代末,在船上“跳望”、在码头回望的人们,观众似乎能听闻到他们留恋家乡的呼吸,影像中透着“人气儿”。坐在大船和码头之间长绳上荡秋千的奉节女孩、泸州长江边的川剧、重庆朝天门码头上一个人的卡拉OK、张家港长江边一个人在玩抖音直播,摄影师与人们在长江边的享受时刻不约而至。杨发维借助国画笔墨和意境,让他的长江影像朝可亲可感的写意方向发展。库区移民渡江、郊游、捕虾玩耍的祥和画面,呈现出新三峡人的生机勃勃……据李迪介绍,在影像风格上,此次展览集合了传统摄影和当代摄影的多元表达方式,而关于“人”的摄影作品尤其能够丰富摄影的艺术表达和讲述依托长江的故事。

  “摄影是为数不多能够清晰表达时间变化的艺术,关于长江的影像故事,往往被忽视的是时间这条线索。摄影有来自个人的表达,但它也有公共用途的表达功能。”摄影师、策展人王远凌认为,摄影师个人的兴趣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兴趣,也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重点,但是跳出个人的视角,将有关一个地区的大数据式的众多不同影像汇集起来,影像能够还原历史、形成对历史的鲜活印证。王远凌搜集到中国人、外国人拍摄的不同角度的关于重庆朝天门地区的历史影像,从1870年第一张拍摄重庆朝天门的照片,到呈现出吊脚楼“衍生”的其他角度照片,从呈现地形、道路变化的照片,到包含缆车的修建、朝天门码头盛极一时、“棒棒”的出现、重庆第一栋超过100米的港务大厦、来福士商场的建造等内容的照片,让人们清晰地感受到了100多年来此地的历史经过。

  “长江是一条地理线索,也是一条时间线索,它可以是一条公共历史的线索,也可以是一条私人精神线索。”正如王远凌所说,在众多围绕长江拍摄的照片中,摄影师、策展人的创意和情感表达不断涌现,长江影像的文化意蕴还远未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