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为了这片绿》既是一部文艺作品集,又是一部个人成长集,更是一部见证新时代文旅事业发展的著作。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为了这片绿》近25万字,以时间为轴,从说唱艺术到田野调查,再到报告文学,分门别类,篇目丰富。每辑作品,有个人亲身感受,也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探寻到的宝藏。文章涉及历史、人文、地理、民间挖掘以及学术研究,读来有满满的历史厚重感和思维跳跃感。第一辑修篱种菊,说唱生活。收录了作者从高中开始直到现在创作的说唱词《打煤糕“傻事”》《高中下乡》等60多首。第二辑踏雪寻梅,探微知著。收录了田野调查报告《解读后沟古村落农耕文化价值》等8篇。第三辑披榛采兰,时代撷英。收录了报告文学《为了这片绿》等5篇。全书结构独特,由简入繁,独具匠心,作者用脚丈量过的每寸土地,都留下了涓涓笔墨和印记,如千里江山图般,在读者眼前缓缓打开。
整部书看起来典雅古朴,简洁大气。无论封面设计、书名题词,还是内文插图和颜色运用都颇为讲究,浓淡相宜恰到好处。四君子梅兰竹菊从封面到插页,贯穿始终。每页读起来都让人感到悦目。中国文学大家冯骥才所作的代序,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山西省文联原常务副主席韩玉峰所作的序朴实详实,立意高远。
《为了这片绿》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所涉篇目都是真实的时代写照,心中的绿,眼中的绿,行走中的绿,林场的绿,理想中的绿,笔墨生动而又接地气,能让人感受到发自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如第一辑中的《高中下乡》“高中啦 长大啦/社会实践开始了/奶奶给我蒸干粮/妈妈给我做衣裳/爸爸下班回到家/军用球鞋手里拿/低头翻腾旮旯旯/军用水壶要带上”这段词写得生动形象,把家庭里每个成员的内心活动和外在表达都用短短一句话表达了出来,军用球鞋有满满的年代感,旮旯旯则是当地方言。《割谷子》中“第一次我把讲台站/腿发软 嘴发颤/看到学生们期待的目光把我看/觉得肩上有重担”,把初为人师的心理活动表达得活灵活现。《小孙女》中“吃饭睡觉真不赖”,演唱时改成“吃饭睡觉排成排”,一经修改,歌谣朗朗上口,并在幼儿园传唱。抗疫三部曲《阻击》《抗击》《反击》编成的快板、群口说唱、歌曲等在曲艺杂志融媒体广泛传播。刘兰芳评价其“反映的内容从中央到地方,从社区到个人,从政策措施到个人防护,创作神速、时效性强,言简意赅,全面深刻”。第二辑中的《解读后沟古村落农耕文化价值》等篇目更是深入基层、深入乡村田野采风后,所作的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调查报告。第三辑中的《为了这片绿》写的是一位十几年前的县级林业局长的故事。当时这篇文章在《人民日报》发表后,还获得了报告文学奖项。《路,在“爱”中延伸》等文章是人物专访,对受访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进行了颂扬。
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该书通篇简洁凝练,字字珠玑。文字的简练来自内心的真诚。无论是说唱艺术还是纪实报告文学,这些作品大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能与不同年龄的读者(观众)产生共鸣。从三辑不同门类的作品中,既能品味到说唱艺术带给人的愉悦感,又能感受到田野调查中似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欣喜感,还能感受到弘扬真善美的幸福感。我也从阅读中自然而然了解到作者的工作和生活轨迹。她写的曲艺作品,通过中国曲协的平台广为宣传,并在中国曲艺高峰论坛与同行分享;写的田野调查报告、报告文学,树立了新人新事新风尚,传播了正能量。
文字可以传递出强而有力的力量,它塑造的力量胜过千军万马。温暖的文字在打动自己的同时,如果能让别人也受到一点启发和共鸣,那就能体现文字的价值;如果文字能让一个地方改变面貌,那就更能体现价值。纯朴原生态的后沟古村,因为作者的笔墨,原始古村落从名不见经传发展成为了闻名全国的网红打卡旅游地。
文化先行,才有文章可做。后沟古村闻名全国,但人们不知它的走红有这么一段缘。张月军是第一位写后沟的人。“写的文章不仅要发表,还要有经济价值”,为了理想,张月军身体力行。1990年,时任榆次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的张月军下乡时,在东赵发现了后沟。“当时后沟村特别封闭”,那时的羊肠土路没有路灯,她迎着大风带着饼子,多次到当地调研,记录了后沟村的衣食住行。土窑洞、农耕忙、粮仓、石磨坊,特别是小广场上原始的物物交换情况……2000年,时任榆次市委书记耿彦波着手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当时先后开发的是常家庄园和榆次老城,张月军都参与了田野调查并写了报告。2002年,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冯骥才一行十几人到后沟指导,问诊把脉。冯骥才去了后沟以后,给后沟定了几个“古”。这几个“古”给16类150个问题画龙点睛。在冯骥才代序《榆次后沟村采样考察记》中写道,张月军带领的普查小组进驻后沟村,有的住在观音堂,有的住在百姓家,没有柏油路更没有路灯,一到晚上黑漆漆的,打着手电筒去调研。他们写出的《后沟村农耕村落民俗文化普查报告》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发表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普查手册》上。这次的全面调研,让作者对后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本书中的《解读后沟古村落农耕文化价值》凝聚了作者多年的智慧结晶。之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便逐步被外界关注。
(作者系太原市文化馆(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艺术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