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先生和后生相印”
——读吕振《师门问学二十年》
栏目:视线
作者:李玉辉  来源:中国艺术报

  鲁迅在1918年1月致许寿裳的信中写道:“来论谓当灌输诚爱二字,甚当;第其法则难,思之至今,乃无可报。”其实,从学术、思想、精神传承的角度而言,师生之间的传承可谓“灌输诚爱”的良法。吕振的《师门问学二十年》正是这一良法的践行和结晶。

  大学生在初入学时都有一种迷惘,从放任散漫的思想状态进入自由自觉的人生选择,他们需要寻找自己的方向,寻找自己的精神传统,这种精神传统可以追溯到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传统。在吕振这里,是由冯光廉先生,上溯到李何林先生,再溯源到鲁迅的精神谱系,其中一以贯之的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和风骨的传承。李何林先生处险境而不卑不亢,薛绥之、冯光廉两位先生则是在默默地辛勤耕耘。这些先生背后的精神支撑都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他们学习鲁迅,研究鲁迅,更是将鲁迅作为现代文化和精神的图腾,因此,冯光廉先生家中悬挂的唯一一件书画作品是刘岘先生赠送的鲁迅木刻像,吕振又延续了这种精神,他的书房中悬挂的也是一幅木刻作品《鲁迅》。此中的精神源头大概可追溯到鲁迅的“北京寓居的东墙上”所悬挂的藤野先生的照片吧。时易世变,惟“道”不变。

  这种精神传承是有具体路径的,以吕振的经历而言,即经常亲炙于冯光廉先生,聆听教诲,其中闲聊是最重要的方式。在老一辈学人中,闲聊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方式。闲聊时,仪态悠闲,思想自由,精神独立,往往能发出金石之声,直击心脾。闲聊虽在一室之内,或在一园之中,但是,宇宙之大,品类之盛,“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知人论世,点评人物,言之大矣尽在此也。闲聊最能见出聊天者的阅历、学养和精神成色,也最是能够“润物细无声”。人生经历、生命态度、学术思想、精神体验尽在于此,耳濡目染之下,人的思想和精神就得到了提升。现代教育制度的完善,也需要这种师生闲聊风尚的传承,个体的品格和个性往往在这种自由度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换一种古典的说法,闲聊即“游”于师。孔子主张“游于艺”,荀子主张“游必就士”,古人又常“患无硕师名人与游”,这里蕴含的是一种学习的态度和追求,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学习状态,也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际关系。正如吕振对其与冯光廉先生关系的界定:“师生、朋友、知己”。吕振所怀念一种谐和的师生情谊:“先生们有学问、有风骨,弟子们追随先生,传承衣钵。”老师引导学生进入学术殿堂,领悟生命精神,学生传承学术精神,与有荣焉。换句话说,这样的师生关系已经构成了一种思想、精神的生命共同体。“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游”于师是一种不可量化而又影响深远的学习方式。如何“游”,吕振的经历和写作很好地提供了一种“游”于师的方式。

  从传道和生命的角度而言,师生都是“生命的桥梁的一级”,老师、学生的角色可能随时变化,但是“传道”和生命精神却是一以贯之的。其中,应有之义即“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人生道路与问学之路形成契合,问学之路既是传道之路,也是生命之路。正如吕振所言,冯光廉先生对学生“博大深沉、毫无功利的关爱”,让每一位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生命的热度,并愿意将之传承。鲁迅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冯光廉先生等老一辈学人身上传递的正是一种“摆脱冷气”的热量。尤其在毕业时,冯光廉先生告诫吕振“不要贪多求全,要选定适合自己的目标,静下心来,耐住寂寞,心无旁骛,刻苦钻研,一件事一件事扎实地去做,打一口深井,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这种做事的执着精神,正如鲁迅所说:“无论爱什么”,“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二六时中,没有已时者有望”。其中蕴含的正是遵循一定准则的信念和意志所形成的德行。由此,成就的是有温情的学术,在学术研究中呈现出生命体验。这些点滴的生活印迹,都是融入了生命热情的学术路径,给人的是生命的启发和学术的启悟,呈现了中国现代文学一贯的精神,即对人的尊重,无论是被研究者,还是研究者,还是研究的过路人,都是以人的身份,以对人的尊重为首要原则。即每个人都以各自的生命形态呈现出个体的风采,呈现出学术研究和写作的风采,由此,才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丰富性。

  冯光廉先生不光言传身教,更注重学生的学业和心灵成长,实在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又犹如父子,学者谭桂林就曾写道:“冯先生这么多年来一直像父亲一样关怀着我,指点着我,为我的点点滴滴成绩而高兴,这种恩情,不是用语言来说,是要永远铭记在心里的。”其实,这里透露出一种师生关系的古朴之风,是一种学养的传承,是一种情感的共通,也是一种精神谱系的延续,而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当然,这种师生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是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虽然人与人的相通是极为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又必定要抱着人与人相通的理想,由此,才有人与人相通的可能。虽然鲁迅时而感叹:“人和人的魂灵,是不相通的”,“人们的苦痛是不容易相通的”,“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但是,鲁迅一生却都在为人与人的相通而努力写作,“竭力想摸索人们的魂灵”。通过记述、评议、阐述的方式,吕振很好地勾勒出了冯光廉先生的人生和学术,通过魂灵的摸索,既唤醒了自己的灵魂,也为我们呈现出了“唤醒灵魂的人”——冯光廉先生。

  鲁迅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中,认为恩师章太炎的文章,“应该一一辑录,校印,使先生和后生相印”。吕振写的是吕振眼中的冯光廉先生,表现了冯先生的一角,这一角既是冯先生的一角,也是学术史的一角。虽然不是冯光廉先生的全部,但是通过此书,我们正可以一窥冯光廉先生的学术、精神和品格,也可见出不同代际学人的各异风采。正如鲁迅所说:“太伟大的变动,我们会无力表现的,不过这也无须悲观,我们即使不能表现它的全盘,我们可以表现它的一角,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学人的学术品格和人格精神,正是通过这样的点滴笔墨不断传承。